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窗外看着崐

来源 :小读者·阅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边流浪的家猫


  火车站内,人声鼎沸,压盖着阵阵呜鸣声。刚下火车的芚轻轻放下背包,坐在吧台高悬的座椅上向落地窗外凝视。他望着白桦树上出现的白色身影,轻盈的绒毛呈现出洁白与晶莹。芚呆住了,回神再寻找,白色身影早已藏进灌木深处。
  灌木中的那个白色身影令他回想起了崐。
  崐是一只流浪的家猫。崐这名字是芚从镌刻在白猫胸前的胸牌上看见的。
  从前它被人宠爱时,洁白绒毛不沾一点污渍。白雪为它遮掩,它仿佛活泼的精灵,在寂静的冬日,带来生机。
  可崐毕竟是猫,在人们眼中,无非是家猫与流浪猫之分。脏兮兮必定流浪,洁白也不一定安定,这是猫不公的法则。但洁白的它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沦落到翻垃圾的地步。主人搬家时丢弃了它。
  如今的它,吃什么垃圾都不眨眼,墙角就是它的窝。几年内,不知吃了多少垃圾,受了多少恶骂。
  遇见芚是偶然。那天,当雨点洒落大地,伴随着巨风发出阵阵轰响。随着雨愈来愈大,墙角积起了雨水,早已成为了“落汤猫”的崐无助地跑着,“喵呜喵呜”的叫声连连不断。芚刚刚回家,走向阳台开始收衣服。突然,他的手停住了——栅栏边角里有只小白猫,因为全身湿漉漉的,毛都贴上身,更显得弱小、无助。芚不忍心,冒着风雨想带它进屋。但没想到自己的接近会令它跳过栅栏,疯了般地向不远处的灌木钻去。伴随着喵呜声消失在远方……

窗外的崐,窗内的芚


  次日,芚有事晚归,站在窗台上眺望这座热闹而又寂静的城市。阴暗里忽然传来了喵呜声。芚细细一看,竟是那只小猫。大风吹过,它瑟瑟发抖起来。芚不忍心,跑下楼,把一个油红的桃轻轻放下。崐立即扑上前,叼起桃,仍藏在边角发出“喵呜”声,不是害怕也不是防备。
  这种僵持仍在,但崐告别了垃圾,也告别了恶骂。芚吃的,总会分一半给崐。
  別人都不敢接近崐,怕传染什么疾病。可芚不怕,他蹲下身,此时,崐越缩越小,“喵呜”声越来越大。芚轻声说:“饿了吧?煎饼给你。”可崐却不买账。芚想收留崐,但每次崐都缩在墙角,既不离去,也不愿进屋,那门是它设立的边界。
  无奈下,芚只好趴在窗内,向外望着崐,崐正卧在芚做的小棚内望着他。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芚总在窗内向窗外眺望,一个楼上一个楼下。
  几天后,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在崐面前。“你这只脏猫!竟敢闯到这里!”房东说着,提起崐准备向外抛去。芚立即奔下楼,大喊着:“放开那只猫!”
  “这是你的?怎么这么脏?”房东问。
  “放开那只猫!”芚颤抖着,却仍用坚毅的眼神瞪住房东。
  “既然是你的,就看好它,这么脏!传染了病毒怎么办?”房东放开了崐,可崐逃命般地向外逃去,不知去处。从那以后,芚始终期盼着崐的归来。

