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精神”:通往富豪之路

来源 :科技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福布斯》杂志于3月10日推出2005年度全球亿万富豪榜,排行榜根据今年2月11日富翁们的资产在证券市场上的公开交易收盘价为基础、参考同期同一行业的相对产值进行编排。今年上榜者即全球净财富超过10亿美元的人数为691人,比去年多104人;同时他们的总财富增加了3000亿美元,其总和达到2.2万亿美元。另外根据《福布斯》统计,691位富豪中有388人是创业者,占上榜总人数50%强。为何创业者能占据如此比重?个中缘故值得我们探究。
  我们都知道,靠固定工资不可能成为亿万富豪,即便金牌经理人也薪水有限,本次富豪榜排名即依据富豪们手中所持股票的公开交易收盘价而定,这是“老板”和“打工者”的区别。其次还必须区分的是,富豪里创业者过半不能得出创业者必然成为富豪的结论,创业的风险性决定了能够成功的必然是少数,能够成为亿万富豪的更是凤毛麟角。这里面有偶然性,但更与创业者本身素质有关,在此笔者提出一个“创业精神”的概念,希望通过对这些“创业型富豪”的分析,得出某些共性的东西,也希望引起创业者的探讨。
  所谓“创业精神”是一个综合性的说法,是指创业者在财富理念、经营韬略、勤勉奋斗等之外,还要有创业者所独具的、非同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资料显示,这691名亿万富翁的平均年龄为64岁,其中220人超过70岁,由此我们可以将大部分富翁的发迹上推至20世纪中叶,彼时二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格局重新调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取得了迅猛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资源整合、跨国经营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孕育了大批的社会精英、财富巨子。
  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精神”就不仅是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等“传统智慧”所能概括的,它在新经济条件下对创业者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创业者必须能审时度势,对产业形势的变换有清晰的判断。以蝉居全球富豪榜首位11年之久的比尔·盖茨为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盖茨和现居富豪榜第七位的保罗·艾伦在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面世后,认为在“计算机像电视机一样普及的时代”,必然产生对各种计算机程序的需求,预见到了一个庞大的新兴科技领域的出现,于是合力创办了之后几十年稳居全球软件业霸主地位的微软公司,二人也因此成为超级富豪。
  比尔·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下的奇迹,也是自由竞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产物,而比尔·盖茨对产业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准确把握,是这个神话的完成的现实依据。同时,微软创办甫初即以配股方式激励所有员工,而非仅限于经理人员,因此随着微软的股票飞涨,它创造了几千个百万富翁和一打亿万富翁,在软件技术人才跳槽风盛行的情况下,保证了员工忠诚度。这同样是一个长远眼光的问题。
  观看此次入围的富豪,其所从事的既有软件、证券等新兴行业,又有钢铁、零售业等传统产业。富豪榜前10位里,就有印度汽车大王米塔尔(250亿美元)、瑞典“宜家”家具创始人坎普拉德(230亿美元)、德国超市大王阿尔布来希特(185亿美元)、沃尔玛董事长沃尔顿(183亿美元)。如果说新兴产业出富豪有些“时势造英雄”的味道,传统产业领域富豪的出现,则更有借鉴意义,它提出的“创业精神”是“点石成金”的财富眼光。比如德国阿尔布来希特折扣店(简称“阿尔迪”)的创始人阿尔布来希特兄弟,从一家杂货店起家,实行微利零售扩张,最终发展至每年销售额达300亿欧元之巨的大型连锁超市。他们虽然一直采用传统的廉价销售策略,也从未采用现代的商战传媒手段比如广告,但“阿尔迪”将新概念引进商品销售:“便宜也是好货。”通过全球采购、自有品牌委托加工等成本和质量控制手段,保证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空间,据统计,在德国所有零售企业中,走低价路线的阿尔迪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强的。
  华尔街“股神”沃伦·巴菲特是世界上唯一靠股票暴富的富豪,他的净财富仅排在比尔·盖茨之后,身价高达440亿美元。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投资家,巴菲特在30年内,将名不见经传的波克夏公司发展成一家封闭式基金公司,进而成为股权公司,持有吉利、可口可乐、迪斯尼等诸多世界知名公司的股权。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首富黄光裕,1999年当国美电器在北京站稳脚跟,迈出建立全国网络关键一步的时候,黄光裕却将总经理一职托付给妹夫,自己另外创办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退居幕后充当资本操盘手,利用商业经营的现金流投资于房地产,获得协同效应。作为创业者来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仅仅是产品开发、市场拓展、销售渠道的建设等问题,而必须进行适当的资本运作,对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以求得更大效益。这是以上两个例子提出的对“创业精神”的要求,即创业者如何调整自己的“创业点”,将商业生产和资本运作结为一体。
  以上藉以对部分创业型富豪的分析,来剖析“创业精神”所涵盖的意义及其作用,笔者以为,在目前有关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论述中,对产品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拓等技术性因素的强调已经很多,而通过对此次福布斯富豪榜的分析,解读更为深远意义上的、诸如创业者的财富理念、全球环境下的产业形势判断、企业与资本运作的结合等内容,进而归结出某种“创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笔者还要强调的是,“创业精神”并不是代表某个具体的、固定的、封闭的理念,它是一个开放体,指向无限开阔的创业者的世界。
