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建和谐的班级,能够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活动氛围,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 有助于塑造学生阳光的性格、积极的心态。能够促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能够健全学生良好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道德的引领者,心灵的塑者。如何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创建和谐的班级,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以和谐的班级塑造和谐的“人”,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班主任的工作核心。
【关键词】 和谐 班级 健康 人格 “四个一” “三种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的维护者”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班主任,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之不解努力的奋斗目标。在和谐班级的建设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方法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要有“四个一”,为和谐班级的创建打好基础。
1.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烦躁;同学交往上的自私、嫉妒;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甚至态度消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学生的情况。要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区别不同的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2.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
宽容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灿烂的笑容。班主任对学生要做到宽容和理解,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冷处理,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冲动。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先听听他们的申诉,把“为什么?”变成“你觉得这么做好吗?”不仅要帮他们发现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3.要有一条畅通有力的渠道。
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的渠道。许多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办法,比如值日班长汇报,班干部工作会,周记本等。要让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当然也还是源于对老师的信任。我采取的是悄悄话小纸条的方式,学生可以不写姓名,把自己或同学的烦恼或困惑写上去。这个方式很有效,常常能从学生中发现到一些很普遍的心理困惑。
4.要有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
班级环境主要是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班级“软环境”就象空气一样,它对学生的影响时刻相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具有“三种力”,为和谐班级的创建寻找途径。
1.榜样引领,促班级凝聚力。
要在班级中树立学习榜样,让积极、阳光的学生影响和带动全体。使班级富有生机和活力,增强凝聚力。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并通过各类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在班级中孕育出团结友爱的风气。
2.争创佳绩,增强班级吸引力。
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多体现在班级给学生的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中。要不断提出新的共同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上进。
3.爱护学生,增强班级的亲和力。
营造班级的“亲情”氛围,爱护每个学生,班级环境和谐,发展才有力量。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思想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良,于是遭遇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乃至打骂。此时学生,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行为发泄,以示抗争。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进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这是班主任司空见惯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班主任要注重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个宽松而有磁力的环境。
【关键词】 和谐 班级 健康 人格 “四个一” “三种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的维护者”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班主任,如何以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之不解努力的奋斗目标。在和谐班级的建设中,把握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方法的运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要有“四个一”,为和谐班级的创建打好基础。
1.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生心理素质脆弱,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烦躁;同学交往上的自私、嫉妒;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甚至态度消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学生的情况。要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区别不同的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2.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爱心。
宽容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灿烂的笑容。班主任对学生要做到宽容和理解,遇到突发事件要学会冷处理,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冲动。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先听听他们的申诉,把“为什么?”变成“你觉得这么做好吗?”不仅要帮他们发现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
3.要有一条畅通有力的渠道。
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及时了解学生动态的渠道。许多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办法,比如值日班长汇报,班干部工作会,周记本等。要让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当然也还是源于对老师的信任。我采取的是悄悄话小纸条的方式,学生可以不写姓名,把自己或同学的烦恼或困惑写上去。这个方式很有效,常常能从学生中发现到一些很普遍的心理困惑。
4.要有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
班级环境主要是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班级“软环境”就象空气一样,它对学生的影响时刻相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可以说教师组织下的每一个教育环节,教师对学校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教师无意识下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构成一种环境,它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具有“三种力”,为和谐班级的创建寻找途径。
1.榜样引领,促班级凝聚力。
要在班级中树立学习榜样,让积极、阳光的学生影响和带动全体。使班级富有生机和活力,增强凝聚力。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并通过各类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班干部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在班级中孕育出团结友爱的风气。
2.争创佳绩,增强班级吸引力。
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多体现在班级给学生的安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中。要不断提出新的共同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上进。
3.爱护学生,增强班级的亲和力。
营造班级的“亲情”氛围,爱护每个学生,班级环境和谐,发展才有力量。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思想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良,于是遭遇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乃至打骂。此时学生,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行为发泄,以示抗争。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进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这是班主任司空见惯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班主任要注重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个宽松而有磁力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