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视角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m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从教育生态的视角切入,针对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體育教学的生态化的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生态视角下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和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希望对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生态
  随着教育学和生态学的发展,教育生态学这门交叉学科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的理论基石之一,对包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生态理念出发,以整体论和全面系统的观点来审视和反思所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深化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从教育生态的视角出发,对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
  要理清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内涵,首先要明确教育生态环境的概念。教育生态环境,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以教育为中心、在教育的产生、存在以及发展过程中,发挥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下位概念,是包含在教育生态环境这个大的系统的之中的子系统。所以,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同样也是在这个多元环境体系之内的,要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必须要针对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体系中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虑,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出正确科学的判断,贯彻落实合理有效的策略,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指的就是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系统资源,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组织与协调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外因素,并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学习置于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之中,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均衡理论、协同学理论等来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推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生态视角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
  首先,体育课程理念不符合生态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多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都是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虽然说,上述的体育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和强调了人的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却无法实现“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而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生态理念的基本要求的,也不利于生态化体育课程理念的形成和生态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以至于成为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态化体育教学的障碍性因素之一。
  其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针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专门指出: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却可以发现,很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工作都比较滞后,不但没有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区域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地域特色,而且远远没有实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教育生态化之间的有机结合,并没有将教育生态的理念的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环节之中,并因此影响到了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最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体育文化的发展却存在明显滞后的问题,丰富多彩的、内生性的校园体育文化并没有形成,从而使得学校生态化的体育教学失去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影响了生态化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教育生态视角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
  首先,针对课程理念层面的问题,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要确保我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发展,实现“人—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以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要树立生态化的体育课程理念,一方面学校要有意识、有计划的逐步构建生态化的教育制度,通过理念制度化的方式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培训、学习等多种方式,转变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让教育生态的理念真正为体育任课教师所接受和认可。
  其次,针对课程资源开发层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创新生态体育教材,改善学校的生态体育资源;二是,要注意有针对性的对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例如,在已有的生态化体育教学内容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或者是引入当地的特色体育项目等等,在体现生态特色的同时,充分彰显体育课程开发的地域特色;三是,要注意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来构建高校生态体育课程资源库,以此来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便利。
  最后,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层面的问题,一定要注意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塑造。不但要注意经常性的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向在校学生传播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和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经常性的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此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塑造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的生态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月.体育课堂生态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山东:聊城大学.2015.06.
  [2] 谌俊斐.教育生态视域下广州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体育文化与体育教育关系密切,将体育教育研究放在体育文化大背景中,利用体育教育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体育教育的作用,促使我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过研究得知,体育教育在体育文化的范畴内发展,受体育文化制约,体育文化需要体育教育发挥作用,体育文化通过体育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文章首先论述了从跨学科视角创造性地思考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从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个主要学科在创新体教改革方面可能起到宏观效用加以讨论,认为:无论是作为内生因素的生理学、心理学和运动学,还是外部环境的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医学,这些学科在认识世界的理念和方法论上确实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篮球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做简单分析,阐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方法,并针对在实际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初中篮球 体育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 运用策略  合作学习模式最开始是由美国首先提出,渐渐运用到各种学科的教学中。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针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将快乐理念渗透在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能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战术,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同时还能让学生享受到篮球运动的快乐,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此,本文就高中专项化篮球课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进行深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课程基本理念为核心,通过对当前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的全面考察,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明确了中招体育考试对农村初中学校体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招体育考试 应付 项目设置  一、学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体育教学只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将全方位触动教师,促使教师摒弃传统的旧式的教师角色,在新的理念和标准下对其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
东野圭吾是当代日本备受瞩目的推理小说作家,在他创作的众多小说中,最具人气与影响力的作品是以社会问题和人性为主题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9-000-01  摘 要 文章从注意高校羽毛球“唯技术”教学理念的改变、注意高校羽毛球教学社会实用价值的提升、注意“三生教育”理念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渗透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优化策略,希望对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科学化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羽毛球教学 高校体育 优化策略  一、注意高校羽毛球“唯技术”
研究背景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病,其不断上升的患病率对全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现有的医疗技术无法彻底治愈疾病,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