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光:仁政与文化中国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_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经验主义者,康晓光“相信西方经验不能支配中国未来,中国的未来不会简单重演他人以往的经验”。作为民族主义者,“民族复兴”既是他理论工作的目的,也是他接受或拒斥一种理论学说的根据。他思路清晰:为了稳定,应该拒斥自由民主主义;为了长期稳定,应该选择“仁政”;为了实现仁政,应该儒化中国;儒化中国的途径和标志就是“儒教国教化”。
  康晓光直接从对现实政治的剖析人手立论。他认为,相对于过去的极权体制,今天中国社会结构上的特点是政府与社会的分离,大量经济活动与财富积累不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之内。于是,政府的合法性基础、社会秩序与稳定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康晓光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的方案:“对于中国来说,西方式民主,作为工具是没用的,作为价值是不好的。”因为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增长、政治清明、社会公正”上表现并不比许多民主国家差、“中国现在基本上还是一个帝国体制……民主化往往伴随着民族分裂”;另一方面,“自由民主主义所倡导的一些基本价值是坏的”、“所依赖的逻辑前提缺乏事实基础”,变化了的时代要求新的合法性论证;执政党事实上也一直在试图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康晓光认为,“当今中国面临的最重大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合法性理论”;“现代条件下,儒家所支持的政治形态显然是权威主义政治”。他所谓“追求实质正义而不是程序正义”,即是“不关心为政者的权力是如何获得的,只关心为政者如何运用权力”。确实,儒家只关心不能“马上治天下”,并不认为“马上得天下”是一种原罪。康晓光认为,“经过损益的儒家学说——现代仁政理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权威主义政府的合法性理论。”因为儒家政治哲学主张“社群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也反对“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用西方政治术语来说,“仁政是一种混合政体,君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的要素混合在一起……各个阶级都有表达自身利益的制度设施。这是一种阶级分权的结构,而不是阶级专政的结构。”康晓光设想的中国未来制度框架包括:仁慈的权威主义、市场经济、法团主义、福利国家、儒教。仁政的目标,是各阶级之间的自治、合作、制衡、共享。他以香港的“行政吸纳政治”为例,描述这个体制的运行机制,并相信这个仁政框架“可以保留现存秩序的优点”、“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公正”,并且能够提供合法性理论。行政吸纳政治,与其说是香港经验,不如说是传统智慧。
  这个现代仁政的理论内容是1、民本主义的价值取向;2、博施广济的行政原则;3、“禅让”的权力更替规则;4、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他认为这个仁政就是中国的“道统”,而“道统、学统、政统三位一体是中国古代政治的轴心”,所以,“仁政就是儒士共同体专政”,因为“只有儒士共同体才能体认天道”。
  康虽然承认仁政理论“从未成为现实。古往今来统治者从来没有真心实意的践行仁政”,但他并不沮丧,因为“它可以为现实提供合法性,也可以为社会批判提供参照系”。因此,他进一步提出“儒化中国”的策略,将其作为实现仁政理论的途径和标志,就“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确立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理想、价值、道德”。但他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儒教国教化,显然缺乏现实思想基础和实际操作性。
  他相信这样的文化民族主义“不仅仍然具有传统功能,还可以帮助一个民族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从而提升该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康有为和亨廷顿是康晓光最佩服也受影响最深的两位思想家。鉴于后冷战时代文化和文明成为政治界线,康晓光将儒教视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呼吁“通过发起一场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建立一个超越中国国界线的文化中国”。
  激情和理性、现实和理想在康的文字中尖锐对立却又维持平衡。肯定者称赞康“说透了当代中国,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一种全然不同于西方主流理论的解决方向和解决方式,即权威主义的方向和保守主义的方式”。与此相反,自由主义者则对康氏诸论非常排斥。(闲言:《康晓光学述》,《原道》第十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平心而论,许多自由主义者将宪政民主等现代价值及其实现形式教条化,从“规范”出发大谈应该如何如何,固然幼稚可笑,但全然否定基于权利概念的自由、民主等现代价值,是否明智?自由无非意味着对权利的尊重和对权力的制度化限制、民主无非意味着政治参与度的扩大、宪政无非意味着正义实现度的提高,这难道不是每个人从日常经验中就可以感知到的内在需要?没有这一切的所谓民族复兴又会是什么?
  此外,康所有的立论都是基于社会变迁,即由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政府与社会的分离。但是,被他祭出用作调整现实引导未来的儒家学说本身却似乎不在时空之内,基本是根据有关论述原封不动地移用于当今和未来。与它们相匹配的社会生态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已经地覆天翻,对于康来说十分重要的有效性又经由什么提供保证呢?
