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与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提出后,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教育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要求。特别是对小学班主任来说,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应该充分体现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因此,笔者尝试提出德育教育的创新论点——隐性德育教育。
  【关键词】隐性德育教育  班主任  小学  专业化发展
  一、德育创新下的隐性德育教育
  德育创新就是要在原有显性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以满足当前环境下小学教学中对德育教育的要求。隐性德育教育,是在显性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它具有潜在的多样性、可持续性、依赖性、快乐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基本特征。在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中,隐性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关键内容。将隐性德育思想渗透到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可以实现对小学生心理特征的解读,是助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符合现代教育对于班主任素质的要求。要在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渗透隐性德育教育的思想,必须处理好显性德育教育与隐性的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不仅要创造和强化自身德育教育的隐性思想,而且要运用理性的非权力因素,在课堂管理中渗透隐性德育教育思想,提高隐性德育的有效性。
  二、隐性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受到年龄限制,小学生处于青春期,身理心理发育仍然不成熟。这一时期,他们的个性和思想是非常叛逆的。 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只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思想,有效运用隐性德育教育的方式,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和行为。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理想。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同时,在小学阶段的隐性德育教育,能够较好的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综合素质
  在传统小学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班主任更加重视对小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育也被纳入了小学课堂教学。但与显性德育教育不同,隐性德育教育没有固定的形式,它存在于其他媒介中。它的存在具有隐蔽性,而且很容易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这种隐性德育的特点对小学班主任的个人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隐性德育的实施者,班主任不但要学习海量的隐性德育知识,也有能力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系统地向学生传递隐性德育知识。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开展隐性德育教育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班主任得到很好的專业化发展。
  (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作为一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肩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从隐性德育教育的具体特征来看,班主任应具备与隐性德育相匹配的相关特征,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真情实感是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最佳途径,也只有通过真切的情感表达,班主任才能达到提高自身、培养学生的目的。班主任在开展隐性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自身的价值,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发挥隐性德育的媒介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教学能力。同时,对于促进班主任智慧的提升以及教育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三)优化班级管理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的爱心和尊重。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要善于听取学生的言论,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这一偏差导致了教师将教学的目的理解为仅仅是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班主任强调“智育”的力度要远远强于“德育”。这就好比在一处根基不稳的地面盖楼,就算上层建筑再高也只是空中楼阁,禁不起风雨侵蚀。所以,在当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改变对学生的定位,把德育教育摆在优先位置,运用显性德育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创新意识,让隐性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日常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这也是对现代教育环境下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要求。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对于小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其中,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的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积极提高自身德育水平和道德修养,结合隐性和显性两种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全面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让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罗茜.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
  【2】张清玮.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隐性德育思想作用分析【J】.新课程(中),2016(05)
  【3】赵萍兰.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J】.新校园(中旬),2015(05)
  【4】郭婉岚.试探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责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社会的有序运行和个人的健康发展。目前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原因除学生自身之外,还来自于社会和学校教育环境。本文通过对青年学生责任缺
作文教学是门艺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Composition
【摘 要】  初中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阶段,是孩子生理发育的开始阶段,是心理成长的重要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环节。初中班主任要和家长构建起互相联系、互相协作的良好伙伴关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交织,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家长和初中班主任不能同时监管孩子,在交流处理问题上难免有分歧,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长明确自己的位置,谈话交流方式要注重平和,要形成互相尊重的习惯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微时代”,如:微博、微电影、微课、微写作等。其中微写作被逐渐应用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由于微写作对文字的精炼度与文章结构的严密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学生的思维、阅读与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目前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利用其优势改善并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部编版教材走进课堂,让很多教师重新审视初中语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从课标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处在重要地位,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写作。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常常采用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趣明目标  多年教学经验告诉笔者:学生明白知识的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比较热点的研究话题,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曾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笔者在基于前人的基础上,针对该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融入情境的引导策略做了些许探究。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理解事物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学习写作的第一个步骤。智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泉就是观察,它对于我们去理解和探索事物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人们能够有计划地进行听、看、闻、尝、思考等活动,就是一个人观察能力的体现。虽然小学
爱因斯坦认为成功等于艰苦的劳动加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三者之中,艰苦劳动,即“勤”是首要条件。西方有句名言叫“天才出于勤奋”,中国也有“勤能补拙”的古语。成功成材都离不开“勤”,当然写一手好作文也离不开“勤”。  一、勤读书。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也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与作文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读书与
图标是一种介于实物图像和抽象符号之间,用于指代事物的图形、标志、符号。图标适时介入游戏,可以通过图标它本身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吸引幼儿,成为幼儿游戏的好帮手,既能避免教师空洞的说教,又能随时随地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玩法及思路等,可谓一举多得。  一、图标,区分幼儿游戏场地的好帮手  游戏场地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载体,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利用图标划分游戏场地,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