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清照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惚之间,我看见一个女子正推开沉重的朱红色大门,向远处奔去。
  她,是李清照。
  作为大户人家的小姐,她身份高贵,本应羞坐于深闺之中。然而,李清照却一刻也待不住,一如《点绛唇·蹴罢秋千》中写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她有时只穿一件薄衫,头发也不好好整理,只插一根金钗,就站在秋千上荡起来,荡得汗水湿透了罗衣才回去。有时嫌房里太闷,她就冲出家门,带上仆人,租一条小船,带一壶小酒,在湖面上一边赏景一边喝酒,酒醉不知方向,还醉醺醺地站起来,激动地用桨拍打水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太不像话了,可她却笑靥如花,活泼可爱。
  她出嫁几年后,金兵入侵。丈夫赵明诚被派去当江宁知府,李清照则逃到安定之地。当她听闻赵明诚在逆贼叛乱时临阵脱逃的消息时,愤怒地起身摇头长叹。赵明诚归家后,李清照对他寡言少语。在夫妻二人逃至乌江时,李清照思绪万千,她皱起眉头,当着丈夫的面坚定地一字一字吟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狠狠地批判了丈夫的懦弱,说着,朝中原的方向望去。谁说女人无权过问家国之事?谁说女人只能顺从丈夫?
  赵明诚因病去世后,李清照渴望有一个安定的家,她爱上了书生张汝舟,并執意嫁给他。不料,张汝舟是个伪君子,他只是为了李清照的钱财而娶她。自己科举考试作弊不以为耻,反以为傲,还对李清照大打出手。李清照无法忍受,冲出家门,誓要休夫。他人曾劝说她,再婚已经不光彩,何况只有男人休妻,哪有女人休夫呢?而且,女子告丈夫,还要坐两年牢的。可李清照并未妥协,她毅然决然走进官府,站了一整天,要求结束自己的婚姻,并大声控诉张汝舟的罪行,她可以坐牢,也可以不要财产,但必须休夫。被押入牢房的那一刻,李清照长叹了一口气。中年的她,敢爱敢恨,勇敢地冲破旧社会婚姻的枷锁。
  晚年时,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只能寄居于他人屋檐之下。此时的她有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闷,又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悲伤。苦闷之中,她欲将所有知识传授于友人的侄女,可女孩却答道:“才藻非女子之事也。”李清照挥一挥衣袖,闭眼长叹,叹女孩的无知,更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可悲社会。可是纵使无人能懂,李清照仍将自己所有的才华向众人展示,告诉他们,女人一样也可以才华横溢!之后的日子里,她身着一袭素衣,连发髻也不编,整日坐在房里,一手捧玉石,一手执毛笔,深深沉醉在玉石的世界中,最终写成了《金石录》。
  李清照,这个活在乱世之中的女子,自由,不受拘束,有着拳拳爱国之心,敢爱敢恨。她饱读诗书,既有女人的感性,又有男人的勇敢。
  她的命途是多舛的,她的才华和学识让她在男权社会中极力追求个人幸福却饱受打击。才华给她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造就了她,让她不断磨练自己,冲破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
  李清照不仅是一个词人,更是一个为女子地位斗争的巾帼英雄。
  蓦然回首,再见那女子,只见她眸子里透露出坚定的神情,宛如一朵从泥潭中挣脱出来,经历过风吹雨打的莲花。
  点评
  本文作者以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为时间轴,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这个不惧淫威、不畏强权、以身作则,乱世中坚持主见、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便跃然纸上,让人不得不被这位女性的洒脱所震撼。
其他文献
2016年,鲁迅逝世80周年。比这干瘪冰冷的数字更值得纪念的是他那刀锋般锐利的文字。不久前的达州小女孩牵手老太过马路事件,将经济高速发展外衣下的人情冷漠、法制缺陷袒露人前,令我们陡然惊觉,几十年来,阿Q们仍活生生地奔走在这片土地上,而你我,也许就是其中的一员……一念及此,再到道德批判的祭坛前凑趣吐口水,莫如重读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剖析,以让我们直面自己灵魂深处那一道道丑陋的疤痕。  一  无论是谁,
期刊
“纳托尔先生,我婶母马上就下楼来,”一位神色泰然的十五岁少女说道,“在她没下来之前,暂且由我来招待您,请多包涵。”  “附近的人,您认识的多吗?”那位侄女问道。看来她认为他俩之间不出声的思想交流进行得够久的了。  “几乎谁也不认识,”弗兰普顿回答说,“四年前我姐姐曾在这里待过。您知道,就住在教区区长府上。她写了几封信,叫我拜访一些人家。”  “这么说,您一点也不知道我婶母家的情况了?”泰然自持的少
