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对农业转移人口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的医疗保险对农业转移人口多维贫困的影响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A-F法计算多维贫困指数,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医疗保险对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结果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多维贫困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减贫路径主要体现在减少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和社会排斥贫困方面,而对健康贫困没有显著影响:新农合对多维贫困和各单维贫困均没有显著的减贫效应。结论鼓励企业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职工医保,改善新农合的便携性和受益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的统筹层次、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吉林市昌邑区居民2019年的死因构成比并分析主要折损居民寿命的死因,掌握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制订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提高民众的人均寿命的目标。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全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9年昌邑区死因监测数据,采用ICD-10对人群死因进行分类,并计算人群总死亡率、因果死亡率和死亡构成比。结果2019年吉林市昌邑区的死亡数目总计4238人。其中包含男性死亡2473人,女性死亡有1765人。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昌邑民众健康的最大杀手,死亡病例占全死因的72.61%。结论
目的分析特大城市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风险的整体性治理模式,为医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N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时间跨度为2020年3月14日至2020年5月13日,为期60天。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平衡积分卡(BSC),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等通讯方式共计发放问卷496份,收到答卷410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调查问卷395份。结果在特大城市重大突然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过程中,“复现真实模式”、“绩效检验模式”、“信息交流共享模式”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政策推动模式”和“智能防控模式”并没有产生显著的
目的调查“健康中国”背景下基层药师自评健康及应对方式的状况,并分析自评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4月18~31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南京市江宁区基层药师进行问卷星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自评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评分,共获得有效问卷89份。结果基层药师自评健康得分中男性(81.71±5.12)分高于女性(76.89±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及职称之间的自评健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男性(1.91±
在我国,医疗信息同时具备私法的权利属性以及公法的政府信息属性:私法属性的立论为保护,公法属性的立论为限制,二者的价值取向不一致,导致对于医疗信息的保护存在公私法之间的外部体系冲突。同时,医疗信息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在《民法典》的体系之下,私法对于医疗信息的保护亦存在着内部的体系冲突通过确立“一般法+特别法”的立法模式,完善医疗行业内部的自律规则及行政统筹监管,是化解医疗信息保护规则内外体系冲突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恨本的措施。
目的分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要素间的次序关系,为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路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立意抽样方法,调查131名基层医疗机构、卫健委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领域学者对卫生政策、财政投入、设备设施、人员配置和服务产出等服务能力要素重要性的评价;用结构方程拟合数据,通过相关分析、验证因子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能力要素间相关系数大于0.65,相邻要素间存在正向效应,大部分不相邻要素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要素间存在累积效应,应按卫生政策-财政投入-设备设施-人员配置-服
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实,广西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并采取多项措施,但广西分级诊疗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困境,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群众对于基层首诊意识不高、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等问题较为突出,限制了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该文将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广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医疗卫生服务量现状、群众就医心理倾向和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参考对策。
目的: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准确评估影响家庭医生的激励因素,提出家庭医生激励的对策建议,推动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方法: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和方便抽样方法对湖北省武汉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472名家庭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1.0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并验证概念模型中的研究假设。结果:生存激励因素、安全激励因素、社交激励因素、尊重激励因素、自我实现激励因素与激励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5个因素是影响家
部委省共建医科大学的学科发展状况呈现“整体有序、局部无序”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存在医学传统学科的质量优势不突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规划不充分,医学学科和非医学科的建设水平不协调等问题。而推动学科秩序优化与调整路径应在于:强化政府与大学的协同共治能力,提升医学主干学科整体实力;弥补中医药学科发展“短板”,构建医学学科协同发展格局;改善学科场域环境,建立交叉融合的“大医学”生态系统。
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取决于归属学院的发展战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既是培养预防医学人才的摇篮,也是培养卫生管理人才的高地:目前,复旦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领头羊,这从根本上讲是公共卫生学院领导和推动的结果。基于这个认识,文章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剖析,力图解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发展战略,从中找到复旦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战略密码,为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归属学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临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满意度情况,以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集中填写问卷,以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相关专业学生整体满意度不高,人文书籍借阅率偏低,人文教育与传统生物医学未能实现有机融合。结论:需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借助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丰富教学资源,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