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名普通打工妹到中山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受到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嘉奖。从1998年到2010年,十余年间,这位来自梅州的客家妹子以自己的踏实勤奋与聪明才智,在中山闯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成功完成了角色的转换,实现了她对梦想的追求。她,就是江小红,一个普通的打工妹。
江小红家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小时候住的是土泥巴房子,屋外下大雨时,屋里就下小雨。有时被子都被滴湿,没法睡觉。外墙有的是歪的,只好用树干勉强支撑。
1997年高考,江小红并没有像亲朋好友设想的那样去报考大学,而是选择悄然放弃,参加了当地一个小学招聘教师的考试,并一举夺魁。
江小红并非正规学校出来的,很多乡亲怀疑她的教学水平。第一次走上讲台,江小红有些发抖,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因为台下那一双双小眼睛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她拿出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出来的讲义,开始了孩子王的生活。两个月后,江小红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薪水360元。
江小红喜极而泣,连忙给父母和弟弟每人置办了一件新衣裳。一年后,江小红用积攒下来的薪水将土坯房子外墙翻新。父亲逢人就说:“瞧,这是我家红妹子拿钱翻新的。”
不久,江小红决定辞掉教师工作外出闯荡。“反正我什么也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因为我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只要敢拼敢干,就不担心做不成事。”教师行业的安逸与江小红敢闯敢拼的个性不相一致。也许这就是激励江小红勇往直前的原因吧。
1998年,江小红心怀梦想从梅州辗转到了中山。那时的中山远没有现在的繁华,街头上随处可见的是背着蛇皮袋找工作的人。江小红找了一个地下室,100元一个月,阴暗、潮湿的房间里,除了一床被子、两身换洗的衣服外什么都没有,四面都是墙。江小红东奔西跑了半个月仍然没找到工作。
虽然没有找到工作,江小红却认识了一个在中山做水产品生意的梅州老乡,他做了不到三年就赚了10万元。老乡建议江小红到他的档口做事,为他跑业务。江小红将老乡当作偶像崇拜,干得十分卖力,加上江小红能说会道,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尝到了甜头的江小红想自己做生意,于是,她开始筹措资金。不到三个月,自己的铺面就开张了。可是因为江小红把心思全放在打开销路上,疏忽了对水产品的照顾,结果水产品在几天内相继死去。江小红血本无归,还让父母背了一屁股的债。她当时有过自杀的念头,幸好,弟弟知道情况后立即赶到中山安慰她。
江小红的创业梦就这样化为泡影。创业不成,江小红只好继续找工作,在路过一间酒店时,她看到了酒店的招聘启事。当乡里乡亲知道江小红要去做酒店服务员时,都说她脑子进水,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做偏要去做服务员,他们觉得在酒店做服务员挣的都是不干净的钱。但江小红没有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哪怕父母担心,江小红也不顾了,她在心底发誓:不成功,不回家。
江小红做人做事有股钻劲,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当服务员的前三个月,江小红负责客房卫生。她擦的桌子和地板最干净,她铺床叠被的速度最快。她所负责的楼层的住房率最高,因为顾客点名要住她负责打扫的楼层。
能在城市里的星级酒店工作,对江小红来说曾是一种奢望,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头三个月里,她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放过任何学习技能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考核中,江小红以最高分获得同批试用期员工中的第一名,并一跃成为酒店第一个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更没有任何酒店工作经验的领班级工作人员。
很多员工私底下对江小红不服,说她年纪轻轻就爬到了她们头上。由于江小红所在的酒店属国企,人员和关系都很复杂。江小红想知会人事部,让他们辞退几位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的员工时犯难了,这几个人有关系,不能辞退。若放任这几个员工,日后的管理工作势必难做,如果强行处理也不妥当。
