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几点认识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ean901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延伸,还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责任。它对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 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产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在新时期,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在新形势下,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延伸,还是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责任,它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让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动力作用,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性等等,这些问题的确值得德育工作者进行积极的思索和探讨。
  
  一、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源
  
  中华传统美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最富时代性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是提升青少年道德情操、完美其身心发展、全面促进其素质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1.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能够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的知行能力。
  在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帮助青少年掌握“制天命而用之”的客观规律;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可以进行仁爱教育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质;在个人自身修养问题上,可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进行整合,形成了一套伦理价值体系,可以很好地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与言行的和谐,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针对当前很多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我国传统节日的现状,学校可以紧紧围绕传统节日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集中进行历史文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不仅充分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更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推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不断创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在每一个环节上不断创新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逐渐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育人网络,构建对青少年实施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机系统,能更好地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学校教育方面
  以学校为主阵地,将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育,建立、健全传统美德教育的课程体系与计划,改变枯燥的说教形式,强化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采用全校周会、课堂授课、广播和宣传栏等形式营造氛围,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主题活动,例如举行主题班会、团日、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软笔书法作品展览、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古诗文颂读活动和经典阅读活动等,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家庭教育方面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家庭作为传统美德教育第一课堂的特殊作用。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学校对家庭的指导,使家长形成与学校一致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家长积极参与,对子女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或批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行为准则,改正不良的习气和错误的观念。
  
  3.社会教育方面
  以社区为平台,高度重视社会教育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每年的寒暑假、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或其他特定时间,让青少年走进社区,参加助老敬老、助残扶弱、扫盲扶贫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还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奉献社会和服务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切实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所以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然而,仅靠挖掘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源,创新传统美德教育的形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青少年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切实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效性。
  青少年是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青少年的主动学习、积极实践,其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不断得到巩固与升华,进而内化为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格力量;青少年也在不断自省自律的实践中,将美德意识转化为美德行动,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和自律水平,并将其转化为终身践行的准则。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做到“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达到自我参与、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最终养成正确的自我观、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一起来关心和支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更广阔的蓝天,才能使青少年在蓝天下鲲鹏展翅,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摘要:对在会计实务中发现的差错,根据发现的时间、差错所属的会计期间以及差错的性质分别采用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或追溯调整等方法进行更正处理。  关键词:会计差错 时间 期间 性质 更正    在会计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对发现的差错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方法及时予以更正,更正时要根据发现差错的时间、差错所属的会计期间和差错的性质(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下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是全面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实验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低。为管好、
期刊
摘要:  一、《广告实务》的重要性   1.什么是广告  2. 我国广告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二、如何把握好《广告实务》的教学  1. 广告的构成在教学中主要重点训练学生广告文的写作和广告画的设计  2. 广告的制作是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3. 为《广告实务》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训计划  4. 《广告实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  关键词:广告 实训 教学 实践
期刊
第一步:预习勾划法    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首先在于学生个体对课文的解读。没有个体解读,教师再生动地讲解也无异于生喂硬灌,把专家或教师的个人见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体会,挖掘作品的主题,体会作家的文学功力,与作家进行心灵交汇。  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先把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给学生,包括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有初
期刊
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处,要充满对彼此的爱。爱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教师怎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教师应该用专业知识吸引学生、用宽容心态去容纳学生、用赞美的语言去赏识学生、用朋友身份融入学生、用最佳方式走近学生。    一、用專业知识吸引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喜欢,必须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须知识广博、教学有方、讲解
期刊
摘要:语文本质上来说是艺术、是审美、是生活。通过语文学习的手段,学生与作者可以发生感情上的共鸣。语文能诱发学生的真情,真情能开启学生的智慧。语文可以使学生情志共生,道德情操得以培养和陶冶。  关键词:抓文本特点发挥语文审美功能运用生活实践 塑造健康人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淡泊名利的陶渊明陶醉的大自然。通过文字陶渊明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读者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将不再为物质的得失而苦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教师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道德情感 教育 培养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
期刊
摘要:教师以不同的教育教学观念作指导,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辩证的眼光和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后进生,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局面。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发展 全面 辩证 赏识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后进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漠视、谴责和讽刺;一种是关注、热爱和帮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老
期刊
摘要:如何加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职教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笔者认为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师德修养 思想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培养的多数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学生职业道德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基础教育就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因此从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到当代的教育领导人,都格外重视基础教育。儿童时期既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六年级学生几年来一直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对学校的一切都比较熟悉,年龄上也已经成为了学校的“老大”,有些学生为人做事变得与以前大不一样,出现放纵自己的现象,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给学校、老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