其他文献
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文化,像高楼大厦里的钢筋、螺钉、焊缝,在装饰一新的大厦外观,轻易不被人看见,可这种叫着企业文化的东西却渗透到了大厦的每一个角落、关节和着力点,承载着大厦最为沉重的负荷。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肯定是永远长不大的企业,一个长大了没有健康企业文化的企业,不但营养不良,而且风雨飘摇。   几乎谁都知道企业文化的重要,只是一部分人束手无策,一部分人无暇顾及,一部分人停留
期刊
100家小企业调查思考之领导人篇    小企业如何长大    ——策划/本刊编辑部  几乎所有的问题,追究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世间所有的成功,归根到底都是人的成功。对创业企业而言,创业者从一开始就无可回避地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成功的创业者和领导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大风大浪中通过学习、吸纳,不断进步、净化而来的,但有个前提,想成为成功领导人的人,必须有着健康的性格,有着良好的人格
期刊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目的的,创业也是如此。确立创业的目的很重要,目的明确,方向明了,创业就有了针对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新型的、特殊的创业群体,在作出创业选择之时,应当明确创业的目的是什么?是就业,是赚钱,抑或是学习。就业既是为了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较好的职业训练,也是为了赚钱。选择一个好的单位就业是大学毕业后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的选择,但是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
期刊
创业,再也没有一个词汇能比着两个字更让20出头的人激动不已的了。对于一个已经30岁,并且第3次创业的人来说,创业是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创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朋友的承诺。  在最初,创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令你激动的事情,你以为你已经做好所有的准备了;可是当你开始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是那么多。尤其是有一天,你发现你自己所欣赏的所谓成功者其实在背后也是斑斑血泪仇的时
期刊
在美丽富饶的黄海之滨青岛,笔者有幸结识了一位从科学家到企业家,六十创业,七十拥有千万资产的戴钟道(以下简称为“戴老”)。他和他的青岛高科园海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我们演绎了一段风雨过后彩虹异常美丽的故事。  没见到戴老之前,真不知道在这个颐养天年的年龄里,还能这样老有所为、老有所悟。在赶往公司的路上,戴老就自豪地告诉我“那片建材市场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他的公司了”。果不其然,眼前出现了一座错落有致花
期刊
创投机构投资难,基金的投资人负责,谁也不愿意把创投基金的钱白白助人为乐,或者打了水漂玩。  了解创投机构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心理,对亟待融资的创业者来说或许能带来一种换位思考的好处。  企业融资难,创投机构投资也难,毕竟要对创投基金的投资人负责,谁也不愿意把创投基金的钱白白助人为乐,或者打了水漂玩。中国创投业刚刚起步,许多相关法律制度及其他条件都不完善,对投资者来说,多了一层谨慎,对融资方来说,多了几
期刊
小弟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曾在多个国内知名大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他想从公司辞职想自己创业。但是,在创业方向的选择上却存在迷茫:如果搞软件公司,虽然对技术非常精通,但是不会与人应酬,不知道怎么跑项目;如果搞电脑维修公司,又好像也赚不了什么钱;开电脑销售或组装公司,对进货渠道等都不懂,并且利润也不怎么高。于是小弟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  面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和市
期刊
4月16日,上海—蒙彼利埃大区孵化器合作签字仪式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行。   法方的与会代表由下列人员组成:蒙彼利埃大区第一副主席Gilbert Pastor先生;法国驻上海总领馆科技领事Gousty 先生;蒙彼利埃大区投资部主任Agnès Rousseau女士;法国科技创新与合作支持网络主席Jean-François Vergnaud先生;法国科技创新与合作支持网络秘书长Pasc
期刊
阿里巴巴的成功已近乎神话,尽管马云正用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和阿里巴巴,没有丝毫的满足。对中国的互联网而言,创业不到5年的阿里巴巴,能拥有今天的业绩和影响力,一定有他值得研究、挖掘、探求的深刻内涵和独到理由。  而在阿里巴巴众多的成功要素中,我们认为阿里巴巴演绎的梦幻团队,尤其值得聚焦。太多的创业者、创业家无法打造一个合适的团队,导致自己的事业遭遇瓶颈;面对这些遭遇瓶颈的案例,虽然我们可以找到十分完
期刊
温州市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技术研发及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2003年3月入驻孵化器。公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创办时5个员工、市场几乎为零,发展到现有员工20余人、销售收入近600万元的规模,顺利实现了创业的第一次跳跃发展。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贤俊从事生物技术研发工作多年,1998年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温州市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从事技术研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