几经思索,江小红决定换种方式处理。不合格的,不开除,但要接受培训,直至合格为止。江小红的这一管理方式不但使员工不再因势妄为,更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后来,此经验在酒店内部推广开来,被称为“小红经验”。
半年后,江小红调往餐饮部做主管,除了要看顾客脸色,还要看部门经理的脸色,工作很辛苦,她时常在下班的路上随便吃点东西后,就回到地下室倒头大睡。江小红受过莫名的委屈,有时明明是客户的错,她还得向客户道歉。
有一次,客人在豆腐里吃出一只蚊子。经配菜、炒菜、打荷、划单、传菜、当值服务员6道关口,都没发现问题。江小红给这位顾客打了5折,666元只收333元,客人也很满意。江小红向老板汇报工作时说起这件事,老板大发脾气,说蚊子都上到盘子里了,还收人家钱?责令她15分钟内联系到这位顾客,马上向人家道歉,并把钱退回。江小红顶着午后的烈日,打的跑到10里外客人正在就餐的另一家酒店,把钱退了。也正因为这件事,江小红一个月的奖金没了。
2002年,江小红调到娱乐部做主管。这是一个全新领域,江小红又得从头开始。
有一次,江小红找一个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的调酒师谈话。调酒师对她说:“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你除了会搞客房卫生外就一窍不通。”江小红没有反驳,因为她刚刚接手,真的不懂。
江小红分管的工作很多,简直是分身乏术,但她偏偏是个不认输的人。她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只要踏实,肯吃苦,就一定能干出成绩。
调酒师既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力气活,拿捏要准,工作时要心无旁骛。于是,江小红在歇业的凌晨两三点以后,潜心研究调酒。加班熬夜,忘记吃饭,上下班途中走错了路,甚至做梦也梦见自己在调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店举办的一项技能比赛中,江小红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调酒项目的角逐,结果她赢得了桂冠。
当初顶撞江小红的调酒师自愧不如,当面向她认错并表示愿意接受处分,后来还递交了辞职信。江小红并没有秋后算账,反而劝他留下来,她觉得人无完人,知错能改,仍是好员工。后来,这名调酒师成了江小红的得力助手。
对江小红来说,生命就像一团燃烧的火。2004年的一天晚上,驻店经理巡查时刚好看到江小红下班后仍坚持自学英语,就问她学得怎么样。江小红现炒现卖地把学到的一些英语用上。经理比较满意,答应让她在办公室试用一个月。
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一年后,江小红成了办公室的行政主管。可不久后,江小红放弃办公室行政主管的职位,转去做一名大堂副理。
顾客是上帝,大堂副理则专门负责和上帝打交道,很受气,但这也是一个全面了解顾客心理的机会。从做大堂副理那刻起,江小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
大堂副理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沟通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江小红只有高中文化,虽然能说普通话、客家话和粤语,但她的英语水平仍是初级,只会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她也不懂其它外语。
为了弥补语言上的不足,江小红到培训学校学外语,一口气报了英语和日语两门课程。她通过了公共英语等级考试,酒店有重要的外宾要接待,都叫她去翻译。此外,江小红还能讲日语,销售部总监曾经多次想挖她去做公关销售工作。江小红成了酒店的香饽饽。
2006年,江小红升任宾客关系资深主任。每一步成功,都让她觉得付出总有回报。
2007年,江小红拿出打工积蓄下的8万块钱,在老家修建了一栋红砖瓦房。当父亲在新屋封顶那天像个小孩那样乐呵呵地燃放鞭炮时,江小红转过身,眼泪夺眶而出。那是经历千辛万苦之后品尝到的幸福的泪光。
是金子总会发光。江小红从一帮打工仔、打工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出色的酒店管理人员,并且在圈子内小有名气。对于她来说,酒店工作带给她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头衔,而是自己在酒店服务行业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009年对江小红来说是幸运的一年,她认真、自信、拼搏,为新时代打工人树立了榜样。同年五一前夕,中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江小红“中山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她还获得了外派学习的机会。
