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皮质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地区初期皮质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以期发现早期白内障,为白内障的防盲治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480例BCVA≥0.8初期皮质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44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OCULUS Binptometer4双目视力仪通过不同对比度设置(80%、40%、20%、10%、2.5%)检测对比度视力及眩光测试.OQAS TMⅡ(欧卡斯)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以及斯特列尔比(SR)的变化.结果:两组间裸眼视力(UCVA)分别为0.86±0.32、0.88±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13);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96±0.52、0.99±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2);对比度视力VA80%分别为0.80±0.24、0.85±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32,P=0.16);VA40%分别为0.51±0.21、0.6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P=0.03);VA20%分别为0.30±0.16、0.41±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P=0.03);VA10%分别为0.26±0.11、0.4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P=0.02);VA2.5%分别为0.16±0.12、0.5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P=0.02);眩光测试分别为0.38±0.15、0.67±0.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5,P=0.01);OSI分别为3.88±1.05、2.2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2,P=0.04);MTF cut off分别为25.32±7.32、29.07+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P=0.02);SR分别为0.16+0.12、0.3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P=0.03).结论 初期皮质性白内障即使视力正常,但视觉质量明显下降,影响日常生活,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急诊科心肺复苏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心肺复苏,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和
目的:对包括孕妇在围产期阶段时无乳链球菌的感染几率及现状、监测得出的耐药性结果与最终的妊娠情况在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2016年到2019年间临床孕妇的围产期数据
目的:分析营养干预对膀胱癌术中放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1例膀胱癌二次复发患者采取非随机临床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两个组观察组根据患者状态及时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