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道德情感教育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教师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道德情感 教育 培养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少自身需要的体验,没有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造成道德情感培养不落实,不能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现象,致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道德情感与道德情感教育及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所謂道德情感是指“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原则感知、理解、评价现实时所产生的一切情绪体验”。品德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来说,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是离不开道德情感的,道德情感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加强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品德的重要条件。休谟曾说过:“没有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只有当下、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产生行动。”加强道德情感教育的作用为:
  
  1.加强情感教育有益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内化为思想政治道德信念,从而利于其外化为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行为。
  
  2.加强情感教育有益于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情感教育比较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强调二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思想交流。为了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的效果,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向多方面的角度进行拓展。
  
  3.加强情感教育有益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面对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状况以及淡化的情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在校的学生实施道德情感教育会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与策略
  
  现阶段道德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的表现为: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及培养。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认识不到学生的主体独立意向。而学生的情感需要如不能满足,就会引起他们消极、失望的情感体验,阻碍自身对教育的接受。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是理论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以至在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缺乏情感的共鸣,缺乏激发学生,情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增强情感教育效能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增强情感教育的针对性,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这里所谓的针对性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根据目前学生的多元化的需要,情感教育也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其合理需要。对于不合理需要,或者批评教育使其主动取消,或者教育说服使其放弃。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性学习。2.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以境育情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3.发挥和谐师生关系的道德情感教育功能,以情育情,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个性,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以情育情,也叫做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是以情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教师要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
  4.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和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以美育情。美育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特殊作用,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
  5.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中生的道德情感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他们的道德情感往往会流露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表现出容易冲动、难于自制等特点,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其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当今社会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单纯,生理和心理逐步趋于成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是单纯地说服教育往往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教师应该从情感上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呵护他们。因此。运用情感教育的手段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初中化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内容非常庞杂,需记忆的化学符号、概念、原理等特别多,若在复习中对所有知识都靠死记硬背,肯定收效甚微。如果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部分的复习也死记硬背的话,不仅不易巩固掌握而且还会记混,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时,再做一些实验可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    一、复习可再次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于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在复习中教师可帮助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对比、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熟悉的修辞和论证手法“五比”——比喻、比拟、排比、对比、类比为工具,引导学生掌握为高考作文增光添彩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五比” 比喻 比拟 排比 对比 类比    一些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比、类比,用到高考作文中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以下就谈谈如何使用这“五比”。希望对同学们的高考作文有帮助。    一、比喻    修辞上,比喻是用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给另一
期刊
文综高考以能力考察为重点,侧重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对知识的再认和再现)、理解(分析、比较、判断)和运用(迁移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说明社会问题)的能力,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分层级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对知识的识记是基础,在识记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加以运用,在运用知识分析的过程中还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重组、整
期刊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仅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谈一些粗
期刊
摘要:对在会计实务中发现的差错,根据发现的时间、差错所属的会计期间以及差错的性质分别采用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或追溯调整等方法进行更正处理。  关键词:会计差错 时间 期间 性质 更正    在会计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对发现的差错要按照有关规定和方法及时予以更正,更正时要根据发现差错的时间、差错所属的会计期间和差错的性质(重大差错还是非重大差错),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下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是全面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实验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理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高低。为管好、
期刊
摘要:  一、《广告实务》的重要性   1.什么是广告  2. 我国广告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二、如何把握好《广告实务》的教学  1. 广告的构成在教学中主要重点训练学生广告文的写作和广告画的设计  2. 广告的制作是广告理论与广告实践的具体反映和体现  3. 为《广告实务》教学创造更多的实训计划  4. 《广告实务》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  关键词:广告 实训 教学 实践
期刊
第一步:预习勾划法    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首先在于学生个体对课文的解读。没有个体解读,教师再生动地讲解也无异于生喂硬灌,把专家或教师的个人见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在于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体会,挖掘作品的主题,体会作家的文学功力,与作家进行心灵交汇。  在学生预习之前,教师先把相关的文学常识介绍给学生,包括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家的写作风格有初
期刊
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处,要充满对彼此的爱。爱是人间最美好的语言。教师怎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教师应该用专业知识吸引学生、用宽容心态去容纳学生、用赞美的语言去赏识学生、用朋友身份融入学生、用最佳方式走近学生。    一、用專业知识吸引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喜欢,必须要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须知识广博、教学有方、讲解
期刊
摘要:语文本质上来说是艺术、是审美、是生活。通过语文学习的手段,学生与作者可以发生感情上的共鸣。语文能诱发学生的真情,真情能开启学生的智慧。语文可以使学生情志共生,道德情操得以培养和陶冶。  关键词:抓文本特点发挥语文审美功能运用生活实践 塑造健康人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淡泊名利的陶渊明陶醉的大自然。通过文字陶渊明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读者受到这种思想的熏陶,将不再为物质的得失而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