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事与身体记忆——评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品巡展

来源 :舞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中国古代音乐舞蹈陶俑复制作品巡展”,日前在陕西省图书馆展览厅、北京炎黄艺术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博物馆相继开展.展览以我国古代乐舞陶俑为主题,集中荟萃了战国至明代250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复原复刻的音乐舞蹈陶俑.巡展共展出乐舞俑人352尊,陶望楼、驼、马等器物104件套,其中包括西汉七盘舞乐俑列阵、驮篮山西汉楚王墓乐舞俑、唐霓裳羽衣舞俑群等极为罕见的珍品.她们“齐行列”“眄般鼓”“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穷观至妙地将汉代《舞赋》中描绘之原貌横陈纵列;她们“回雪轻”“游龙惊”,慢舞轻歌地将唐代《霓裳羽衣》之姿嫣然纵送.历经5年多的烧制与打磨,经由项目负责人、西安碑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倩女士40余年的积淀揣摩,鲜活的乐舞人俑得以重生,这曼衍杂陈的“百戏舞俑群”、鲜衣怒马的“午马击鞠”、仪礼宴飨的“燕乐”“伎乐”列阵、村田市井的民俗农乐,何尝不是一部浩荡绵延、雄豪恢弘的文物舞史?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26日,中央芭蕾舞团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而新创编的芭蕾舞剧《沂蒙》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反响强烈.作为40多年前同样首演于此的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的再版创新,新版《沂蒙》除在舞美灯光、音乐节奏、舞蹈律动等方面加进激光、多媒体等诸多现当代元素和手段外,剧情历史维度也大大扩充,采用双线结构,相比老版《沂蒙颂》,芭蕾舞剧《沂蒙》更进一步挖掘了人物的细腻情感表达与舞蹈语汇内涵,舞蹈编排处理更加抒情,颇有现代都市感和创新意识.就其主旨格调而言,紧紧把握住了老版《沂蒙颂》红色传承的总基调,或
期刊
动念采访吕梓民的初衷很简单,他编创的新晋中国舞蹈“荷花奖”现代舞评奖最高分作品《春会来》,分明就是课题“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研究”一个再合适不过的案例,“主旋律”“体制外青年编导”“抗疫”,每一个标签都似乎是量身定做,更何况深圳现场观演,这个作品也足够令人耳目一新、同频共振、心潮澎湃.rn就在整理吕梓民采访的同期,正在编辑一篇关于吕艺生老师的采访稿,莫名地会将二人联系起来.相同姓氏,同样出自北舞的濡化,年龄、资历、气质却又完全迥异的人似乎都共同指向了一个命题,那就是对审美的追求,或者换句话说,在他们二人的回答
期刊
中国唐代乐舞的繁荣发展,宫廷与民间的歌舞升平,背后因素众多,唐代乐舞机构可以算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唐代乐舞机构这一视角切入,对唐代乐舞机构的历史源流、生态位置、职能分布、管理制度等进行深入分析,也是从“他者”视角考察唐代乐舞背后的运作机制,从而全面考证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的一致性.唐代乐舞机构在继承前代(隋)太常寺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由宫廷或皇帝掌管的教坊和梨园,此二者可谓盛唐时期乐舞机构的精华,与太常寺一起构成唐代三大主要乐舞机构.唐中末叶,皇室衰落,教坊、梨园等宫廷乐舞机构几乎无法维持,各种宫
期刊
主持人:欧建平rn“吴晓邦讲坛”第三季第三讲的主讲人吕璐,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舞蹈学系2000届的硕士研究生,她讲座的题目《吴晓邦先生与“天马”》是她毕业论文的一个浓缩版,这篇论文在答辩前后均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称赞.rn我要特别感谢艺研院前院长王文章先生和当年主管科研的副院长贾磊磊先生的力荐,感谢2014年评审专家们的厚爱,使我拿到了《现当代舞蹈的传播与跨文化研究》这个“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重点项目.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我带过的这些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用各自的智慧和劳动,陆续完成了我多年的梦想
期刊
每三年举办一次的河南省专业舞蹈大赛是河南省最高的专业舞蹈赛事.2021年6月13日,河南省第九届专业舞蹈大赛暨第五届“洛神杯”舞蹈展演活动圆满落幕.rn本次活动共收到舞蹈作品视频196个,评审组最终选定了来自33所高校和9个专业院团的总计99个作品(由高校报送作品81个、由专业院团报送作品18个)入围复赛进行现场展演(作品分类情况见表1),分高校独双三舞组、高校群舞组、专业院团独双三舞组、专业院团群舞组、现代舞组5个组别进行评比.其中,现代舞组是为了鼓励现代舞的人才培养和创作而特别设立(因入围复赛的现代舞
期刊
2021年7月15-19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教委共同主办,北京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十七届北京舞蹈大赛在北京天桥剧场举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重大历史节点,首都各界舞蹈艺术工作者汇聚一堂,用激情澎湃的舞蹈和赤诚真挚的情感,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rn本届大赛收到了专业组、群文组共1206件报名参赛作品,参赛人数近万人,作品数量和参与人数皆创历年新高.通过前期的初评、复评,146件作品最终入围决赛.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最佳组织奖和网评“最佳舞者”奖.
期刊
2021年8月7日,惊悉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刘恩伯先生驾鹤西去,深为震惊与悲痛!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舞蹈史学家、舞蹈文物专家和民间舞蹈理论家,他为舞蹈史学、舞蹈图像学、舞蹈文物以及民间舞蹈的纵深研究,奠定了扎实深厚的文献基础,开拓了舞蹈史学研究广阔的学术空间.先生的逝世,无疑是中国舞蹈界的重大损失.先生高尚的学养品格和卓著的学术贡献,将永远镌入舞蹈史册,激励后学不断前进.rn半年前已听说刘先生病重,因而借着到北京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博士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机会,和先生约好了6月5日登门拜访.他本来早已病
期刊
只有大海苍茫如幕rn于坚rn春天中rn我们在渤海上rn说着诗rn往事和其中的含意rn云向北去rn船往南开rn有一条出现于落日的左侧rn谁指了一下rn转身去看时rn只有大海满面黄昏rn苍茫如幕rn从诗中描写的情景来看,这是写诗人们的一次海上出游.诗中的场景安排具有日常性质,是一场交谈;诗中的空阔背景则显得朦胧,是一片浩瀚的空茫.诗人把细节聚拢,使交谈的场景和空阔的背景形成对比,以此突出诗人们之间心灵相契的忘我状态.云向北去也好,船往南开也好,这些都只是背景,他们并未特别留意,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滑过.直到另一
期刊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达手段并融戏剧、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在中国舞剧的创作序列中,红色主题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作品在不同时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激励人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笔者拟对不同时代红色主题中国舞剧的创作进行梳理,总结其中的优秀经验,探究其发展的内在规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