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锻炼意识,为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是通过“打雪仗”这一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运动的参与,加强体育锻炼意识。二是提高身心健康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三是通过“打雪仗”这一活动,深入了解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关键词:打雪仗 体育课程改革 终生加强身心健康锻炼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00-00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代伟人对我国北方冬季的最鲜明的写照,今年的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冬季,万物枯洁,冰雪封地。尤其我们吉林省普降大雪、局地暴雪,这样的零下十几到三十几度的冬季这几年是十分常见的,今年尤其突出。
天气的不如意,给体育课带来了麻烦。如果你的体育课在零下十到三十几度(这是常见的),同时又大雪漂漂,你的选择是上室内还是室外?上室内课,老师喜欢(没有安全问题),可学生是不会喜欢和允许的,其实,体育老师应该抓住体育课程改革的机会,因为我们体育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终生锻炼身心健康的意识,那么针对北方的大雪天气,我们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上室外课“打雪仗”。在特定的大雪环境下,在清新空气的刺激下,学生“玩雪”、“打雪仗(包括用雪攻击老师,是免不了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体育活动。
“打雪仗”这种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上是否适合,是否应当制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院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可是无法达到一致。“一是必须制止,理由是学生的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一旦因为打雪仗出现身体伤害,那么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承担一些后果。;二是赞许并加以引导,因为体育课是以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为主,并且通过身体活动达到提高身心健康为目的!”
在总结以上两种观点的基础上,个人认为,“玩雪”尤其是“打雪仗”应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在一些环境下制止!”
北方(尤其是东北)在特定的气温环境下(学生穿的多,运动不方便),在许多学校特定的场地器材情况下(学校器材少,无法满足冬季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身体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目!“打雪仗”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育活动。学生喜欢,易于组织,学生玩的高兴快乐,教师也是满头大汗(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可见这种“打雪仗”活动有以下优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漫天的大雪,本身就是一种刺激;雪中的清鲜空气,更有一种让人兴奋的感觉。学生在玩中动、在动中玩,不知觉中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下课的时候,学生余兴未尽。但厚厚的鸭绒服上的白霜说明了一切!
(2)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制作和运送“雪弹”,一部分同学进行攻击和迂回,完美的演绎了古战场的“铁马金戈”。对于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3)对于学生的“竞争竟识”更有了良好的促进,“不许重分组,下次再打!”就是鲜明的写照。
(4)能够提高学生的投掷和奔跑能力。
(5)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想不参与都是不可能的,稍弱的一方自然的就会把教师推到“挡雪牌”的位置。面对这种“荣幸”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参与进去,你会觉得自已成为其中一员,年青了许多。
但在这种“打雪仗”活动在组织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要求体育教师认真把握的。一般最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看好雪的质量。如果室外温度不够低,雪质较湿、胶粘、较重,那么决不能允许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雪很易握成“硬团”,这种硬团会对人体柔软部位极易造成伤害。但在气温低的情况下,白雪轻、飘、松软,形不成这种“硬团”,实际上学生是以“扬雪”进行“打雪仗。
(2)一定要画清攻守双方的界线,避免造成攻守双方的身体接触。中立区以一到 一米半为宜,战区以二至三米宽、八至十米长为宜(根据学生人数)。碰到中立区的雪的队可一票定为负队,雪仗打到一定程度就要从“后方”运雪。
(3)战区的人数至少为五至十人(据学生数定)。教师可适当的参与到弱方,既维持了“平衡”,也与学生增进了情感。
体育教学在我国一定的环境下,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不可能形成“大一统”。只要有身体活动就有受伤的几率,“打雪仗”也可能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组织和发扬。必竟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终生身心健康意识。
通过“打雪仗”这个体育活动,我觉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课程改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锻炼意识,为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让每个学生们都渴望参与,而且带有一定的目的,努力提高自身体育运动素质。要尽量使学生自己感到运动的乐趣,亲身体会到体育课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锻炼身心健康的习惯。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是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教学由传统体育转变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成功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是迈向终生体育的桥梁与基础,而体育教学又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是让学生能在学生时代就能初步建立和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体育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初步养成与掌握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因地制宜,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合理的运用学生在校的时间,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终生与体育为伴,终生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沈砚田.大學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2] 沈建华.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1.
