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母爱,葬送了女儿一生的青春

来源 :江南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embl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爱是博大的,是儿女们永远的依靠,可过度的溺爱会给儿女们造成无心的伤害。在泉城济南市,就有这样一个家庭,由于母亲的畸形母爱,现年33岁的女儿智商仍停留在7岁的儿童阶段。
  
  中年得女,女儿的出世曾一度是我们的希望
  
  我叫刘伟超,今睥73岁,1930年6月出生在山东省济南市。195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土木工程学校。1964年,父亲年迈体弱,长病不起,我不得不放弃整整奋斗了10个春秋的教育岗位,通过原国家建工部,从北国的哈尔滨调回到了泉城济南某建筑公司。
  我一方面悉心照料着父亲,一方面在公司勘探队加倍地工作。由于我有知识,懂技术,加上34岁仍然没有成家,许多热心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为我张罗着介绍对象。几个月后,我认识了济南市某制盒厂27岁的姑娘李秀丽,也就是我现在的老伴。尽管当时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她为人善良,知书达理,我们交谈的非常好,彼此感觉都不错,经过半年多的深入了解,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婚事也就很快地定了下来。
  1965年5月1日,是我们准备结婚的大喜日子。我和李秀丽精心准备着,急切盼望着那神圣一天的到来,然而,一次难以预料的意外却无情地降临到我的头上。4月27日早晨,李秀丽突然感到左腹下部疼痛剧烈,痛得她在床上直打滚,豆大的汗珠顺着脸庞串串下落。她的父母迅速将她送进附近的一家医院,经过检查,她患的是"急性阑尾炎"。这天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荒野外赶回建筑工地,门卫老师傅告诉我:"你赶快去医院看看吧,你的未婚妻住院了。"
  我顾不上换下满身沾满泥土的衣服,跨上自行车就往医院赶。已经做完手术,躺在病床上的李秀丽见到我,失声痛哭:"伟超,我对不住你,你看我现在的样子怎么做你的新娘?"
  我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但眼泪还是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我紧紧握着她的双手:"秀丽,你不要胡思乱想了,你要好好保养身体。等出院后,我们再补办婚礼,你照样成为我美丽的新娘!"
  这时,李秀丽已经泣不成声,哭得更加伤心了:"伟超,真让你受苦了,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妻子......"我哽咽着,用力地点了点头。5月6日上午,李秀丽出院了。这一天,我们举行了独特的婚礼仪式。婚礼非常简朴,不像现在年轻人的婚礼那么气派。我和李秀丽把我们早已准备好的香烟、喜糖,向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分了分,这就是我们终生难忘的婚礼。尽管如此,李秀丽非常高兴,她的脸上自始至终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婚后,我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小日子虽有些清贫,但很温馨幸福。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妻子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平时看着一对对夫妇带着孩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我们俩的心都不是滋味。
  1971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我不仅被组织任命为一所学校的副校长,而且3月26日,一直6年没有生育的妻子生了一个又胖又白的女儿。看着可爱的女儿,41岁的我像喝了蜂蜜似的,甭提有多高兴了。在女儿满月那天,我们为她取了漂亮的名字,叫红梅,希望她像寒冬腊月盛开的梅花,永远高洁,永远漂亮。当时我曾默默地发誓,一定要好好呵护我们爱情的结晶,一定要把红梅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也许是幸福来的太迟,我慢慢放纵了妻子对女儿的溺爱。
  
