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视域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d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关联理论、认知语境为理论基础,研究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能力的技巧和策略。通过文献、语料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法,探索如何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的指导下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中捕捉有效的信息,结合关联理论强调的“语境”“推理”“认知”等核心概念,突破传统语义、句法等层面,寻求应对四级听力的更多有效机制,使听者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找到最佳关联,从而成功理解英语听力。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一、 引言
  听力,是说话人与听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际活动。听力理解涉及语言与思维,不但要求听者从语言形式上听懂词、句、段等字面意思,而且,听力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除了要求听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求听者学会推理,理解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因而关联理论也适合于听力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
  自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来,听力的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分析近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逻辑推理题逐渐成为考察的重点。而对一向轻听说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听力既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得分的关键点。
  二、 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
  (一) 关联理论
  Dan. Sperber和Dei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认为,在交际时说话者将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让受话者注意到他的這个意图,受话者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表达形式与自己的认知语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关联理论是认知语境的基本理论基础。
  (二) 认知语境
  D. Sperber和D. Wilson将语境定义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并且指出:“正是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按照此观点,语境是主体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且因人而异。他们将有关外界信息、前后话语、假设、宗教信仰、记忆、文化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固有模式和固定思维等都包括在语境的范围内。他们所提及的语境为区别于传统的语境被称为“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
  三、 阻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效果的因素
  阻碍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一) 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英语语言本身的模糊性
  英语语言中的某些模糊词语(vague words)、模糊限制语(hedges)和模糊蕴含(vagueness by implicature)制约了听力理解的效果,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句子和话语的实际意义。即有些词语和表达形式本身就是模糊的。如青年,中年,老年;冷,凉,温,烫等,这些词的外延都是不明确的。
  2. 社会文化等因素
  中国和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由于中西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词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制约了听力理解的效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固有的特定思维模式、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习惯去理解和解读别人的话语,这样就会造成语言理解错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除此之外,还有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宗教信仰等方面背景知识的缺乏往往也会导致听力理解的失败。
  3. 说话者意图
  听者推断出的说者话语中的思想意图与说话人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有可能不一致。甚至,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往往与字面意思大相径庭。这两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导致的差异会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效果。听者没有弄明白说话者的意图,很容易造成听力理解的失败。
  (二) 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词汇量有限
  单词、词组是构成句子的基础。最基本的语言意义刺激单位即是单词或词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如果不够,并且没有在多次听说实践过程中强化掌握,面对颇有难度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学生依然是听不懂的。
  2. 母语语言思维定势的干扰
  当学生听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时,很多大学生通常会用汉语的语言思维定势去理解它或用长期以来的英语学习方式所形成的英语语言学习定势——先知觉英语的书面语言、再将其转化为母语、最后用母语去理解它。所以,当学生习惯性地按照上述两个定势去理解现场的英语听力时,语言听觉反应迟钝、反应慢,理解过程跟不上说话人的速度。
  3. 瞬时语言记忆水平低
  口头语一般转瞬即逝。因此,学生在倾听并理解他人的话语时,必须有较强的瞬时语言记忆能力并掌握一定的瞬时语言记忆方法。学生在听时只有把说话人所表述的关联信息和重要内容听清楚了,包括时间、地点、人名、地名,还有重要的单词、短语、转折连词(but,yet,however,while...)、否定词(no,not,less,seldom...),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正确的语言思维,理解听力句子。
  4. 缺乏有效的听力理解策略和技巧训练
  学生在做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模拟练习或考试时是盲目的,不得要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缺乏有效的听力理解策略和技巧的指导、训练、掌握和应用。
  四、 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实践应用
  (一) 学会推理
  关联理论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即认知过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交际的本质在于推理。推理的理据包括多个方面:词汇、短语、句子、语法、语境、认知等等。根据关联理论,寻找最佳关联就要推断语篇话语含意,理解语篇的真正内涵。只有明了语篇中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理解语篇的暗指和潜在含意,从而跨越对文字表面意义的理解,听懂听力材料。   (二) 掌握认知语境的情景、语言上下文和背景知识
  由于受到听力语篇篇幅、语速和时间等方面的制约,听者需要付出一些努力才能找到最佳关联。也就是说听者要想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不仅要具备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必须拥有与说话人和话语相一致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设计的情境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三个语用范畴。认知语境是语言使用者系统化了的语用知识,因此在具体语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听者可以运用认知语境进行推导。
