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曲老调赋新词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zhu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一再强调:凡是教师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和教学工作。确实,当一名教师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身为班主任更需要在语言修养方面下功夫。苦口婆心地激励同学们为最初的梦想而奋斗需要语言;孜孜不倦地教导调皮生要收回游离在学习海洋外的心思需要语言;时时处处耐心处理学生间发生的突发情况还是需要语言;费尽心思告诫学生不为班级抹黑依然需要语言……处在这样复杂丰富的“说话”环境中,班主任常常需重复他们的话语工作,需要处理同样的常规问题。如果此时班主任的语言还是曾经那些陈词滥调,还是他从进入学堂起就挺够了的言辞。那么,学生势必会产生听觉疲劳,以致形成“说者拳拳,听者昏昏”的尴尬局面。让班主任的语言充满活力和生命力,魅力,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做过以下方面的尝试探讨。
  一、理论包裹,教育语言科学化
  班主任与学生常常一处就是一年甚至更久,这样的“零距离”接触,再优秀的班主任也会让学生產生“审美疲劳”甚至两看相厌。班主任一再重复的、泛泛而谈的话,他可能不会再认真听了,不会再全盘信了。于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如果采用浓缩智慧、浓缩精华的典型教育理论来指导说话,便能使教育语言精炼简洁,且充满科学力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无限的快乐享受和持久的激励成效。
  我所管理的班级是理科班,大部分男生数理化的学习兴趣浓厚,善于思考,逻辑推理能力强。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严重不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英语和语文应该是文科生的特长。长此以往,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其中,夏同学尤为突出,他的数理化常常是班级数一数二,而英语上70分都为难了他。此时,如果只是采用一贯的教导,“不要偏科,要全面发展”,可能还是如以前一样,三分钟热度后,英语学习的热情还是会慢慢冷却。我引用了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短板效应”(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让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偏科的危害性,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动力,比起说教效果确实是云泥之别。
  此外,当学生自私,眼里只有自己的时候,我会用“零和游戏”(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比如对弈)教导他们,“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以此让学生明白,在一个大家庭理要突破自私,同学之间学习需要互助与互利。当同学缺乏目标或目标较多,顾此失彼时,我会告诉他们“手表定理”(一块表,不准,我们也知道时间。两块表,我们就在时间问题上茫然了)所以,我们学习生活的目标要专一,标准要统一,总体要协调……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说话,来修饰语言便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获得了科学指引的力量。
  二、诗句装点,教育语言诗意化
  班主任在布置要求或进行总结时常常会采用“一、二、三”条款式的形式,语言也是硬邦邦的同样几句话。这样的语言,显得空洞、干瘪、缺乏韵味。其实,中学生的年龄恰是诗歌的年龄,借助诗歌是走入学生的心灵的捷径之一。
  高中阶段,异性交往“过密”问题往往让班主任头疼,无从下手。当班主任因为男女学生交往“过密”,有“早恋”苗头而严厉批评学生“早恋”,甚至“棒打鸳鸯”时,学生通常会下意识地产生逆反心理,抵抗情绪,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班主任信任度骤减的后果。由于这种负面效应的产生,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常常会处于尴尬状态,甚至会失败。曾经我用舒婷的《致橡树》很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永恒爱情的教育,效果较好。
  我认真地为同学们讲述了这首诗的理解,并告诉他们,红颜易老,青春难留,而高贵的灵魂、内在的美质却会在岁月的流逝中永驻,就像酒,藏之愈久,味之弥醇,因而诗人的爱情也得以超越时光,超越外在的美丽。所以,若你渴望赢得永恒的爱情,就要趁大好的青春年华用知识武装自己,容颜易老。因为你内在的品质可以无视岁月对容貌的侵蚀,它可能与魔鬼身材、轻盈体态相差甚远,但高尚品位只会随着时间的积淀,闪现更耀眼的光辉,这样之于你获得天地可鉴、矢志无悔的真情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你的爱情将如泡沫一样短暂即逝。在教授《湘夫人》时,通过“帝子”“公子”等称呼,诠释真正的爱情,是灵魂之间的平等,是彼此的尊重。低到尘埃的爱情,从来不会永恒。
  也曾用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对女生进行美的教育,告诉她们,那些人到中年,仍然婉约有致、内涵丰富的女子,就像宽阔平稳的江河。虽然色彩淡了,可积淀多了,韵味足了,她的每一条波纹,每一句言语,都让人心醉。
  也曾用……
  语言新颖,班主任得“为曲老调赋新词”“老酒换新瓶”。“老生常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班主任的“嘴勤”。的确,每次出现同样的问题,班主任常避免不了会老生常谈、苦口婆心,语言陈词滥调,枯燥乏味。最后学生甚至会背老师接下来说的话,你说上一句,他会帮你接下一句。在大力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班主任应该更加积极地动起来,标新立异,老曲走新路。科学化、诗意化的教育语言不仅使常规教育深入扎实,出奇致胜;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爱好,让学生听得进、记得牢。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说:“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我们要力求永远让教育的语言保持新颖性就要,有活水源头来。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是改进数学教育方法、全面提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认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新课改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中数学教学
期刊
高尔基曾经说过: “快乐,是人生最伟大的事!”体育课是提高学生童年快乐的重要参与方式,如果我们能把快乐元素融入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参与进课堂教学和技巧中,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孩子们逐步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指的是让学生获得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参与、了解、熟知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小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创造
期刊
摘要:常规教学应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以及学生的实情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践行中灵活运用。常规教学不仅是增強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的可行性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潜能的有效性手段,同时,也是服务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手段。  关键词:常规;有效;教学  一、在常规教学中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的认识  1.常规教学重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常规教学不仅有利于促进体
期刊
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运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教学,把概念、定理直接“抛”给学生,这样虽然看似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却会使学生在学习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摆脱这一困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再创造”教学方法。  一、利用“再创造”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
期刊
摘要:2011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现阶段高中生的学习几乎都放在高考科目备考上,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本文将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意识 培养 能力  一、信息意识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
期刊
口语交际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我说你听,你说我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双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口语交际的目的是交流沟通。良好的口语交际不仅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校讲学要促进学生思维,要有丰富的趣味性,要将被动变主动,要有多样的数学角度,要让学生自由发挥,有广阔的空间去想象. 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必须仔细专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问题,有效增强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大胆想象,并进行多角度反思。使学生数学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
期刊
一、小组评价的具体内涵  所谓小组评价是指将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看作一个整体,在关注整个小组成绩的基础上,对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均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优势是较之传统的评价方式范围更小,对成员的关注度更精准,更高。小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个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在合作、关心和团结的态势下去获得更多的竞争力。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小组评价能够促进团队中成员的有效合作。  二、小组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期刊
一、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素养的诠释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涵盖面较广,以获取、评估、利用信息为特征,传统与现代文化素养相结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基于思想意识、文化积淀
期刊
目前高考命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而高考复习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再重复讲一次旧知识,学生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因此复习方式的选择很重要,其中很有效的一种就是利用概念图,我通过多年尝试,在很多章节知识的复习中,将概念图引入高考复习过程,收到了一定成效。  概念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等人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