  妻子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受父母的熏陶,她为人热情,贤淑,办事有分寸。我们结婚之后,亲朋友好和邻居们没有一个不夸她的。自从有了红梅,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扪心思全部用在了女儿的身上。起初,她夜里总是舍不得睡觉,往往是半夜半夜地守着睡熟的女儿,左瞧瞧,右看看。一会儿给她掖掖被子,一会儿在她的脸上亲一口......这样熬到后半夜,实在熬不住了,就稍微打个盹。有一天晚上,她睡熟了,女儿饿了"哇、哇"地哭了起来,她赶紧爬起来,一边抱怨我睡觉不警醒,一边抱着女儿给她喂奶,直到女儿重新睡熟为止,而她再也不肯放下,抱着女儿一直到天亮。对妻子这种哺育孩子的做法,我从内心来讲很不赞成。当时我想:也许是幸福来的太迟,她又没有一点儿带孩子的经验,等过上一段时间或许就会好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女儿的这种爱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逐渐演变成了溺爱。
  红梅1周岁时,同龄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蹒跚学步。而她还是抱着女儿不肯让她学习走步。4月的一天中午,趁妻子在厨房做饭的功夫,我悄悄地把女儿从床上抱到地上,掺着她的胳膊教她学步,小红梅高兴极了,努力地迈着两条小腿,在房间里四处走着,嘴里还不住地发着"咿呀、咿呀"简单的音节。正当我们父女俩玩得高兴时,妻子端着做好的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见我拉着女儿的胳膊,说话声都变了,她几步狂奔过去,把我一推,抱起地上的女儿大声吼叫:"你怎么一点都不会看孩子!她胳膊那么嫩,你把她拉坏了怎么办?"当时,我也被她愤怒的吼叫震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呆呆地立在那里,脑子一片空白。
  记得有一次,我买了几个包子想为她们母女改善一下生活,妻子吃了后,不知什么原因肚子隐隐作疼,吐痰时还带有血丝。还有一次,她再次吃了我买的面条,依然出现上次的症状。妻子认为我是在食物里放了药,要有意识陷害她们母女,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我买什么好吃的东西,她自己不吃,也不让女儿吃。不仅如此,就连她蒸的馒头,一日三餐剩下的饭菜,她都锁在饭橱里,不让我沾边。有时邻居们送红梅点好吃的,她也格外警惕,总要自己先尝尝。为此,邻里之间的关系搞得非常紧张。有一次,妻子抱着红梅去邻居家玩,大嫂热情地拿出几块糖果给女儿吃,妻子接过糖,自己先剥开其中的一块,咬了一小口,过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事,才把尝过的那块糖转给了女儿。在过去那个年代,糖果是比较稀罕的东西,大嫂心里想:自己好心拿出糖来哄孩子,她却这么不明事理。于是就把剩余的几块糖果收起来。"这些糖不能再给红梅吃了,如果吃出了什么病来,我们可负不起那个责任呀!"妻子反唇相讥:"就是呀,如果真吃坏了,谁来负责?所以我得先尝尝。"
  1978年,已经7岁的女儿被我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一年级。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红梅终于可以摆脱妻子娇宠的衣襟,到学校中磨练一下。然而,妻子依然没有放过女儿,每天上班后,她总是偷偷从单位溜到学校,或站在学校门口,或趴在女儿教室窗口看着女儿。学校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劳动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按排了卫生值日。每当轮到红梅值日的时候,她总是提前10分钟送女儿到学校,替她扫地、搽黑板。下午,妻子又准时跟着下课铃声走进教室,替女儿做这一切。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蛮有道理地说:"红梅长得太怯弱。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干那种重体力活?再说教室里的凳子那么沉,她怎么搬得动呢?"时间一长,班主任老师觉得不对劲,就劝她:"大嫂,孩子交给了学校你就放心好了。我们安排学生值日,是为了培养他们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你这样做,不仅会失去我们培养孩子的意义,而且会让她从小滋生依赖、懒惰的不良性格。"对老师的劝告,她根本听不进去。在以后的日子里,她照常往学校跑。班主任老师没办法只好找到我,让我好好劝劝她,但我的劝说同样是无济于事。
  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月,又轮到刘红梅值日。为阻止她继续替女儿做值日,我专门向学校请了一天假,好不容易做通了她的工作,才把女儿从妻子的身边领了出来。我把红梅送进学校,并没去帮她做值日,而是骑着车子来到妻子单位门口守着,我想验证一下她是不是真的能够不去学校。临近中午,她果然偷偷摸摸地走了出来。我怕被她识破自己的企图,赶紧走上前去:"秀丽,我想让你陪我上街买几件衣服。今天我正好有点空,咱们一起走吧!""不就是买几件衣服吗,你自己去吧。你知道我出来一趟多不容易?我老脱岗,单位领导早就盯上我了,我得赶快去看女儿。"我一听急了:"你非得去学校吗?那样影响多不好!"
  "什么好不好的,反正我不去看女儿,心里总觉得有块心思"。她边走边说。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拽住她的手:"我今天就是不让你去,你继续这样做会害了女儿的。"她拼命挣脱,我抱着她死死不放。情急之下,她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挣脱后跑向了学校。
  
