铁胆正文脉,自信显力量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遇见顾炎武,是许多年前在江苏昆山千灯古镇。千灯,也叫千墩,那里有他的故居、墓地。古镇的人们显然对故乡有顾炎武这位乡贤而十分骄傲,更是十分爱戴和崇敬,专门将1906年建造的马鞍山公园改名为亭林公园,皆因有条亭林河在顾炎武故居旁而学者们尊称其为亭林先生的缘故。在顾炎武故居陈列室我了解到,顾炎武是自孔子至孙中山,中国历史上的72位圣贤之一。后来在喜马拉雅听余秋雨的博士课程《中华文化必修课》,还知道了他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那振聋发聩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是出自于他。
  今年5月在复旦大学相辉堂,我又一次遇见这位先贤。江苏昆剧院参演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昆剧《顾炎武》,让许久未进剧院的我由衷感叹,昆曲会如此好看好听!过去也看过昆曲折子戏,但仅限于才子佳人的内容,那缓慢的动作、拖沓的唱腔,没能引起我对昆曲太大的兴趣。而昆曲《顾炎武》编剧和导演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们更关注观众的欣赏需求,因而能成功调动观众的情感和思绪,将观众们引进戏中,与顾炎武共同触碰和经历那个时代,从而体会他的伟大,他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对中华文脉的坚守和传承的伟大贡献!整场戏看下来,从整场演出效果看,观众是满意的。
  昆曲《顾炎武》全剧共六场,分别是《思归》《诀母》《惊碑》《对狱》《论试》《问陵》,深深吸引了我及全场的观众。说戏好看,因为每场都是一出折子戏,有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很自然地相互连缀前后关联,从而串起顾炎武的一生 。从结构看,整场戏是用倒叙的手法,开场《思归》,从顾炎武老年漂泊在外,渴望归家为起点,回望顾炎武不凡的一生,让观众有了探究的欲望。从人物塑造看,无论是旦角还是生角,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演员唱腔激越明快,没有让人生畏的拖腔。总之,无论从故事情节、叙述的节奏、舞台的布景,还是演员的唱腔,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整出戏又以一条主线——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贯穿全剧,引出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文化人向来在国破山河在的危难之际,有投笔从戎的传统。我第一次在济南大明湖公园内的辛疾弃祠堂,很诧异地看到这位杰出的词作家骑马挥舞战刀驰骋疆场的画面,当时就颠复了我固有的思维定式……原本我的心目中是把他们视为不食烟火的圣人,居然也会拿起武器,御敌以千里之外!我们老家族谱上有宋朝状元文天祥写的跋,他抗敌的壮举更是家喻户晓。在余秋雨、易中天的授课中,也多次提到如黄公望、颜正卿等杰出文人在疆场上的英勇事迹……剧中的一代大儒顾炎武亦是如此,这不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吗?正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陆游的《病起书怀》等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贯串全剧,不仅体现在剧中主角身上,也体现他身边的人身上。如第二场《诀母》,顾炎武的母亲以“三喂粥”的地方习俗,激励顾炎武上战场杀敌,自己却为南明失败绝食而亡,以断顾炎武的后顾之忧。这一场剧多媒体现代技术把当时战场残酷展现出来:城已破,断垣残壁、一草一木都在燃烧,一团团火光提示我们:侵略者在杀戮屠城……此时此刻忠孝不能两全的顾炎武,大义凛然诀别母亲,泣涕着退场,杀向抗清最前线!那悲壮的场景,加上明快的节奏,让观众的心绪不由自主地追随舞台上的顾炎武,投入保家卫国的拼死战斗中……
  还有第四场《对狱》,人物心理的刻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南明灭亡后,顾炎武已经被清朝判千刀万剜的死刑。他的外甥通过各种途径,把顾炎武的死罪改判为无罪,而千刀万剜的酷刑将由另两位文人承受。面對惨烈的死刑,聚首于牢房的三位文人,有了一场争执。争执的内容,竟然是规劝顾炎武活下去。另两位文人好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坚强的信念,说服一代大儒顾炎武继续活下去,肩负起传承和光大中华文化于清王朝的宏大使命。这个决定于两位狱友文人,是生命之重托——他们信任顾炎武的才华。而这于顾炎武,何尝不是心灵的磨难呢?文天祥那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华文化人的血液中。可想而知,让同道去死,自己活下去,于顾炎武会经历怎样的痛苦和挣扎!但他从痛苦中走了出来,这不仅反映了那两位狱友的伟大,顾炎武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更加光辉和丰满!舞台上演员对这种情感的刻画很丰满,特别是顾炎武那种从坚辞不受,到经过狱友的说服勉强答应,一点不感到突兀,反而感受到他面对中华文明面临断裂的痛苦,从而坚定了自己为中华文化坚守和延续的信心和担当!另场戏中,得知妻子故去,顾炎武一段唱词悲悲切切,也深深打动观众,让人为之动容。
  明朝终被清朝取代。作为明朝遗民,而且他的家人——母亲、妻子、两个兄弟也在抗清斗争中相继故去,我觉得顾炎武似乎应当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恨,或消沉,或不忘前朝地逆潮流而动。然而我们看到了舞台上的顾炎武,一个一生“走在路上”的大学者,如今已经子然一身的大儒家,依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牢友的重托当作“海誓山盟”。在明清交替之际,以“正人心、拨乱世、续文脉、保天下”为己任,毅然决然地做出让世人惊奇,却在情理之中的举动:他劝说自己的弟子参加清明朝的科举考试,以“续活文脉、经国济世、播撒文明”;他著书立说传播中华文化;他依旧行走在中华大地上……
  整部戏最精彩的莫过于是最后第六场,把全剧推向高潮。顾炎武拜谒南京明孝陵,与小官人(顾炎武语)玄烨不期而遇。新帝玄烨装扮英气逼人,风流倜傥,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显示出他已经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润。在这场戏里,康熙玄烨与顾炎武有一场十分经典的对话。康熙问:为何隐居?为何鼓励弟子参加清朝科举考试?为何不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看得出这些都是萦绕这位满族皇帝心头许久的问题,迫切需要与高人探讨和寻求答案。而顾炎武一番抑扬顿挫的念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明朝遗民对中华文脉的不懈坚守和延续。那个酣畅淋漓,真让人痛快!当顾炎武和康熙同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响彻戏院,所有观众不约而同站了起来,长时间鼓掌!后来查资料,原来第六场是一个梦境。但我觉得,这个梦境既是顾炎武的效果追求,也是清统治者顺应形势的必然。