  (三) 把握认知语境的三种信息
  认知语境中主要有三种信息: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information)和词汇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者凭借这三种信息作出假设,根据最佳关联原则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激活听者大脑中关于某一信息的认知。李勇忠和李春华把这称为一种搭桥式的语用推理(bridging inference),即在听力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最佳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说话人的表层话语激活头脑中的百科信息构建的图式,重构文本表达的真实意图。
  五、 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视域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技巧和策略
  建立听力材料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充分利用最佳关联、语用推理、认知语境、语境假设等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水平。
  (一) 在选项和所听材料中寻求最佳关联
  听力理解过程主要涉及三方,即说话人、对话人和听话人。当现实生活中的语料被搬到书面材料当中,听话人要根据说话人和对话人的语料,激活大脑中的有效机制,从点到面或由面及点的寻求双方的交际意图和相关信息。发挥语言水平、背景知识、记忆能力等诸要素,在这其中寻找关联的因素,根据相关信息认知事物,进行逻辑推理而达到正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二) 进行语用推理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就是一种明示推理过程,即说话人通过编码向听话人传达交际意图。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即解码过程,利用各种相关因素理解说话人话语的真实含意。推理的理据包括多个层面:词汇层面,语境层面,认知层面等等。充分运用说话人语境(如场景,场合等)、背景知识等通过新旧信息的加强、矛盾和假设共同推导出说话者的真实含义。
  (三) 利用认知语境和语境假设
  根据关联原则,任何话语中都传递着最佳相关性的信息,听话者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可以根据听到的问题和书面材料上的备选答案,猜测听力材料设定的语境,因为听力题的选项中有与语篇内容一致和相关的选项,阅读这些选项会使学生首先对听力内容进行推理假设,寻找相关联的认知语境,从而对其进行推理,找到问题与所听内容的最佳关联。
  六、 研究结论
  研究得出,关联理论认知语境视域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策略主要有:在选项和所听材料中寻求最佳关联、进行语用推理、利用认知语境和语境假设等。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将听力理解策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在平时的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练习中运用这些策略并养成习惯,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的提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Sperber,D.
其他文献
介绍了如何通过双向有线电视网开展宽带多媒体业务,以及双向HFC数据接入中的主要技术,并对可能产生的上行噪声进行了分析。 Introduced how to carry out broadband multimedia s
摘 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育形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无法快速得到提升。为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提高对数学教学的重视,采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并落实实施。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  關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分析措施  目前,小学教育在不断深化和改革,这一制度对小学数学的改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交互电子白板日渐频繁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极大地促进了有效数学教学实现。教师要在把握小学数学教与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路径巧用交互电子白板,在发挥多样化强大功能过程中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高层次促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情感体验中发展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巧用;交互电子白板;数学课堂;更精彩  教师要围绕以人为本理念,结合小学数学学科以及学生具体化特征,深化认识并巧用交互
《特别报道》版面是华西都市报的拳头版面。报社从 1996年 7月 1日扩版推出这个版面后,面对着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面对着几十家报纸的学习和效仿,面对着全国报刊的“特稿大战”,
地市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点集中表现在人为因素制造的困难和障碍上。因为地市报所监督的对象大都是身边的职能部门和当地的不良现象,人为的阻力显得更为直接和强烈。 笔者从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生活教育;英语;实践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通过多
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特点,探讨基于教材的德育教育.研究采用线上、线下1+2的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作业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使教学达到完全改革的目的。另外,改革以后的作业,不仅需要发扬传统作业的优点,而且还应该对传统作业的缺点引起重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来设计作业,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化作业。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有效设计与使用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个性化作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在新课改理念下,各个学科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抑或是教学手段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本文将围绕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一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此方面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一;英语阅读教學;要求;现状;途径  一、 前言  初一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最为关键的基础阶段,若在初一没有打好学习基础,则会对后续学习有
摘 要:英语教学中的非语言形式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感、态度、动作、表情、姿态、手势以及利用一些教具等非语言表达的形式为我们的教学助力,并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提升的过程。笔者近些年在藏族中学中积累了初中英语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其实可以利用非语言行为辅助语言教学行为,促进初中以藏为主类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以藏为主;初中英语;运用  有这样一种说法,“小的时候,我们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