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体式,非常态教学小说文本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技巧是让对象变得陌生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品读小说,教师可以采用非常态的教学方法,在体现小说文本特色的前提下,让小说这个学习对象变得陌生化,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阅读并探索文本。
  一、改变视角,分析人物
  英国作家爱·摩·福斯特认为小说就是讲故事,而小说中讲故事的角度就是小说的视角。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换一个视角来赏析故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这样或许会观察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而这或许就是人物形象隐藏人性的体现。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在进行文章人物分析的时候较为片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换一个角度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这篇文章的名字叫作《林黛玉进贾府》,既然讲的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之后的所见所闻,那么文章的写作就应该是从林黛玉的角度来写的。大家能否将自己代入林黛玉这个人物,尝试说说林黛玉所见所闻,她是如何看待自己进入贾府后所遇见的这些人物的。”学生尝试从林黛玉的角度来分析文章中的重要人物贾宝玉。一开始在和王夫人的交往中她发现贾宝玉被称为“混世魔王”,心中充满了悬念和期待。在见到了贾宝玉之后,发现他是一个相当俊朗之人,和他人嘴里所说的顽童完全不一样。在经过了一番对话后,贾宝玉还给林黛玉赠字,此时林黛玉才真正了解了贾宝玉的性格,原来贾宝玉并非真的顽劣,而是因为率直天真,所以才会引起他人的误解。通过借助林黛玉的视角解读人物,学生明白了要更全面地分析小说角色。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从正面分析无法深入感受人物性格,则可以让他们尝试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独辟蹊径的论述或许能有更大的收获。
  二、抓住两难,辩证讨论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出现在两难之间的悲剧是真正有价值的悲剧。这里的两难指的是双方其实都合乎情理,没有真正意义的对错、善恶之分,而这种情况下的两难纠结则能更好地体现主人公内心的辛酸和无奈。在指导学生分析小说文本的时候也是如此。教师可以暂时抛弃大善大恶方面的问题,尝试从非常态的角度让学生抓住两难问题进行辩证讨论,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充满了众多矛盾冲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不妨换一个角度,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叙事人“我”的身上,通过分析“我”对祥林嫂的态度可以更好地感悟文本的悲剧意味。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我”是一个始终处于两难境地的人物。祥林嫂的悲剧其实和“我”无关,“我”似乎是在叙述一个和自己并无瓜葛的悲剧故事,但是事实上“我”内心渗透着“有罪”的感觉。这种“有罪”和“无罪”并存的两难心理成了“我”内心的巨大包袱。尤其是祥林嫂对“我”问了几个有关于地獄的问题之后,更让“我”陷入了困惑之中。在对话的过程中,祥林嫂成为了“我”精神世界的审判者,令“我”愈发感受到了内心的愧疚。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多余人”这个文学概念。“我”内心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两难境界,就是源于“我”虽然有理想,对现实不满,但是却很少有行动,“我”是地地道道的“多余人”的形象。经过了这样的分析之后,学生对于《祝福》一文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能看出鲁迅对于 “我”这样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反思,在文章中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局限性。
  在分析小说文本的时候抓住其中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证分析,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他们不仅能更好地解读文本,更能学会如何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联系对话,品味赏析
  在高中语文课本所收录的小说中,精彩的对话俯拾皆是。对话是情节展开和人物刻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优秀的小说中,只要阅读其中的对话就好像目睹了小说中人物一般。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文章对话进行品味赏析,尝试通过对话分析来探索小说的主旨。
  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中的人物对话。例如苏艾和贝尔曼之间的对话就十分耐人寻味。在提到贝尔曼的时候,文章多次用了“嚷”这个词,表现了该人物性格暴躁,因此苏艾才会称其贫嘴,这使得人物之间有了矛盾冲突。在下面的对话中,两人的矛盾进一步深化,贝尔曼认为是苏艾使琼珊有了傻想法,而苏艾也责怪贝尔曼。这时可以看出两个人之间虽然有冲突,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争吵,实际上充满了人间温情。苏艾和贝尔曼两人已经很熟悉,所以说话才会如此直接,而最后贝尔曼也对苏艾表现了情感,表示要带着他们离开。通过这段对话可以充分看到苏艾和贝尔曼的人格特点,这样的对话使得文章的人物显得活灵活现。从苏艾和琼珊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到两人的关系和性格特点。苏艾在对话中称呼琼珊“小东西”“淘气的姑娘”等,这表示两个人的关系十分紧密,她是真心关心琼珊的。在这篇文章中,人物对话和人物彼此的关系、性格特点紧密结合。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诵读文本人物对话、分析对话内容等方法指导他们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阶段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各种中外文化现象,并主动探异求新,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审美观念来解读作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从非常态的特殊角度入手分析小说文本正是为了让学生尝试在阅读中主动探异求新,在改变视角的基础上探索到文本的内在意蕴。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患者,男,22岁,工人。1989年2月20日因患感冒上、下午各服去痛片4片,第2天起床感觉右眼睁开困难、磨痛、流泪、视物模糊来我科就诊。体检:除鼻部一般感冒症状全身未见异常。
患儿,唐×,女1(1/(12))岁,右下睑被狗咬伤1天,检查:右下睑泪点处至外眦部全层撕脱,外眦部有少许皮肤及皮下组织附着外,其余下睑全部都撕脱,长约3.5cm,边缘不齐,给予:清创,睑
A series of KF/Al2O3 catalyzed Michael-addition reactions between malononitrile and a,b-unsaturated cycloke-tones in DMF solution were studied. At room temperat
目的评价班级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干预效果,为高校班级环境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年级文科类班级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我院近两年来将1例重症肌无力和1例肠原性青紫误诊为气管异物,为引起临床注意,兹报告如下: 例1 女,1.5岁。因晚饭吃鱼肉时咳嗽后出现气喘,哭不出声来我院就诊。体检:T38℃,P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of meso-tetra(4-myristyloxyphenyl)porphyrin TMPPM [M =Mn, Fe, Co, Ni, Cu, Zn; TMPP=mesotetra(4-myristyloxyphenyl)porphyrin] hav
不同的文体,其素材选择、语言风格、结构设置都有较大差异。阅读教学呼吁对文体的关注,价值就在于紧扣文体特点,可以快速揣摩、领悟作者的创作思路、表达特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  一、明晰方向,紧扣文体把握单元价值  以主题作为编选原则的苏教版教材,为了更好地突显单元的核心主题,在文本类型的选择上可谓是煞费苦心。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苏教版教材要么是同一文体的课文彰显相同的主题,旨在引领学生在同
期刊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水平,评价健教效果,为探索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溪市某城区社区1 16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人员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中为各级领导提供优质服务的直接成果。笔者从事统计工作29年,一直潜心研究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今年,成都市锦江区推出了社区改革“3+1”工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地破解了社区建设中的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