  让外族信服和敬仰并接受中华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
其他文献
据道略演艺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商业演出票房报告》,2015年,我国传统戏曲演出票房为1.4亿元,同比下滑4.8%,已连续五年下滑,这与电影等现代娱乐文化样式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形成强烈反差。戏曲艺术在市场经济中似乎陷入了窘境。如何从现代多元娱乐文化的围追堵截中谋求突围,改善市场生存土壤,是摆在所有戏曲人面前的严酷命题。上下求索,左右寻源,于是乎,各种跨界各种实验。  面对整体疲软的戏曲票
期刊
资本主义的艺术品  “市场”总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运行。被出售的不仅是这个东西本身。购买它还意味着加入到物品拥有者的想象性集体中去。这个物品在本项研究中将被称为艺术品(artefact),它同时也是购买者之间纽带的符号,因而建构了一个包括所有消费者的共同体。  资本主义美学超越了政治、宗教和伦理的分歧。一个索马里军阀想从纽约购买服装,一个塔利班殉教者通过美国生产的最新款手机来交流信息:此物在手,
期刊
博物館由过去“公共教育场所”到现在被视为是一个“自我学习”的空间,这是博物馆观念上很大的一个改变。自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普及以后,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博物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做出变革,认真思考自己在履行传播职能时能够运用的数字媒体工具及其特性,真正使之做到为我所用。  智慧博物馆是最近几年在文博界内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用智慧博物馆的提倡者、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先生的话来
期刊
可以自定义的“现成品”  装置艺术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对“现成品”的使用和改造。对“现成品”的使用涉及如何去选择材料。材料被约定俗成的功能性特征或者文化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这些是否应该去掉?材料本身并不具有特指的或者固定的意义,没有先验的象征意义在那里。比如说棉花,因为它很柔软,往往容易将我们心理导向温情脉脉、温暖的概念,但这是描述性的文学叙事,是使用功能的条件反射,棉花不一定代表温暖印象,这是文
期刊
作为一部经典,《西厢记》在诸多角度都有可供人们挖掘、读解、研究的空间,而本文的观测视角集中于人物形象,《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实际上是创作者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想象结果,是一部社会意志和作家意志共同合力为之的结果。本文的主旨并不在于对《西厢记》流变的历史考证,而在于《西厢记》人物形象背后隐含的社会价值,我们选择“西厢记”系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王实甫本《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为主要考察对象,借以避免
期刊
近年来身体剧场蔚然盛行,尤其在青年戏剧领域愈演愈烈。与之相应的是,言语缺席、剧本退场、文学隐匿的状况加速恶化,身体戏剧俨然已有独领风骚之势。考察国内一些青年戏剧人活跃的舞台,从中可见端倪。例如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原创单元、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的新生单元、上海艺术节的“青年艺术创想周”等,其中肢体剧、形体戏剧、非文本戏剧、后剧本作品几乎逼近半数,且增势不减。乌镇戏剧节嘉年华单元的身体戏剧比重逐年加量,到2
期刊
在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变革时期,“观看”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在特定场域中带着的权力方向的行为投射。新媒体艺术的连接性与互动性将这种权力更大地交给了观众。归根结底,探讨“沉浸式”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解放被动观看的观众,调动观者的感官并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之中,而并非只是艺术家单方面的行为。  主体转向与剧场化  谈及艺术及视觉领域的创作,传统哲学关注的是视觉与创作本身,不强调观看的概念。艺术作
期刊
重返画室,油画的空间是否依然存在?如何重塑?这是一个新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绘画没有死亡,而是需要重构。当代绘画的重构不是建立在对传统绘画复制的基础上,而是在当代文化精神指向上的重新塑造。具象重构是对传统艺术的修正,是对叙事方式的抛弃,是对人类文明的重新思考,是对当代社会的揭示。  意大利人阿甘本说:“绘画让语言沉默,它打断了名称和事物之间的意指关系,让事物,哪怕暂时地,回到了自身,回到
期刊
[编者按] 从冷战模式到难民危机,文化多元化似乎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然而,纵观东西方人文传统,“兼容并包”始终主导人文思潮,人性共识也不懈地推动着文明自身的进步。对话中,两位关注“文化多元化”的学者将立足当下,探讨后现代语境中跨越壁垒的可能。  段吉方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梁燕城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 博士、院长  梁燕城:我对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解,就是法国哲学家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呈现了多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乐迷们习惯简称MTT)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引人瞩目。众所周知,布鲁克纳交响曲博大精深,演奏难度很高,国内乐团鲜有染指“布七”,国外的名团中,蒂勒曼指挥德累斯顿管弦乐团、海丁克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曾在上海大剧院演过两场“布七”。这次托马斯的旧金山整体表现不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