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期三尖瓣闭锁的临床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期三尖瓣闭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胎儿三尖瓣闭锁产前超声诊断声像图特点。结果: 三尖瓣闭锁的超声表现为三尖瓣位呈带状强回声,未见三尖瓣叶活动,多普勒血流显像不能探及三尖瓣口的跨瓣血流,血流直接从右心房经房间隔或卵圆孔处进入左心房。结论: 三尖瓣闭锁是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继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转位后居第三位。胎儿三尖瓣闭锁是很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的畸形,产前正确的筛查诊断十分重要。一旦在胎儿期明确诊断胎儿有先天性三尖瓣闭锁畸形,都应及时终止妊娠。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三尖瓣闭锁
  1861年Schuberg第一次应用三尖瓣闭锁(tricuspia atresia)这一术语,1987年Kreysig首先清楚地描述了心脏三尖瓣闭锁的解剖特征,即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缺乏直接的交通。主要病理改变是三尖瓣闭锁或三尖瓣口缺失,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二尖瓣和左心室肥大,右心室发育不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2014年医学文献报道,结合本院或外院手术证实的15例经胎儿产前超声诊断为三尖瓣闭锁的病例,孕妇年龄20~43岁,孕周20~39周。
  1.2仪器与方法 应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及西门子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8MHz。检查过程中,孕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对全部胎儿采用二维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结构有无异常,重点观察三尖瓣位置、形态结构及开闭活动,使用彩色多普勒观察三尖瓣瓣膜
  口血流情况,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情况。
  2.讨论
  2.1一般情况 先天性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出生活婴的0.4%~1%,而三尖瓣闭锁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一般认为,胚胎发育早期三尖瓣从心内膜垫和右室心肌分化而成,在这个过程中三尖瓣发育异常,瓣叶退化、变性、瓣叶组织缺乏、瓣孔被纤维组织包围、封闭,最终导致三尖瓣闭锁[1] 。产前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三尖瓣闭锁的主要手段。胎儿超声心动图各切面中,四腔心切面是最重要的切面之一,如果胎儿四腔心正常,可排除40%~50%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 。胎儿三尖瓣发育异常时,可在四腔心切面重点观察胎儿右心房、室的比例及大小,观察三尖瓣附着的位置、瓣膜形态及结构、瓣膜开闭活动是否正常。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三尖瓣的隔叶及前叶情况,协助诊断胎儿三尖瓣发育异常。
  2.2病理生理 胚胎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心内膜垫融合,将房室管平均分成左右两个管口,并参与形成膜部心室间隔和闭合心房间隔第1孔。一般认为胚胎期前后心内膜垫融合部位偏向右侧,心室间隔右移造成房室口分隔不均等,右侧房室管口闭塞则日后形成三尖瓣闭锁。约90%的三尖瓣闭锁病例,三尖瓣融合成膈膜样的膜,肺动脉总干发育不良。闭锁可累及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总干,右心室可严重发育不良。三尖瓣闭锁是先天性闭合,不存在瓣孔,代之以膜性或肌性组织,右心房与右心室不直接相通,一般情况室间隔缺损是右心室血液的唯一人口[3]。三尖瓣闭锁的右心房与右心室连接类型有5种:①肌肉型约占76%~84%;②隔膜型约占8%~12%;③瓣膜型约占6%;④Ebstein畸形型约占6%;⑤心内膜垫缺损型约占2%。Edward和Burchell首先根据大动脉相互关系,将三尖瓣闭锁分为3种类型,Ⅰ型是大血管关系正常,Ⅱ型是伴完全型大血管转位,Ⅲ型是伴矫正型大血管转位。其次根据有无肺动脉闭锁或狭窄,进一步分为Ⅰa型、Ⅰb型、Ⅰc型,Ⅱa型、Ⅱb型、Ⅱc型,Ⅲa型和Ⅲb型8种类型。三尖瓣闭锁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心脏与大血管的畸形。三尖瓣闭锁病人,体循环静脉回流血液不能直接汇入右心室腔,右心房的血液只能通过心房间交通到达左心房,左心房就成为体、肺循环静脉血混合的心腔。混合血通过较正常为大的二尖瓣口进入左心室,而后经过正常连接的主动脉瓣口和主动脉离开左心室。由于右心室发育不全,左心室单独承担体、肺循环的泵血工作,持续超负荷的运转可导致左心肥大。心脏右心室的发育状况随室间隔缺损大小和肺动脉狭窄程度而不同。罕见的情况是无室间隔缺损,有肺动脉瓣闭锁,血液到达肺部的惟一通道是未闭的动脉导管或支气管动脉。
  2.3超声表现 典型病例二维超声可显示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明显发育不良或缺如,无三尖瓣瓣叶结构,右侧房室通道消失,仅在三尖瓣环部位可显示粗大致密的回声光团(肌性闭锁),或回声光带(膜性闭锁),同时还可观察到房室间交通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心脏四腔切面检查未能见到三尖瓣瓣叶启闭活动,房间隔回声中断,并有心室间隔上部回声中断,M型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双峰曲线消失,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可见到血流由右心房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二尖瓣活动幅度增大,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腔均增大,右心室缩小或消失。并可测量房间隔两侧、右心室和肺动脉(或主动脉)间的压力阶差。
  2.4鉴别诊断 诊断三尖瓣闭锁时需注意与法洛四联症、Ebstein畸形、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完整、极重型肺动脉狭窄伴右室发育不良、三尖瓣狭窄伴室间隔缺损、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大动脉换位伴肺动脉狭窄和右室发育不良以及三尖瓣下移等复杂心血管畸形进行鉴别。
  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为胎儿期的诊断,一旦在胎儿期明确诊断胎儿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都应及时终止妊娠。三尖瓣闭锁是一种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预后较差,生存期很短,约70%病儿于出生后1年内死亡,目前无有效的预防措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本病,为产前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在检查中应加强认识,注意多切面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避免遗漏。
