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体育课与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兴趣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lbw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学生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呢?由于以前单调划一、缺乏生机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种人为地去制造符合检查要求的心率曲线使体育课失去了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本色。因此在过去的时间里,利用一切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尤其是现在实施“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把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在体育课中进行实践教学,结合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即能轻松的掌握,又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快乐。
  关键词 体育课 大课间 体育活动兴趣 提高
  一、我们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能力越高,所受到的待遇也越高。这些都是全社会有目共睹的。所以,家长从孩子刚出生就为孩子设计了一生。在设计人生中,很多家长忘了学习的本钱,健康的身心。由于这种观念,很多孩子不喜欢上体育课,觉得体育课累。由于平时没有锻炼,上体育课就会腰酸背痛,学生就没有上体育课的兴趣了!在恶性循环下,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学习能跟上吗?
  二、实施过程
  (一)收集、寻找体育课与大课间的交叉点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大课间和课堂的效率才能有效的提高。作为学生,最喜欢活动的内容是他们喜闻乐见,又善于把握而有一定的竞争性的游戏。因此,学生平时的课外活动就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贴近学生的生活,来之于生活,又还原生活。如:①在我们农村,由于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学生平时能活动的项目不多。因此,男同学特别喜欢打乒乓球,而女生特别喜欢跳橡皮筋。②现在流行的一种猜拳游戏,不受场地、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活动,不管是男的女的,都可以在一起活动,老师也可以参与进去。③学生喜欢玩玻璃蛋,有各种玩法。……
  2.从父辈中去收集游戏内容。由于年代的不同,社会的发展,活动内容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通过收集父辈的游戏, 使学生了解父辈的童年乐趣,也体验一下游戏的快乐。抽陀螺、拍纸片、黑猫警长……
  如:学生的父辈中有手工制作的陀螺。请学生去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①用何种材料可以削成陀螺,怎么削,使用什么样的器具可以使陀螺转的快。如何制作抽陀螺的绳。②开始练习陀螺,有不会到会的过程,学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明白当年父辈的快乐。③通过比赛的形式:如谁抽的时间长(最基本的比赛);谁能把陀螺按照规定的路线完成任务(中等难度);谁能把陀螺从地上抽到高处,如台阶,桌子。④与现在机械型的陀螺比较,哪个更有趣。
  3.从网上收集游戏内容,作为补充本地区的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换速度加快,如果局限于本地区,学生的见识不能获得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对其他地区的民间的一些活动,渗透到本地区的教学内容上来,收益非浅。
  (二)融合和创新大课间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把教师收集的游戏简单的处理,向全体学生介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由学生向全体学生介绍。使学生通过角色的改变体验教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上述这些内容通过体育课来检验,然后推向大课间。
  如在打乒乓球活动中,可以融合打篮球乒乓球运动开展组织:在乒乓球桌上,分成2组。用篮球代替乒乓球进行游戏。规则是对方在自己的台桌上拍一下,然后过网,在对方的台桌上拍一下,对方用双手把球推到对方的台桌上算一个来回。如果没有接住或打出外面就算输球。以3分为一局。载入在跨栏运动中可以融合跨垫子运动进行组织:在50米的距离中放5处垫子,每处一个。当学生熟悉后,在50米的距离中放3处,每处重叠放2张垫子。再放3张垫子。最后优等生跨4张垫子,教师旁边帮助。
  (三)发挥体育课和大课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在大课间中观察游戏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大课间的活动,在运行的时候,不能面面具到,总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在体育课中来弥补不足。由于是集体活动,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参与活动,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把握大课间的活动内容。
  如跳长绳,尤其是低年级,不知道如何去操作。摇绳的同学快慢不一,使其他学生无法跳。还有跳绳的学生害怕被绳打倒,迟迟不肯进去。而班主任也一般掌握不住其中的技巧。于是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点拨:1.听到绳子“啪”的一声,学生就可以走进去跳绳。2.跳绳的时候,走的方向要规范,不能中间进去中间走出,应斜着走进斜着走出。3.在体育课中使每个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在大课间中学生去巩固和发展,提高学生对这项游戏的喜爱。
  三、我们的收获
  在教学中,学生内心有学习的欲望,学生就会积极的参与活动,并通过积极的思维,在活动中努力提高活动技能。学生喜欢,学生就能掌握。体育教学中也是这样。随着学生练习的熟练和活动中学生思维结晶的体现,把一些有意义的游戏通过固定的时间来练习,然后推广到全校,在推广的过程中再改进,形成的游戏能使学生喜欢。久而久之,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兴趣,良性循环,产生效率。
  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喜欢大课间的活动。只有学生内在的主动的学习和喜欢,学生就会自觉的去实践,去锻炼。“今天早上是什么活动?”这在大部分同学中产生了共鸣。每天早上的半小时的课间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学习提供了身体保障。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里,体育课中虽然教学过,但大课间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疾病在我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的自身未来以及社会进步,祖国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健美操教学在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的情绪心境、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健美操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治疗心理疾病等。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健美操教学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面临着
摘 要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体育教
摘 要 高校体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质、智力、德行等多方面的表现,并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积极的引导,能形成整体的作用发挥。因此,从多方面思考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具体运用,能起到更好的实际作用。本文旨在从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融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阐述高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引导存在的不足,更好的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入方式,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