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初中语文教学过程的类别多种多样,侧重点之一是语文阅读。针对目前的形势,教师应通过仔细深入探究阅读知识,构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抓住阅读的要领,找出精髓,学好语文阅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 教师作用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人们的成长发展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要想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就要有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提高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到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指引学生向梦想起航,有勇气直面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道理。例如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在等待理发空余都要阅读;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写日记,把每天发生的事情都记录下来,还喜欢搜集名言警句,后来整日与书为伴,广泛地阅读书籍,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写出流芳百世的佳作。可以说,好的习惯成就人生。
  我在教授《肖邦故园》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备课时就做了充足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古今中外那么多的音乐家当中,你们最喜欢谁呢?可不可以讲一讲关于他的故事呢?”学生或多或少都对音乐家有些了解,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到最高点的时候,我再开始讲课,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什么,让他们说说对肖邦的了解和看法,使学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这样学生就会静下心细细地阅读,看看作者笔下的肖邦与自己所认识的那个肖邦有哪些不同,让学生感受肖邦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惊羡的音乐创作才能,或许有的学生还会沉醉于作者强大的语言驾驭能力。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不曾见过的世界,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到很多的人生哲理。
  二、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学会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成果,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比如可以开展每日妙言佳句摘录、介绍一本好书、剪报比赛、讲故事、诗朗诵、读后感交流会等活动,在教室的一角设置“我的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对课外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在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下依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爱好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学习。并且认识到这种方式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但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检查督促,课外阅读就很可能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甚至可能不予完成。所以,对于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读的任务的同时必须动笔,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不仅是学生愿意的,而且是老师喜欢的,将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课堂教学氛围好,学生就会很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课堂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地方,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亲自实践,体会出其中的深奥含义,这是老师教不来的。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众人拾柴火焰高,多人的智慧是一个人的智慧所不能及的,所以需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课堂需要好的氛围,需要学生提问题,但是不能一味地放纵课堂的活跃,太过于活跃,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是万万不可的,却是经常出现的,老师以为学生在学习,其实学生早就遨游在九霄云外了。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将学生及时拉回到语文课堂上。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向老师提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带着提示找答案。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读文章,还要多问问题,不理解问题,否则会给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老师要收集学生的问题,找出典型的问题,然后作出统一的讲解。让学生亲自阅读思考之后,再听老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就会有自己的灵感,拓宽自己的思路,更简单地解决问题。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足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沉浸在语文阅读的海洋里,真正对阅读感兴趣,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佟士凡.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课文静止、平面的语言及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难以领悟、体会。因此,教师需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进行美的教育,捡起曾丢失的那块宝石。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方法,达到正确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目的。本文从阅读教学存在问题谈起,着重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自主阅读 阅读方法 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
摘 要: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思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应用策略  所谓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性地发现问题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要简明,有的放矢;教学内容要简约,学会取舍;教学环节要简化,整合有效;教学方法要简便,追求高效。文章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 优化策略  在新课改的热潮中,语文老师真的应该沉下心来思考,语文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打造简约而又高效的课堂,也许不那么唯美,但学生收获颇丰。  一、
新年了,不允许放鞭炮,我们就自己画一串吧!  1.用大号笔,以中锋画出半圆,下层颜色要比上层略黄。  2.先画出一条弯弯的线,再画很多很多小圆圈。  3.每一个小鞭炮,都要畫出来。  4.等墨汁干了,给鞭炮们上色。再添两个茶杯,最后题款。
期刊
摘 要: 适当地应用情感态度的教育方式可以为学生全面人格的形成提供帮助。本文主要分析了情感态度教学的作用,提出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及注重自身人格的养成等方式更好地实施情感态度教学。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  1.引言  新一代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培养学生的价值
摘 要: 文章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的环节,抓好了朗读,就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特别重视。无论哪个学段都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