  参考文献:
  [1] 薛鸿 杨慧 朱琦 胎儿三尖瓣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西部医学 2014:26(1):85.
  [2] 接连利 胎儿心脏病理解剖与超声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
  [3]许燕 接连利 徐延峰 彩超诊断胎心三尖瓣闭锁2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3):23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评价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初发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来指导临床治疗,防止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减少复发。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初发VV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0例,以白带常规转阴为治愈标准;研究组110例,以白带常规结合微生态评估为判愈标准,治愈后随访1月、3月、6月的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月15.7%、3月18.1%、6月9.0%;研究组复发率:1月4.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单胎阴道分娩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断脐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延迟断脐,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断脐,对两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血红蛋白、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和24小时Hb以及新生儿贫血、病理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对休克早期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10例早期休克患儿,分别进行有创和无创血压监测,并观察两种监测方法下患儿0h、6h、12h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结果: 有创血压监测在0h、6h、12h所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无创血压监测结果,两种监测方法下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血压监测法正确性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PICC在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8例白血病患儿采用单腔导管,从上肢的浅静脉穿刺至于上腔静脉进行化疗。结果:置管成功率94.82%(55/58);52例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89.66%),3例插入右心房((5.17%),3例异位于颈内静脉,经调试后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内;留置时间28~365天,平均180天。其中58例患儿中45例按计划撤管,无感染及出血,伤口愈合好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按照所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照组22例采取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期刊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以被学者广泛接受,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尿石症治疗指南推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作为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方案[1]。经皮肾镜取石术是目前国内治疗肾结石的金标准[2]。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通常在俯卧位下进行,由于俯卧位为强迫体位,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存在患者胸部受压、术中监护及抢救困难等问题[3]。从传统的俯卧位延伸到斜仰截石位的探讨研究,目的是实现提高手术成功率又使手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不短增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宫颈癌的治疗上,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该治疗方法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本文对宫颈癌进行分析,并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与进展。  关键词: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1.前言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当女性患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在早产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早产儿采取常规喂养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方式。对产儿体重进行记录,对并发症的情况加以记录,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度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体重增长的速度,而且喂养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导致早产的风险因素以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按照孕周将其分为36周组各50例,对比各组的分娩方式、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早产的风险因素。结果:(1)分娩方式:36周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38%(19/50),42%(21/50)以及46%(23/50),各组间比较无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肺炎新生儿作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