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进行护理,从社区、个人及医院方面开展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可使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和胰岛素使用方法,改善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应用 糖尿病护理 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99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248-01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该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代谢异常引起,属于代谢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多食、多尿、多饮等,高血糖是该疾病的典型症状。糖尿病目前并无治愈方法,应通过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掌握并发症预防方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服务,探讨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48例,女152例,最小年龄38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4.2±3.6)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2年,平均病程(6.4±1.5)年。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0例与对照组200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病程以及年龄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方式进行护理,在社区及医院定期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护理内容如下。
  (1)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对病情影响较大,因此,应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1]。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蛋白质、糖分以及脂肪,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蛋类及肉类食品。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量,避免进食奶油、果脯、蜂蜜等糖分较多的食品,少吃杨梅、菠萝及雪梨,避免进食香蕉、苹果及龙眼等糖分较高的水果。每天的盐分摄入量应控制在6g之内,避免进食腌制、酸辣、油炸及辛辣食品,以免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禁止饮酒,对于吸烟患者,应规劝患者戒烟,以免导致血管、呼吸系统级肝脏受损,提高胰岛素抵抗程度,影响治疗。
  (2)运动指导: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疾病治疗情况、身体状态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适量运动。可选择散步、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身体机能。但应注意合理运动,避免患者过度疲劳,避免剧烈运动。若患者存在糖尿病急性代谢、血糖明显降低或高血糖严重等情况,应避免运动。
  (3)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发病机制以及血糖监测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说明降糖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预防并发症发生。
  (4)用药指导: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胰岛素治疗,可检测患者的血糖变化,选择合适的胰岛素注射时间,并测定患者脂肪含量,选择适宜的进针角度,向患者说明坚持治疗的重要性,确保胰岛素治疗效果[2]。通过正确的示范,使患者掌握胰岛素使用方法和血糖检测方法,说明治疗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达标情况。
  1.4 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糖尿病发病逐年递增。很多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较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容易引起脑血管、肾脏以及神经系统病变情况发生,影响治疗效果。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从情感、精神、生理及心理生基于患者优质服务,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护理记录工作,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肝功、血脂、尿常规等指标变化情况,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帮助患者预约门诊管理时间,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运动计划及年检计划,及时提醒患者回院检测。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达标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说明人性化服务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尹凤英.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0(21):138-139
  [2] 鲍凌艳.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妇儿健康,2011,12(06):124-1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对唤醒麻醉下切除脑功能区肿瘤时唤醒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功能区肿瘤患者75例按照收治时间分组。其中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唤醒期细节护理。对比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产褥期抑郁症的效果,为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方法:将于本院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n=50),分别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产前、产后1周及2周的抑郁情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在产后2周内调查产妇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后1周及2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内产褥期抑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创伤致呼吸困难的急救与护理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胸部创伤致呼吸困难患者病例进行抽样,对84例胸部创伤致呼吸困难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院前急救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胸部创伤致呼吸困难患者经过院前急救与临床护理,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4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2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发生压疮、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陈旧性椎体骨折后凸畸形矫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间收治的15例行陈旧性椎体骨折后凸畸形矫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通过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进行随访,发现无截瘫患者,患者大小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妊高症产妇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24例孕妇自然分娩12例,剖宫产8例,助产4例。仅1例出现宫内窘迫,1例早产。无围生儿死亡和低出生体重儿情况发生。产妇1例产后出血。无产后子痫和母婴死亡情况发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观察 护理  Doi:10.396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抽样选取、分组治疗、疗效对比的方法,对所抽取的400名进行过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分组护理。通过对之前旧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利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反应,找到了对患者更加合适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并验证出改进疗效十分明显。  关键词:心胸外科 深静脉置管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392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产道血肿是指产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皮下或黏膜下有或无活动性出血的包块。以外阴,阴道常见,如果后穹隆撕裂或子宫颈深度裂伤向上延伸可造成盆隔以上子宫旁组织及阔韧带内血肿,造成产妇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会阴周围血运丰富,包块如为活动性出血,则越来越大,表现为相应的压迫症状,病人主诉阴道及肛周坠胀,继续出血则出现休克,且易并发感染,产后出血等情况,导致产妇二次进入产房处理,造成心理紧张恐惧,增加病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使用中医护理,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辩证护理、针灸护理等方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经过中医护理,参与本次研究的3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20例效果显著,11例护理有效,5例护理无效。对于未彻底治愈患者,也基本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很大改善。  结论:在良好的基本护理基础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扩大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的需求[1]。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总结经验。  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彰显了护理管理水平。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