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与细胞生物学因子指标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卫生工程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与细胞生物学因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8例.进行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记录磁共振成像征象:肿块、钙化、肿块合并钙化、淋巴结转移;对表现为肿块的乳腺癌患者进一步记录分叶、毛刺、肿瘤直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灶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肿瘤抑制基因(p53)表达情况.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与细胞生物学因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率为67.5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肿块的乳腺癌患者p53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肿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水平在不同乳腺癌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肿块的124例乳腺癌患者中核磁共振成像征象有分叶征的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分叶征的患者,p53阳性率明显低于无分叶征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是否存在分叶征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细胞生物学因子在是否存在毛刺征以及不同肿瘤直径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核磁共振成像征象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Ki-67存在相关性,相互结合能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早期应用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IVUS)鉴别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5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共测得89枚颈动脉斑块,以手术斑块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为稳定斑块组31例(46枚颈动脉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组27例(43枚颈动脉斑块).两组患者均进行IVUS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弹性评分、血液弹性应变率比值(B/A比值)及斑块直径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结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320例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微型营养评价法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分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32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判定为营养状况良好75例,营养不良高危状态174例,营养不良71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71~80岁、既往职业为体力劳动、离异或丧偶、子女个数少、月收入低是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越大、既往职业为体力劳动、离异或
目的 分析血清共刺激分子B7-H3(B7-H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7例为观察组,另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B7-H3、PDGF水平;比较2组血清B7-H3、PDGF水平差异,分析其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后1、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B7-H3、PDGF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PDGF
目的 研究活性炭盒-γ谱法测氡时炭盒暴露时间及采样后炭盒放置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以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大规模采样调查.方法 按照实验方案布置活性炭盒,到吸附时间后盖上密封盖称重,放置一定时间后用HD-2001型低本底γ能谱仪测试氡浓度.结果 活性炭盒在测试间暴露41 h后,测得空气中氡浓度为(227.9±3.9) Bq/m3,与暴露65h后测量结果(231.1±2.2) Bq/m3较为接近,二者相对偏差仅为1.4%.与采样结束放置5h测量结果相比较,活性炭盒采样后放置21、45、70 h,空气中氡浓度测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肿瘤标志物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1-10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为肺癌组,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胸腔镜手术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时采集外周静脉5ml,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CA125)、CRP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将肺癌组分为低表达、高表达两个亚组,每组32例.术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肺癌组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39.95±3.41) ng/ml、CA
目的 探讨基于能量代谢监测下肠内营养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5例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方法评分制订营养支持方案,观察组63例在能量代谢监测指导下行营养支持.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心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6 min步行距离(
目的 探讨隐性结合蛋白-2(LTBP-2)和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1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两组血清LTBP-2和CTRP1水平,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脑钠肽(BNP)、LTBP-2、CTRP1、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低分子量角蛋白18(CK18)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变化与病理分期和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为胃癌组,胃良性病变患者65例为良性病变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4ml,化学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199、CA724、癌胚抗原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K18水平.对胃癌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血清CA199、CA724、CK18、癌胚抗原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HA)检测患者血清学标志物.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EHSA组和ECUA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价值.结果 ECLIA组检测HBsAg、HBeAg、抗-HBs的阳性率均高于EH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检测抗-HBe、抗-HBc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目的:研究附子配伍甘草前后附子生物碱类成分和甘草主要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特征,从而探讨附子-甘草配伍前后在体肠吸收的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模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酚红质量浓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灌注液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苷的质量浓度,计算肠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首先比较附子-甘草合煎液中9个成分在三个肠段中的吸收差异,结果显示附子-甘草合煎液中乌头碱在三个肠段吸收差异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