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块钱的诚心

来源 :民间文学(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eng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李平正上着班,接到大学同窗张国良的电话,说最近要来小城出差,让李平接待他一下。李平正好有空,就答应张国良到时陪他在小城转转。几天后,张国良准时驾到,简单一收拾,两个人就出发了。张国良点名要去寺庙,问李平有没有。郊区最近新修了一座道观,据说很有讲头儿,李平作为向导,一直把张国良带到目的地。进观之后,张国良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转了一会儿,张国良皱起了眉头,问李平:“怎么没有烧香的地方?”李平伸手一指:“前边拐过弯就有一处。不过,看看也就罢了,你可千万别烧香啊。”张国良不解,李平向他解释:“我之 This day, Li Ping is on the class, received a call from college classmate Zhang Guoliang, said recently to the town on a business trip, so that Li Ping received him. Li Ping was free time, promised Zhang Guoliang to accompany him in the town around. A few days later, Zhang Guoliang arrived on time, easy to clean up, two people on the departure. Zhang Guoliang named went to the temple, asked Li Ping have not. A newly renovated Taoist temple in the suburbs recently, it is said that Li Ping was a guide and always took Zhang Guoliang to his destination. After the progress, Zhang Guoliang here to see, where touch. Turn for a while, Zhang Guoliang frowned and asked Li Ping: ”where there is no burning incense? “ ”Li Ping reach out with one finger: “ before turning corner there is a .However, take a look at it, you can Do not burn incense ah. ”Zhang Guoliang puzzled, Li Ping explained to him: " I am
其他文献
<正> 一般而言,基本的法律文献体现为极其丰富的法律案件汇编,尽管这种汇编最缺乏艺术性。几百本汇编被出版印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汇编问世。到1900年,法律汇编已是如此卷帙浩繁,以至于古巴比伦的犹太圣经或中世纪的圣经与之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可以肯定地说,人们无法从他们所收集的材料之中,得到一个完全或全面的美国生活图景。但是它们还是涉及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州至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赛巧的习俗。大姑娘小媳妇聚集在一起,穿针引线,比赛谁的女红做得好。这一习俗的由来,有个传说。浙江富阳大岩山村有一对方姓兄弟,哥儿俩在同一年各自都
(一)1 94 7年春,怒放的“满山红”覆盖了距黑龙江省宁安县城3里多路的陈家屯的山坡沟壑。清明节刚过,3个自称土改工作队的年轻人住进了村西头的土地庙。他们不去见村长,却专
终于要十七岁了。写下这句话时,突然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是感慨还是悲痛。记得小时候看《十七岁不哭》,觉得十七岁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对那种生活也说不上是憧憬还是惧
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孩,疯狂,自由!她曾说过:进了初中,要努力学习,绝对不“早恋”。付出总有回报,女孩在快班进入了前十名,没有辜负自己和师长。那天她值日,福妹和她去倒垃圾,
一、寡妇妈想找个男人李梅提着不大的旅行袋下了汽车,匆匆赶路。现在已经没人用这种过时的旅行袋了,特别是像李梅这样二十多岁的女大学生。同寝室的女生比着换背包,一个比一
我从一上路,身上就被拴上了一根绳子,绳的这端是我,那端是母亲。我喜欢用自己的四只脚走路,很稳当,也很省力,可母亲却将我的前脚绑住并提起来,告诉我:“这是手,不是脚。”我
教室里停电的那30秒钟,我做了—件错事。那个晚上,我—直忐忑不安。第二天早晨,一进学校,我就浑身颤抖。当我在教室过道里碰到小丽时,我更在哆嗦。“你冷吗?”小丽问。几乎所
当我们用道德要求他人的时候,容易跟着自己内心的道德理想走高,而暂时忘记具体的道德环境,成为“道德单边主义者”    至少在新时期以来,还没哪一位文化人的名声来得有如文怀沙老人这般戏剧性。一个老人,一个跟他同时代的人差不多都已自然谢世的老人,一个被媒体命名为“国学大师”并正享受着如此尊荣的老人,突然之间,遭到公开的、差不多是一边倒的、“很不堪”的道德谴责。    这就是从2月18日李辉先生发表第一篇
●2006年1月13日“人生有着无数的奇迹。”我现在真是越来越相信这句话了。今天下午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的字体和来自远方的邮戳并不是我所熟知的。在惊讶中飞快地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