  妻子对女儿的溺爱,逐渐升华为对她的"囚禁"
  
  如果说妻子的这些举动还算是母爱的话,那么后来发生的一次意外,却使她的爱走向了畸形,葬送了女儿一生的青春。10月9日下午,妻子打电话让我去接女儿。我放下电话,心想:"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一次,我一定要和红梅好好玩玩。"正当我推着车子准备去接女儿时,恰好遇到一位老教师找我有事,等我办完事急匆匆地赶到学校,红梅已经不见了。
  这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立即笼罩着我,我默默地祈祷着女儿千万别出什么意外。但我又在心里安慰着自己:学校离我们家并不太远,或许她自己走回家了。于是,我骑上自行车飞驰着往家赶,到家后仍然没有见到女儿的踪影。这次我真得吓坏了,我中年得女,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女儿,万一她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今后的了可怎么过呀!我越想越害怕,为加大寻找力度,我随后通知几个同事分头去寻找,同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妻子,她一听女儿走丢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像发疯似地哭喊着女儿的名字跑上了马路。经过1个多小时的寻找,我们终于在电影院门口找到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红梅。原来,红梅没有见到我和妻子去接她,跟着其他同学离开了学校,由于她独立性差,居然迷失方向,向相反的方向走出了三、四公里。从此,仅仅上了一年小学的女儿,因为这次意外,竟然过上了暗无天日的"囚禁"生活。
  每天上班之前,妻子总是把零食、水准备好,然后把女儿锁在家里。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思想活跃,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时候,被妻子锁在屋里,一锁就是半天,她幼小的心灵怎能经受得了这种折磨?只要妻子一锁门,女儿就在屋里抓着门框哭个不止。刚开始,女儿极力反抗这种"囚禁"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令我痛心的是,原本活泼可爱的女儿竟然适应了这种生活!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我心疼女儿,多次与妻子交流思想,给她讲道理,可她就是听不进去。并且说:"我们就这一个女儿,如果去上学,再走丢了谁来负责?"
  我看妻子没有放女儿出去的想法,就找她单位的领导及娘家人来做她的工作,无论大家如何劝说,她就是铁了心,坚决不同意。厂领导无奈拿出最后一招"撒手锏",以假开除的名义吓唬她,没想到这一招也不灵,她反而觉得这样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陪女儿了。不久,她不顾单位的领导和我的劝说,果真辞职了。辞职后,妻子对女儿的溺爱升华到了顶端。每天帮助本应该学会自理的女儿穿衣服、洗脸、喂饭。这一切做完之后,再把她抱到床上,陪她玩,给她讲故事。到了冬天,她干脆不让女儿下床,天天在床上洗脸,吃饭,就连大小便都是在床上。为这事,我几乎天天和她吵架,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但只要我一来硬的,她就会拿出菜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并威胁我:"只要你敢把女儿带出房间半步,我就死给你看看"。我心疼女儿,心如刀绞,长此下去,女儿非傻不行。心急如焚的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向她提出了离婚,红梅由我来抚养。妻子一听暴跳如雷:"想离婚可以,但我决不会让红梅跟着你,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我看实在没办法了,再说也不能整天为女儿的事情吵一辈子架,于是就默默地放纵了妻子对女儿的"囚禁"。
  