  
  小结
  
  民族文化性格的象征者和国家现代形式的奠定者似乎是一个不能兼得的两难:对于前者,它需要强调传统的一贯性、内在性——这需要对其固有价值系统及其逻辑结构进行论证强化,以为文化认同、社会凝聚提供必要的情感和精神支持;对于后者,则需要对其固有的价值系统及其逻辑结构进行创造性诠释转换,以为现代价值如权利正义、自由民主等提供理论衔接。从宏观上看,蒋庆专注前者,陈明专注后者,康晓光作为“实践者”游移于二者之间:对儒学的理解、使用接近蒋庆(如儒教国教化主张等),理解儒学的方式则接近陈明(如功能化、工具化倾向等)。正如遭遇启蒙语境的犹太教,从蒋、陈、康身上我们可以约略看出儒学正统派、保守派与改革派的影子。
  当然,无论是相对西方思想还是传统儒学,或者现代性、全球化带来的现实问题,通过他们反映出来的儒家政治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影响上都还微不足道。但是,这样的努力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它们的土壤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传统生命延续,是一个有着十二亿人口的民族的现代化尝试——它们本身就是这个传统、这种努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王培元著《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一书,叙写了13位“前辈”的人生轨迹和坎坷命运。他们是冯雪峰、聂绀弩、林辰、蒋路、牛汉、舒芜、韦君宜、秦兆阳、严文井、绿原、孟超、楼适夷、巴人。他们有几个共同点:在(或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供职,有编辑和出版家的角色;在某一方面甚至几个方面学有专长;有曲折、坎坷的命运际遇,不乏悲剧色彩。他们的命运起伏,与当代中国历史有着紧密关联。  有人将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
我藏有赵景深的新诗集《荷花》1928年6月15日初版本。是书开本为18,5×13cm,平装,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付排时间为1928年4月1日。它装帧简朴,封面由当年开一代新书装帧之风的大家钱君匋设计。一朵似剪纸的白色荷花,独出于污泥而立,亭亭于荷塘上;分界线犹如一池边,着蓝黑两色分明。里衬页上也绘有绽开莲花,似炎炎夏日,风来莲叶转,真有朱自清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之意蕴。  多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
《宝礼堂宋本书录》(以下简称《书录》)的作者是谁?学术界早有定论。著名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先生是该书编著者,从1939年《书录》出版以来,似乎从未有人提出过疑问,虽则初版《书录》用的是潘宗周(明训)的署名。1984年12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此书,版权页上已改署“潘宗周、张元济撰”,并由潘宗周之子潘世兹撰序,说明原委。此后,《张元济年谱》及相关文献的陆续出版,张元济当年为潘氏代编《书录》的
编辑老师:  您好!  拙文《施蛰存(闲寂日记)(昭苏日记)疑误辩正》蒙贵刊采用,不胜感激!然而最近阅读时发现原文存有错误,对自己勇于为说却疏于考证的行为深感不安。想借贵刊一角来补正错误,并向编辑老师和广大读者致歉。  即颂编安!  杨长富敬上  拙文《施蛰存(闲寂日记)(昭苏日记)疑误辩正》(《博览群书》2008年第8期)中,有涉及独笑斋金石著作的一条,其说尚有含糊甚至错误之处,宜可补正。  原
言及时下流品杂陈的“通俗历史著作”,专业研究者们往往会表现出几分矜持甚至不屑。即便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认为那不过是一件普及常识的简单活计,既不新鲜又不深刻。然而现在是改变观念的时候了,因为“常识”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简单。当笔者在书店津津有味地翻阅孟宪实先生的新作《唐高宗的真相》时突然惊奇地发现,自己捧着这本原来只准备随便翻看一眼的“闲”书已度过了半日。一本历史著作能够吸引大量读者无疑表明它具有多层次
去年春天,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王羽完成她的学位论文《“东吴系女作家”研究》,我参与了评阅,十分赞赏这项课题的研究。后来论文的副产品女作家的小说选本《小姐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羽送我一册,读过之后我说,还有些女作家的作品可选。我关注上海20世纪40年代女作家创作已有些年头,积累过一些资料,于是和王羽博士一起着手编辑这本《太太集》。  和《小姐集》一样,《太太集》仍旨在钩沉。王羽初选,我补充了几位
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收录在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一册。无论课文的注释,还是教案给出的解读,都把这首诗定位为“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1]。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梳理诗意的过程中,整首诗的意脉却显得颇不流畅,中间存在若干意义龃龊之处。  整首诗共十四句七十个字,在这样局促的空间中,“所乐在畋渔”“所愿在优游”二句无论从句式,还是文字的表面意义,都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如果仅是要通过句式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打通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将高中各学科相互融合,这当中尤为被人重视的,即是语文和历史。这两者在学科知识上存在有相当多的共同性,历史学科所研究的诸如朝代政治、制度、社会现象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所主要研究的对象——文学,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少历史文化常识,其课文本身就可作为历史的记载与重现。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应主动
养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普遍关注的话题,从秦始皇的炼丹求生到魏晋士人的道骨仙风,各朝各代对于健康长寿的追求从未止息过。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中国老百姓对中医和养生更是倾注了极大的精力。但充斥市场的有关中医保健的图书,鱼龙混杂。如何给百姓传递正确的养生知识,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刊近日采访了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从一个以出版医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的角度,分析了当今中医养生的状况和
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发行的十卷本《王元化集》,被称为“国内公开出版的王元化著述中最全、最齐、最新、最具权威的版本”,因为它的确承先生生前亲自指导编定。然而在该书第七卷随笔集的《序跋篇》中,却阙佚了他一度特别看重的一篇文章。到底是因为先生在最后审定文稿时对文章有所保留,还是出于对文章之外所涉及的事物别有考虑呢?具体原因,不宜妄测,但我与这篇文章的种种因缘,似乎颇有回溯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