期刊
项羽,中国军事史上“实力派”和“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和汉高祖刘邦相比,更多人认为项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的确,项羽出身名门,少有大志,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豪杰,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被迫自刎乌江。究竟是什么,致使壮志难酬、英雄末路?  答案就是现在很时髦的两个字:作秀。项羽太爱作秀了,别人称他是英雄,他就处处
期刊
这本书完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1973年,该书在以色列上市,后来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出版。有趣的是,当它还默默无闻时,竟被北欧某国政府总理推荐给国民来阅读——只不过是作为“戒酒读物”。  从故事的梗概来看,这本书也着实像是一本对酗酒者的“劝导之书”。酗酒的知识分子韦涅季克特要乘坐火车去佩图什基看望他美丽的情人和他的儿子——他刚刚从一个通讯技术管理局安装队队长职位上被撤职,原因是他把队员们的喝酒
期刊
老四的嘴唇出奇的厚,两片加在一起,侧面看去,如同一只紫红紫红的蝴蝶趴在那里。再配上那双久睁不眨的浊眼,呆滞呆滞的。你要是第一次同他相对象,准吹。  不过,他也并不一辈子打光棍,27岁上也就结了婚。猪八戒都有人看得上,自然也有看上他的人。  别看他呆憨,他那厚嘴唇,那呆滞眼,就像一本书,一本写着“老实”二字的书,只要一看,就能读懂。  小孩子爱他的老实。只要他在,他们就跟他恶作剧,给他装狗尾,有时把
期刊
2016年2月11日,杜子建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这两句我特别喜欢,总想再续两句,但恨才华不够,求助网友了!帮忙补两句吧,我送酒。最好的我就送拉菲。”  话说“高手在民间”,短短三天时间转发量已经接近10万,评论超过2.3万,阅读量更是超过三百万,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网友翩竹: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醉里经年少,乍醒华发生。沧浪星野阔,月涌浮骚声。我恨鸿翼轻,难渡天下人
期刊
在我们尚为学校“男女交往不宜过为密切”“男女相处应把握分寸”的行为规范咋舌,认为其太过严苛时,华东交通大学的“暖男条例”让人有点晃眼。但“暖男”未必就是绅士,由条例标榜而出的谦谦君子,又怎能与古时使人如沐春风的真名士等而视之?  那些“贴心”的条例固然使人如临清风,但在如今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士又何必做万事周全、鞍前马后的“暖男”?男女并无本质区别,又何必矫枉过正,对男性过多要求?这一条例显然是时代
期刊
当众人被“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撩拨起续诗的兴致时,有人却嗤之以鼻:“参加接龙的很多人对诗的用韵一窍不通,折射出大众对真正传统文化的不解。在任何时代,真正的诗人都是寂寞的,诗歌都是小众的。”这样的言论使不少网友“诗情酒兴渐阑珊”。  这一观点体现出当今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存在的一大误区:总是端着架子,否认群众基础,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高姿态,充分显示其狭隘性。传统文化的发扬,当有“大足以容众”之胸怀,
期刊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初中时背诵的《木兰辞》依稀在耳畔回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让多少女性为自己重新定位,宣示自己的权利。本以为浩浩荡荡的起义活动会有助于提高女性地位,反观当下,“男女平等”仍败在了“女子不如男”的古训之下。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为男生新增了几条条例——“让女生走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等。我不知该大學是以何种心态列下这几条行为规范的,难道只为了多产生几个“国民暖男”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日,华东交通大学新增加的《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的一侧”,格外受关注。有人直呼做到那样就是暖男了,也有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涉嫌歧视女性……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