透过车窗想着崐


  几日,芚未能等到崐的归来。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芚最终背起背包,离开了温馨的小屋,继续向外闯荡。离开的最后一刻,他透过堆积层层白雪的“雪窗”向外望了望。忽然,灌木深处闪出一个白色的身影,并伴随着几声猫叫。芚开窗寻找,却不见任何踪迹。
  透过车窗,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芚向窗外凝望。眼看就要离开这座城市,芚有些不舍。最不舍的是崐,舍不得与它相伴的时光,舍不得在窗边互相眺望,更舍不得崐的突然离去,可他坚信,崐依然幸福。
  愿崐在喧嚣的城市中,能找到一个好心人。
其他文献
“请让我独处”年轮蛋糕的味道和它的外形一样让人愉悦,小如意吃了一整块蛋糕后,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她没有太多时间回味蛋糕的滋味,因为很快,周围的一切便开始迅速“变大”,这种视觉落差让她一时感觉晕乎乎的。  当然,不是其他东西变大了,而是她在缩小!  不到一分钟,小如意便成了微型人。她站在掌柜手心里,发现掌柜的手简直大得像一片篮球场!  掌柜把小如意送到桌上,在她面前的八音盒,如同一座高耸的大楼。
期刊
“UCDA……熊……去……氧……胆……酸。”医生把一个小玻璃瓶举到灯光下,晃动着里面深绿色的液体。这种液体十分浓稠,粘在玻璃瓶的四壁上。“这就是我们从熊身上挤的奶。液体黄金。”他咧嘴一笑,露出了那颗金牙,“来看看熊胆汁。”  我把扫帚靠在墙上,擦掉额头的汗珠。我今天早早就起了床,等着天一放亮,阿桑打开红色的大门。在医生到来前,我已经清除了笼子下面的污物,还打扫了院子。  我扫了一眼他手中的小瓶,说
期刊
我们向十一点钟方向看去,阴森森的恐怖感袭来——一片巨大的阴影如魔如怪,像是阳光下的一片乌云在海中移动。黑夜当然没有太阳,阴影更不是乌云。  它潜在距海面一两米处,忽而如丘,忽而如席,看不清头尾,没鼻子没眼,这里那里还闪着荧荧的绿光,没波没浪,悄无声息,只是缓缓向前……然而,不仅海蛇乱了套,飞快地退出舞台,飞鱼也惊恐万状……  南海的水明净,依稀看到无数的小鱼正在打圈、结阵——千万年的生存策略,弱小
期刊
女巫温妮和黑猫威尔伯正在飞越一座高山。温妮低头一看,发现了一座城堡。  “威尔伯,那儿有座漂亮的城堡。”温妮说,“我们下去瞧瞧吧。”  温妮和威尔伯降落在高高的瞭望塔顶。  “看!”温妮感叹道,“今天这儿有特殊的比赛。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吧!不过,我们得先穿得像模像样。”温妮挥动她的魔法棒,大喊一声:“阿布拉卡达布拉!”  温妮一下子穿上了侍女的衣服,而威尔伯变成了一个穿着闪亮盔甲的小骑士。  第一场
期刊
画家顾闳中  顾闳中出生于江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院的侍诏。史书记载,顾闳中擅于画人物、仕女,还给南唐后主李煜画过肖像。他的用笔圆融而有力,线条流畅,画面颜色浓丽鲜艳,尤其是对人物神态、情绪的描绘十分精准,惟妙惟肖。谁是韩熙载  韩熙载出生在动乱频发的唐朝末年。韩熙载的家庭世代为官,后唐同光四年(926年),韩熙载考中了进士,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就在这一年,他的父亲韩光嗣因为上司的抗命行为,受到牵
期刊
一直以来,我都不理解勇敢是什么。我总觉得勇敢是一种逞强。但后来,我懂得了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在害怕时仍能鼓足勇气,去战胜难题。  那是在二年级的暑假,爸爸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让我去练练胆。  一到泳池边,我就感到十分害怕,这里的水又深又凉,万一着凉了可怎么办?万一呛到肚子里怎么办?我越想越担心,手心里直冒汗。站在一旁的妈妈着急了,大声说:“加油,你是最棒的,一定可以成功的。”我听了,便鼓足勇气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学生都写过,并且还将多次写“家乡作文”。  虽说很多人就生活在家乡,每天都與家乡朝夕相处,但在写家乡的时候,大家却好像忽然失忆了:家乡不再熟悉,而是变成了一个“陌生人”;我们对家乡一无所知,因此无从下笔。这种奇怪的现象使“家乡作文”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我们的“作文医生”在诊病之后,开出了“诊断书”——  症状一:四季症  病情摘要:从四季入手写家乡,写的其实是四季,比如
期刊
今天,我又拿出好久不玩的套娃,玩了起来。这是爸爸妈妈在我3岁那年去武夷山旅游时捎回来的纪念品。  套娃共有5个,是用木头制成的,主色调是红色。每个套娃都近似纺锤形,就像两个铃铛拼合在一块儿。最大的套娃高约12厘米,最小的呢,只是高约两厘米的“小不点儿”。如果把它們从高到低排成一队,俨然是模样俊美,长相又极为相似的姐妹花呢。  细细看来,你会发现最大的那个套娃描画得也是最为精美的。这个套娃上描画着一
期刊
我是一棵冬天的树。  当寒风卷起飞雪时,  我就已明白,  寒冷的考验已然来临。  棕黑的皮肤早已开裂,  细细的雪花积在上面,  浸润着一丝彻骨的寒意。  狰狞的枝干不屈地伸向灰蒙的天,  仿佛在抵抗着这季节带来的严寒。  我在严寒里煎熬思绪,  却挣开了寒冬的枷锁,  我在思念谁?  我也不知道。  我在思念那只黄色的小鸟,  它曾在我头顶婉转唱歌。  不知它是否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巢?  我在思
期刊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的这句诗真实地道出了创作灵感的特点及重要性。  对文人墨客来说,创作灵感的确如雨后的第一缕阳光,初春的第一声惊雷,弥足珍贵。因此,古代的文人墨客无不绞尽脑汁地捕捉灵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成癖,有“诗魔”之称,一生创作诗歌近3000首。白居易平时捕捉灵感有一个妙法:随时随地把灵感装进陶罐里。  白居易的书房中有很多陶罐,陶罐上面都分门别类地贴有标签。创作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