  就这样,一晃就是25年。
  
  我们都老了,以后红梅的生活谁来照顾她呀?
  不久前,记者在济南见到了现年66岁的李秀丽。也许是营养不良,也许是对女儿未来焦虑的原因,李秀丽的身体非常虚弱,眼神有些恍惚。"你们没想过要给刘红梅找一个婆家?"我开门见山地问。
  李秀丽喋喋不休地说:"她连自理的能力都没有,有谁愿意要她呢?"
  "你还有脸说哩!都快70岁的人了,还整天替红梅洗衣服、叠被子。她都30多岁了,有些事,你就不能让她自己学着做吗?"刘伟超在一旁抱怨。
  "我是她的亲妈妈,我不这样疼她,谁来疼她?!"
  "嗨!都是你从小惯的。"一提起刘红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个不休。
  "那你们就这样照顾她一辈子吗?等有一天你们活动不了的时候,怎么办?"我接着问。
  "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李秀丽呆滞的目光中充满了歉疚,说话也有气无力,显然她已后悔。然而,这30多年铸成的大错她已经无力逆转。
  听李秀丽这么一说,刘伟超失声痛哭起来:"像红梅这样不谙世事,没有文化,连最基本的家务活都不会做的女人,有谁会愿意娶她呢?唉!真不知道红梅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从早几年开始,刘伟超就四处求人给红梅介绍对象。有好心人给刘红梅介绍了一个,相亲那天,他们夫妻俩把刘红梅精心打扮了一番,把她从房间里请到客厅的沙发上。小伙子准时来了,虽然相貌平平,但一脸忠厚。刘伟超夫妻一眼就相中了,几句寒暄之后,他们就躲进了卧室,可没过几分钟,小伙子一开口就把刘红梅吓哭了,李秀丽心疼女儿,不顾刘伟超的劝说就跑了出来,又是哄又是抱的,弄得小伙子很尴尬。就这样,小伙子一声没有吭起身就走了。那一刻,刘伟超的心像刀割一样,他恨自己没有主心骨,太懦弱了。如果当初狠狠心,把女儿从妻子的手中抢出来,她也不至于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可现在一切后悔都来不及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刘伟超退休前所在的学校自1998年6月开始,允许他带着刘红梅到学校的保卫科做勤杂工作,一是开阔她的眼界,二是能够锻炼她的自理能力,并且每个月还给她150元的工资。自2001年开始,这个学校的几位女生还专门组成了青年志愿队,针对刘红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零岁方案",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同学们先是和她交谈,培养感情,再开始教她小学一年级的课程,逐步开发她的智力,引导她向正常人过度。通过这些活动,刘红梅明显比以前活泼多了,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了,与外界的接触也增加了......
  