关键词:打雪仗 体育课程改革 终生加强身心健康锻炼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a)-0000-00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代伟人对我国北方冬季的最鲜明的写照,今年的北方(尤其是东北)的冬季,万物枯洁,冰雪封地。尤其我们吉林省普降大雪、局地暴雪,这样的零下十几到三十几度的冬季这几年是十分常见的,今年尤其突出。
天气的不如意,给体育课带来了麻烦。如果你的体育课在零下十到三十几度(这是常见的),同时又大雪漂漂,你的选择是上室内还是室外?上室内课,老师喜欢(没有安全问题),可学生是不会喜欢和允许的,其实,体育老师应该抓住体育课程改革的机会,因为我们体育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终生锻炼身心健康的意识,那么针对北方的大雪天气,我们可以适当改变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上室外课“打雪仗”。在特定的大雪环境下,在清新空气的刺激下,学生“玩雪”、“打雪仗(包括用雪攻击老师,是免不了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体育活动。
“打雪仗”这种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上是否适合,是否应当制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院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可是无法达到一致。“一是必须制止,理由是学生的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一旦因为打雪仗出现身体伤害,那么学校和体育教师都要承担一些后果。;二是赞许并加以引导,因为体育课是以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为主,并且通过身体活动达到提高身心健康为目的!”
在总结以上两种观点的基础上,个人认为,“玩雪”尤其是“打雪仗”应该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在一些环境下制止!”
北方(尤其是东北)在特定的气温环境下(学生穿的多,运动不方便),在许多学校特定的场地器材情况下(学校器材少,无法满足冬季体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身体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目!“打雪仗”就是一个很好的体育活动。学生喜欢,易于组织,学生玩的高兴快乐,教师也是满头大汗(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可见这种“打雪仗”活动有以下优点:
(1)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漫天的大雪,本身就是一种刺激;雪中的清鲜空气,更有一种让人兴奋的感觉。学生在玩中动、在动中玩,不知觉中达到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下课的时候,学生余兴未尽。但厚厚的鸭绒服上的白霜说明了一切!
(2)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一部分同学(尤其是女生)制作和运送“雪弹”,一部分同学进行攻击和迂回,完美的演绎了古战场的“铁马金戈”。对于现代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3)对于学生的“竞争竟识”更有了良好的促进,“不许重分组,下次再打!”就是鲜明的写照。
(4)能够提高学生的投掷和奔跑能力。
(5)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想不参与都是不可能的,稍弱的一方自然的就会把教师推到“挡雪牌”的位置。面对这种“荣幸”是任何人无法抗拒的,参与进去,你会觉得自已成为其中一员,年青了许多。
但在这种“打雪仗”活动在组织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要求体育教师认真把握的。一般最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看好雪的质量。如果室外温度不够低,雪质较湿、胶粘、较重,那么决不能允许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因为这样的雪很易握成“硬团”,这种硬团会对人体柔软部位极易造成伤害。但在气温低的情况下,白雪轻、飘、松软,形不成这种“硬团”,实际上学生是以“扬雪”进行“打雪仗。
(2)一定要画清攻守双方的界线,避免造成攻守双方的身体接触。中立区以一到 一米半为宜,战区以二至三米宽、八至十米长为宜(根据学生人数)。碰到中立区的雪的队可一票定为负队,雪仗打到一定程度就要从“后方”运雪。
(3)战区的人数至少为五至十人(据学生数定)。教师可适当的参与到弱方,既维持了“平衡”,也与学生增进了情感。
体育教学在我国一定的环境下,一定要因时、因地、因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不可能形成“大一统”。只要有身体活动就有受伤的几率,“打雪仗”也可能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组织和发扬。必竟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终生身心健康意识。
通过“打雪仗”这个体育活动,我觉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课程改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锻炼意识,为学生的终生身心健康奠定扎实的基础。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让每个学生们都渴望参与,而且带有一定的目的,努力提高自身体育运动素质。要尽量使学生自己感到运动的乐趣,亲身体会到体育课和体育运动的快乐。这样,学生们才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锻炼身心健康的习惯。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是终生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教学由传统体育转变为快乐体育、健康体育、成功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是迈向终生体育的桥梁与基础,而体育教学又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是让学生能在学生时代就能初步建立和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体育对生命的重要意义,初步养成与掌握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因地制宜,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合理的运用学生在校的时间,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终生与体育为伴,终生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沈砚田.大學体育,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8.
[2] 沈建华.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