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大米”产业化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章简述黄姚镇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姚江大米”产业化种植发展现状,并提出“姚江大米”的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水稻 产业化种植 栽培技术
  近年来,昭平县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政策扶持、强化合作、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等举措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分布范围广、服务内容多、农户覆盖面持续扩大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昭平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0多个,入社社员达2300多人。黄姚镇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是比较成功的合作社,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姚江大米”产业化种植发展现状
  (一)黄姚镇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2008年成立黄姚镇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近年来该合作社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化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通过实施“六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全力打造“姚江大米”品牌,把“姚江大米”打造成为“一乡一品”的地方知名农业品牌,向品牌要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合作社的二次创业,提高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在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合作社已从刚成立时仅有的37名发展到313名社员,拥有一个日产30吨大米的姚江大米加工厂,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近3000亩,辐射带动当地及附近农户500多户发展优质水稻生产。2011年,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被评为自治区供销系统2011年度重点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获得国家商标总局“姚江牌”注册商标和国家技术监督总局QS认证。2012年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获“全区粮食先进合作社”荣誉称号。“姚江大米”已成为贺州市乃至全区的知名农业品牌。
  (二)“姚江大米”经营效益分析。社员按标准生产的水稻,合作社每百斤以高于市场价50元并实行不低于130元的标准保价收购。单此一项,可为每户社员人均增收1300多元。姚江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潘和益算了一笔账,以前没有统一的管理,凭传统的经验耕作,每亩干谷产量只能达到800斤左右,按照市价130元左右估算,亩产经济价值大概在1000元左右;现在每亩干谷产量可以达到1100斤,合作社收购稻谷时总比市场价高,按照年初签订的160—180元每百斤的合同收购价,实现每亩经济价值1600多元。2013年,推广优质水稻种植2800多亩,两造亩产达到1700斤,每斤增收0.35元,通过种植优质水稻为社员增收167万元。专业合作社包装大米1875吨,销售1800多吨,获利36.5万元元。
  二、“姚江大米”配套栽培技术
  由于黄姚的土质和水质都很好,所以一直以来黄姚出产的大米都很受欢迎。但是要生产品质优良的大米,这与良好的栽培技术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姚江大米”的配套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一)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组合),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品种,先后引进了深优9516、深两优5814、Y两优1号、Y两优087、中浙优1号、Y两优302、深两优5814、田东香等10多个优质大米品种给社员种植,使合作社生产的大米品质好,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质量优势。
  (二)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本基地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大力推广稻秆还田技术,大积农家肥、土杂肥等(如办沼气、利用沼渣)认真抓好冬种绿肥以增加土地有机质肥料,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使其真正实现优质稻、优质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以上。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经测定,本基地水稻田PH值为7.7、有机质4.1%、全氮0.25%、速效磷14.5mg/kg、速效钾47mg/kg。根据测土配方制定水稻施肥技术要点:①农户根据相应的氮、磷、钾比例施肥;也可以根据推荐配方选择其中之一,周围上下田块的农户可参照执行。②施用方法:30%-40%氮肥、50%钾肥、全部磷肥、有条件的可亩增施农家肥500公斤作基肥。60%-70%氮肥、50%钾肥分二次(分蘖肥和穗肥)追施。晚造总量10%氮肥作壮粒肥。③酸性、强酸性田块提倡施用钙镁磷肥,或亩增施生石灰30-50公斤,经常出现禾苗难生发的田块亩增施硫酸锌2公斤。④种植超级稻应增加施肥量30%左右,冬种绿肥或稻草还田的相应减少施肥量。
  (三)推广水气平衡栽培技术。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为使水稻各生育期田间达到水气养分平衡,优化水稻生长环境,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的稻田节能减排栽培法。近年来对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水气平衡栽培法处理的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均比对照高,而且节约用水。为此,基地全面推广应用水气平衡栽培技术,促进水稻稳产高产。
  (四)推广免耕抛秧技术。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增效、抢季节、保护生态等优点。应用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把农民从繁重的农耕中解放出来,对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按照常规耕作犁耙一亩稻田需要80至100元,而每亩免耕稻田仅需要除草剂和喷药成本30至40元。这样,每亩免耕抛秧稻可以节省投入50元至60元。本基地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占基地总面积的70%,即2100亩,按每亩节约生产成本50元计算,共为农民节支增收10.5万元。
  推广使用植保“三诱”绿色植保技术,既能明显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数量,减轻农药对稻田的污染,又可以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达到了节本增效,提高水稻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目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推广植保“三诱”技术(光诱、性诱、色诱),即杀虫灯、昆虫信息素、诱虫板(黄板)诱杀害虫技术。
  【参考文献】
  [1]徐世宏.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法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08(2):1-4
  【作者简介】
  李晖,女,1967年12月出生,广西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其他文献
【正】 Chomsky于1965年提出关于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他本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是研究语言能力的。但是,语言学家们认为他把语言看作一种抽象的,与具体使用互不联系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历经三年多努力,动员大量人马,历尽艰辛,终干顺利地通过评估、签约等仪式,年内即将实施。本项目是我省水土保持事业率先弓;用外资项目,并且应用其
从大连市民政局获悉,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城乡老年人工作,从1998年11月起,市财政每月向全市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100元;2007年10月起,建立百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大连市百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已达到420元至480元,市内四区各区财政增加补助每人每月达到1000元。  在辽宁省日前开展的百名“长寿之星”评选活动中,大连市有19位百岁老人被授予“辽宁省百名长寿之
随着城建进程愈加深入,国内交通网络趋于完善,对于社会发展以及大众生活而言极为理想。各地经济均需要以交通运输为保障,因此针对交通运输实施经济管理,可有效推进交运建设。本文
通过对比SAE52100SF与现有轴承钢企标在主要冶金质量方面的要求,指出7台炼超纯轴承钢SAE52100SF的关键性环节在于对[Ti]的控制。通过适当地降低出钢温度、提高氧活度,优化电炉
JFE钢管产品及铸件研发部的高级研究员MIYATA Yukio等人已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良好焊接性能、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供总管用的马氏体不锈钢无缝管KL—HP12CR。通过降低C和N的
不少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喜欢挑选搁置在底层的蔬菜,认为这种蔬菜更新鲜。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放在表层“享受”灯光照射的蔬菜往往更有营养。
随着全球自然生存环境的变化,我国于1990年6月1日停止从非洲直接进口象牙,1991年全面禁止了象牙或其制品的国际贸易。此后,我国一律不批准任何商业性进口象牙的活动。象牙原料被
在竞争日益理解的现代社会,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必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和打造一流员工。加强员工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企业员工管理存在的问
2009年以来,岁昌生态园开始了“原生态速生林地仿野生种植灵芝”的示范推广.并对灵芝产品的加工营销进行了各种摸索,取得了经验。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