  
其他文献
每次,我把《站着写人生》送人时,都嘱咐说:发现错别字就告诉我,到现在为止,反馈过来的和自己发现的共十个错字,305U·字的书,只有这几处错字,够意思了,但我仍不满意。  最使我难受的是两处错字,一处是把“南”郭先生印成“东”郭先生, “滥竿充数”的音乐家换成了救负心狼的书呆子,使这一句话变得莫名其妙,不过,这是笔误或手笔之误, “东”“南”两位先生的差别,我是清楚的。另一处错误,却使我很惭愧。
期刊
人生第一次呱呱坠地之后,一生要经历的第一次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朝代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从长江边上一个江南小镇每一次来到了一个让人瞩目的地方温州。这里的一切令人长期生活在内陆闭塞小镇的我耳目一新,然而,对于一个身无长物的人来说,这里的一切又是那样使人无所适从。初来乍到的我,为了生计,想找一份工作,整天徘徊在职介所、劳务市场等处,总因年龄、文凭等缘故碰了不少壁,遭了不少白眼。  那年春天的
期刊
《江南视野》自1998年10月创刊以来,风雨中艰难而又硕果累累地走过了五个年头,值得庆贺!《江南视野》设有“社会论坛”、“读书生活”、“文化沙龙”、“东瓯旧事”、“旧史沉沟”等多个栏目,并在此基础上按时代发展要求适时更新。《江南视野》高品位,高起点,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图文并茂,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身,信息密集,视野开阔,新潮温馨,极具时代和社会生活气息,文化和社会特色。如
期刊
温州市委发起"革命"    7月22日,温州市委在九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郑重提出,要在全市机关部门开展一场"效能革命",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解决机关效能不高的问题。同时向机关部门发出"四项禁令":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违令者,严惩不岱!  8月1日上午,温州市委又一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效能革命"的具体措施。  8月8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
期刊
五年前,《江南视野》创刊之时,我正在读温州市社会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在温州教学点的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班,于是也就成了她最早的读者之一。  读《江南视野》,的确,有一种令人视野大开的感受,那图文并茂的版图,那丰富多彩的栏目,那扣人心弦的文章,帮助人们把目光从温州投向浙江、全国乃至世界。从零星琐碎的微观引向大干世界的宏观,从社会的表面现象认识的内在本质。  我特别喜欢读诸如《人物春秋》、《百姓茶座》
期刊
2003年是温州社团蓬勃发展和显示力量的一年。作为社团组织的主力军行业商会,尤为活跃。温州市烟具行业协会应诉欧盟反倾销的CR法案,凯旋而归,成为中国加入WTO以后,行业应对国外组织反倾销诉讼胜诉的首例,轰动了全国;瑞安汽摩配协会为行业拿下了“中国汽摩配之都”的“金名片”;温州合成革与瑞安服装协会通过协会运作,也分别夺得了“中国合成革之都”和“中国男装名城”的称号,为行业发展与区别品牌的树立作出了巨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对企业的发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企业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60年代就实现了经济起飞,靠的就是人才。用他们的话来说,即使日本成了废墟,只要人还在,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就能重新造一个日本。比尔·盖茨也说过,他的财富并不是帐面上的资产,而是办公室里的那些人。在国外,优秀的人才都在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资本的价值在下跌,而人才的价值却扶摇直上。所以
期刊
中国人的"阔"    阔气的中国"观光客"  柏林原先有750多家中餐馆,前几年经济萧条关了近百家,中餐馆的生意凋零了不少。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中餐馆的中午生意火了起来,食客多是中国观光团。市中心的"中国城大酒楼",一到中午时分常常七八桌同时开张,东西南北腔不绝于耳,置身其中就像是到了北京东直门簋街。  成群结队的食客通常分两类。一类是旅行社组织的观光客,男女老幼都有,多是便鞋休闲装,每人脖
期刊
据温州市几大媒体报道:6月26日12时40分、12时48分、13时8分、13时13分、13时35分、16时11分、16时35分,苍南县龙港镇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不断接到群众紧急报案,在该镇建新路等地段先后有7名拾荒乞讨人员突然倒地,全身剧烈抽搐,嘴吐白沫,有的还大量吐血。公安部门火速出警,将7人立即送到附近医院,但都不治而亡。经鉴定,7人都是"毒鼠强"中毒死亡。自5月25日至6月27日,龙港
期刊
瓯北镇,与温州老城区隔江相望,本应成为温州城市扩展的主要空间,但由于地理条件和行政区域建制限制,致使温州城市空间由沿江迅速向沿海发展而难以向瓯北推进。但瓯北作为永嘉县的经济中心,近五年来发展迅速:一是建成了15平方公里的东瓯工业园区,270多家企业在此安家落户。二是实施"南上北下"战略,"南上"就是以东瓯工业园区和东瓯大桥的建成,把温州因旧城改造和退二进三迁移企业吸引进来,"北下"就是加大人口集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