认真、进取、锲而不舍,是江小红走向成功的三大秘诀。这三种精神,看上去容易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少。她以专业精神对待每一个岗位,以平和的心态,在工作中不断感悟和学习,把工作做到极致。在奔往远方的道路上,总有动摇与退却,总有诱惑与摇摆,江小红始终步履坚定地走好每一步,成功属于她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责 编:黄素芳
江小红家世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她小时候住的是土泥巴房子,屋外下大雨时,屋里就下小雨。有时被子都被滴湿,没法睡觉。外墙有的是歪的,只好用树干勉强支撑。
1997年高考,江小红并没有像亲朋好友设想的那样去报考大学,而是选择悄然放弃,参加了当地一个小学招聘教师的考试,并一举夺魁。
江小红并非正规学校出来的,很多乡亲怀疑她的教学水平。第一次走上讲台,江小红有些发抖,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因为台下那一双双小眼睛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她拿出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出来的讲义,开始了孩子王的生活。两个月后,江小红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薪水360元。
江小红喜极而泣,连忙给父母和弟弟每人置办了一件新衣裳。一年后,江小红用积攒下来的薪水将土坯房子外墙翻新。父亲逢人就说:“瞧,这是我家红妹子拿钱翻新的。”
不久,江小红决定辞掉教师工作外出闯荡。“反正我什么也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因为我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只要敢拼敢干,就不担心做不成事。”教师行业的安逸与江小红敢闯敢拼的个性不相一致。也许这就是激励江小红勇往直前的原因吧。
1998年,江小红心怀梦想从梅州辗转到了中山。那时的中山远没有现在的繁华,街头上随处可见的是背着蛇皮袋找工作的人。江小红找了一个地下室,100元一个月,阴暗、潮湿的房间里,除了一床被子、两身换洗的衣服外什么都没有,四面都是墙。江小红东奔西跑了半个月仍然没找到工作。
虽然没有找到工作,江小红却认识了一个在中山做水产品生意的梅州老乡,他做了不到三年就赚了10万元。老乡建议江小红到他的档口做事,为他跑业务。江小红将老乡当作偶像崇拜,干得十分卖力,加上江小红能说会道,一下子打开了销路。
尝到了甜头的江小红想自己做生意,于是,她开始筹措资金。不到三个月,自己的铺面就开张了。可是因为江小红把心思全放在打开销路上,疏忽了对水产品的照顾,结果水产品在几天内相继死去。江小红血本无归,还让父母背了一屁股的债。她当时有过自杀的念头,幸好,弟弟知道情况后立即赶到中山安慰她。
江小红的创业梦就这样化为泡影。创业不成,江小红只好继续找工作,在路过一间酒店时,她看到了酒店的招聘启事。当乡里乡亲知道江小红要去做酒店服务员时,都说她脑子进水,放着好好的教师不做偏要去做服务员,他们觉得在酒店做服务员挣的都是不干净的钱。但江小红没有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哪怕父母担心,江小红也不顾了,她在心底发誓:不成功,不回家。
江小红做人做事有股钻劲,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当服务员的前三个月,江小红负责客房卫生。她擦的桌子和地板最干净,她铺床叠被的速度最快。她所负责的楼层的住房率最高,因为顾客点名要住她负责打扫的楼层。
能在城市里的星级酒店工作,对江小红来说曾是一种奢望,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头三个月里,她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不放过任何学习技能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考核中,江小红以最高分获得同批试用期员工中的第一名,并一跃成为酒店第一个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更没有任何酒店工作经验的领班级工作人员。
很多员工私底下对江小红不服,说她年纪轻轻就爬到了她们头上。由于江小红所在的酒店属国企,人员和关系都很复杂。江小红想知会人事部,让他们辞退几位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的员工时犯难了,这几个人有关系,不能辞退。若放任这几个员工,日后的管理工作势必难做,如果强行处理也不妥当。
几经思索,江小红决定换种方式处理。不合格的,不开除,但要接受培训,直至合格为止。江小红的这一管理方式不但使员工不再因势妄为,更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后来,此经验在酒店内部推广开来,被称为“小红经验”。
