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治疗并完成随访的77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首次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依据首次治疗后短期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统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宫颈癌患者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77例患者随访1年后,其中8例复发,复发率为10.39%.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腹水量多、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升高等均为宫颈癌患者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中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腹水量多、CA125水平升高等均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重视,并及时施以优质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短期内复发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3例.试验组行胸腔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疼痛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手术用时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目的 分析miR-182、miR-136-5p表达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76例,将其纳入病例组.另于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受试者76例,将其纳入对照组.问卷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肿瘤部位、临床分级、病理分化程度、吸烟史和饮酒史.检查miR-182、miR-136-5p表达情况,统计TPF诱导化疗1年生存时间.分析比较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miR-182、miR-136-5p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miR-182
目的 探究125 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IL-8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清IL-8和IFN-γ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
目的 分析术前行多模态磁共振(MRI)检查对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脑膜瘤患者复发的影响,为临床优化完善脑膜瘤患者手术方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行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知情并自愿选择是否行术前多模态MRI检查以协助手术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行多模态MRI检查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6例).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制定和实施手术.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收集整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脑膜瘤相关病情资料、术前MRI检查相关资料、手术方案、手术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A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患者40例,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提高显著(P<0.05).结论 腔内修复术对腹主动脉瘤患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HCC手术期间大量输血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可能导致HCC手术患者大量输血发生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04例实施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中有15例发生低钙血症,占14.42%(15/104).发生低钙血症的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输注CRCs量、输注FFP量、输血前AG值、输血前血清CO2与未发生低钙血症的HCC手术大量输血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调强适形放疗(IMRT)后发生重度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R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NSCLC患者278例.患者均接受IMRT治疗.统计ARP发生情况,并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组、非重度组,收集2组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78例NSCLC患者采用IMRT治疗后ARP发生85例,ARP发生率为30.58%(85/278),其中重度26例、非重度59例.重度组合并慢阻肺占比(69.23%)、年龄(65.38±2.15)岁、V20(29.74±7.52)%及V30(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大范围肝切除术(MLR)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MLR治疗的94例HCCA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统计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Bismuth分型等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最终获取HCCA行MLR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4例HCCA患者手术治疗后39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1
目的 探讨影响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RAA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RAAA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RAAA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为42.65%(29/68),生存率为57.35%(39/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瘤体直径、低血压持续时间、血栓、吸烟史与RAAA患者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β=1.615,OR=5.029,95%CI=1.729~14.624)、瘤体直径≥5
目的 探讨双能CT影像组学指标在进展期胃癌脉管生成及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以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双能CT检查,并检测微血管密度(MVD).比较不同MVD值患者的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值及能谱曲线的斜率,分析其与MVD值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双能CT影像组学指标对进展期胃癌脉管浸润及预后的诊断评估价值.结果 高MVD组IC、nIC值及斜率大于低MVD组(P<0.05);IC、nIC值与MVD值呈正相关(P<0.05);脉管浸润组IC、nIC值及斜率大于非浸润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