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全国胃黏膜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学术研讨会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LES区食管壁增厚,压力增高。治疗方法以气囊扩张为主,扩张治疗虽可短期内缓解吞咽困难症状,但患者复发率很高,且易导致穿孔、出血及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我院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采用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消化道狭窄常见于消化道良恶性肿瘤以及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食管烧灼伤后瘢痕挛缩狭窄、贲门失弛缓症、幽门不全梗阻等,患者进食困难甚至消化道梗阻,我院2003年起应用可回收带膜支架治疗消化道狭窄患者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提高大肠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放大结肠镜检查结合0.2%亚甲蓝染色观察151颗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采用日本学者Kudo分型,将其分型与病理学相比较。结果151颗大肠息肉中癌变5颗,放大内镜下1颗表现为Ⅳ型,4颗为V型。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是否瘤性的镜下诊断的灵敏度为94.8%,特异度为89.2%,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84
期刊
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ymphocytic colitis,LC),由Lazenby 1989年首次描述,病因不清,感染、药物、食物抗原皆可能为促发因素.症状表现为慢性水样泻,肠镜下黏膜显示正常,而活检组织学显示上皮下淋巴细胞数目增多以及固有层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胶原性结肠炎(collagenous colitis,CC)一起属于显微镜下肠炎(microscopic colitis
患者女,65岁,2003年11月因肝细胞癌手术,2005年10月复发,行局部适形放疗(54Gy/18F/26d)。同年12月即放疗结束后半个月出现上腹痛,进行性加重并呕吐1次,于我院诊断为急性胃炎,抑酶抗炎保肝等治疗后恢复。此次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不能平卧,伴下肢水肿,排黑色软便,1次/d,入院前3d发现颜面部浮肿。曾于2000年7月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2005年6月曾因反
期刊
期刊
患者男,38岁.1年前体检,X线胸部正位片提示心脏增大,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内肿物.患者无不适症状.3个月前于我院门诊检查心电图提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发现左心室近心尖部带蒂椭圆形异常回声团,边界清晰,大小38.7 mm×14.3 mm,活动度较大,蒂附着于心尖近室间隔部(图1);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心室黏液瘤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