半年后,江小红调往餐饮部做主管,除了要看顾客脸色,还要看部门经理的脸色,工作很辛苦,她时常在下班的路上随便吃点东西后,就回到地下室倒头大睡。江小红受过莫名的委屈,有时明明是客户的错,她还得向客户道歉。
有一次,客人在豆腐里吃出一只蚊子。经配菜、炒菜、打荷、划单、传菜、当值服务员6道关口,都没发现问题。江小红给这位顾客打了5折,666元只收333元,客人也很满意。江小红向老板汇报工作时说起这件事,老板大发脾气,说蚊子都上到盘子里了,还收人家钱?责令她15分钟内联系到这位顾客,马上向人家道歉,并把钱退回。江小红顶着午后的烈日,打的跑到10里外客人正在就餐的另一家酒店,把钱退了。也正因为这件事,江小红一个月的奖金没了。
2002年,江小红调到娱乐部做主管。这是一个全新领域,江小红又得从头开始。
有一次,江小红找一个不遵守酒店规章制度的调酒师谈话。调酒师对她说:“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你除了会搞客房卫生外就一窍不通。”江小红没有反驳,因为她刚刚接手,真的不懂。
江小红分管的工作很多,简直是分身乏术,但她偏偏是个不认输的人。她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只要踏实,肯吃苦,就一定能干出成绩。
调酒师既是一个技术活,又是一个力气活,拿捏要准,工作时要心无旁骛。于是,江小红在歇业的凌晨两三点以后,潜心研究调酒。加班熬夜,忘记吃饭,上下班途中走错了路,甚至做梦也梦见自己在调酒。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店举办的一项技能比赛中,江小红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调酒项目的角逐,结果她赢得了桂冠。
当初顶撞江小红的调酒师自愧不如,当面向她认错并表示愿意接受处分,后来还递交了辞职信。江小红并没有秋后算账,反而劝他留下来,她觉得人无完人,知错能改,仍是好员工。后来,这名调酒师成了江小红的得力助手。
对江小红来说,生命就像一团燃烧的火。2004年的一天晚上,驻店经理巡查时刚好看到江小红下班后仍坚持自学英语,就问她学得怎么样。江小红现炒现卖地把学到的一些英语用上。经理比较满意,答应让她在办公室试用一个月。
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一年后,江小红成了办公室的行政主管。可不久后,江小红放弃办公室行政主管的职位,转去做一名大堂副理。
顾客是上帝,大堂副理则专门负责和上帝打交道,很受气,但这也是一个全面了解顾客心理的机会。从做大堂副理那刻起,江小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
大堂副理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沟通是一项必须具备的技能。江小红只有高中文化,虽然能说普通话、客家话和粤语,但她的英语水平仍是初级,只会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她也不懂其它外语。
为了弥补语言上的不足,江小红到培训学校学外语,一口气报了英语和日语两门课程。她通过了公共英语等级考试,酒店有重要的外宾要接待,都叫她去翻译。此外,江小红还能讲日语,销售部总监曾经多次想挖她去做公关销售工作。江小红成了酒店的香饽饽。
2006年,江小红升任宾客关系资深主任。每一步成功,都让她觉得付出总有回报。
2007年,江小红拿出打工积蓄下的8万块钱,在老家修建了一栋红砖瓦房。当父亲在新屋封顶那天像个小孩那样乐呵呵地燃放鞭炮时,江小红转过身,眼泪夺眶而出。那是经历千辛万苦之后品尝到的幸福的泪光。
是金子总会发光。江小红从一帮打工仔、打工妹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出色的酒店管理人员,并且在圈子内小有名气。对于她来说,酒店工作带给她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头衔,而是自己在酒店服务行业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009年对江小红来说是幸运的一年,她认真、自信、拼搏,为新时代打工人树立了榜样。同年五一前夕,中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江小红“中山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她还获得了外派学习的机会。
认真、进取、锲而不舍,是江小红走向成功的三大秘诀。这三种精神,看上去容易做,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少。她以专业精神对待每一个岗位,以平和的心态,在工作中不断感悟和学习,把工作做到极致。在奔往远方的道路上,总有动摇与退却,总有诱惑与摇摆,江小红始终步履坚定地走好每一步,成功属于她也就是必然的事了。
责 编:黄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