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职务发明制度的法修改动态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4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2002年小泉纯一郎首相在其执政方针演讲中提出“知财立国”政策,具体内容为战略性保护和利用研究活动或创造活动成果,以期强化日本的产业竞争力。2013年6月知财本部制定《知识产权政策构想》,其核心政策中的一部分甚至会反映至日本再兴战略中的经济策略中。知识产权政策对于日本经济复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上述《知识产权政策构想》的目标为,1.构筑一套可有效从国外吸引创新投资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力使日本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亚洲等新兴国的标准;3.培养具有创造性和战略性的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另外,近年日本国内对于技术秘密的大量流失现象有所觉察,TPP谈判中对于知识产权部分的涉猎可能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也引起日本国内产业界众多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为迎合上述三目标,该政策构想还提出以下四大政策支柱。分别为,1.构筑一套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2.强化支援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3.对应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环境加以整备;4.强化以内容为中心的软实力。
  具体至四大政策支柱中的政策之一:构筑一套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2014年出台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提出将对现有职务发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修改。鑒于我国近期对于《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的讨论亦是热情高涨,在此氛围下,本文旨在对日本现有体系框架下有关职务发明中权利归属原则条款和请求相应对价的权利条款作以简要说明解析,并基于今年知财本部刚公布的《2014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中有关职务发明部分的修改动态进行分析介绍。
  二、现有职务发明制度的困境
  日本对职务发明并没有进行单独立法,而是在专利法第35条中对其进行规定。权利归属问题可理解为发明人对其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如若该发明获得专利授权,则雇佣人、法人、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简称雇佣人)对该专利免费享有法定的普通实施权(第1款)。如若雇佣人欲获取普通实施权以外的权利(包含独占实施权、专利权等),可按照契约、工作规则及其他规定与发明人进行协商,但发明人享有获得相应对价的权利(第3款)。发明人作为弱势群体,为防止发明人的智力成果被过分榨取,该条还专门规定了限定条款,即,事先约定获取职务发明以外的发明的专利权的条款无效(第2款),以及在发明人将其专利权等转让给雇用者时,雇用者必须支付给发明人相应对价(第3款)。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默认条款(默认将申请专利的权利赋予发明人),其意图为由此来促使雇用者支付给发明人合理的对价,从而保障对发明人的激励。上述第35条第3款的规定可解释为,产生对价的要件为对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发生转移即可,并不要求实际对该发明进行专利申请和获得专利权。按照上述第35条第2款的解释,既然雇用者可事前通过工作规章制度等获得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的权利等,那么自然就需要在工作规章制度等中对合理的对价进行规定。进而,第35条第4款对工作规章制度等中规定的对价是否合理进行了规定。如在工作规章制度中没有对对价进行规定或法院判定工作规章制度中规定的对价不合理,法院在确定雇用者应支付给发明人的合理对价时应考虑第35条第5款规定的因素。
  综述,日本专利法中首先将申请专利的权利默认归属于发明人,在此基础上,雇用者可通过工作规章制度或契约等形式来承继申请专利的权利或专利权等。但相应地,要向发明人支付合理的对价。
  日本传统的劳工制度为终身雇佣制,从入职至退休始终在一家企业工作为常态,但近年来,中途跳槽的现象也频频发生,尤其在IT产业中这种现象则更为常见。知识的外部性易使第三人免费搭便车,研究人员的中途跳槽进一步加剧了企业核心技术的流失。在现有的倾向于保护发明人的职务发明制度下,如员工中途离职则会置企业于被动地位。在经济复兴的大背景下对于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从而给予企业更多的激励,也是无可厚非。
  三、职务发明权利归属制度或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立法趣旨来看,现有专利法第35条中关于职务发明制度的条款侧重于寻求对发明人的激励和对企业的激励的平衡点,从作为发明人的从业者和企业的地位不对称这一角度以及实际司法判例来看,第35条更倾向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发明人。在经济复兴这一大背景下,今年出台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侧重于从提升产业竞争力来修改职务发明制度。从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有如下三点需注意:1.为进一步确保对产业界的激励将申请发明的权利赋给法人或委任给双方通过契约解决;2.充分考虑大学中的研究者的利益;3.收集与研究者的激励相关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讨论。
  具体言之,对于上述第一点,如若改变现有制度中的权利归属,则存在削弱发明人的研究热情这方面的担忧。对此问题,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请求对价的权利和报酬并不是唯一的激励,研究自由度和研究经费等研究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激励。另外,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按照现行专利法第35条第5款的规定,合理的对价最终由法院来决定,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企业的可预测性。这一点成为企业决定是否将研发中心设置在日本的负面因素之一。考虑到以上两方面因素,此次修法会打破现有制度下的权利归属原则。当然,如何整备出一套有利于研究人员的研发环境和待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针对上述第二点,考虑到大学内的研究成果在属人程度上的差异,如果颠覆现有制度下的权利归属原则,应该对大学内的研究人员加以特殊考虑。概而言之,此次推进计划力求重新设计一套可确保研究人员的研究活动的同时能够确实强化企业的竞争力的职务发明制度。
  四、小结
  新职务发明制度的具体法律条款目前尚在讨论中,但可明确的是,现有制度下将申请专利的权利赋给发明人的默认条款将会被彻底推翻。权利的重新分配必将使得资源得以重置,然而新一轮的权利配置中,如发明人失去享有对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这一砝码,如何设计出一套可兼顾研究人员激励的新法律制度,无疑是最为困难的课题之一。另,在该次推进计划中提及到力争在2015年内拿出具体修法方案。
其他文献
浏览器过滤视频网站的广告已不是新鲜事,实践中也有不少因过滤视频广告而引起纠纷的案件。对于这些案件中的过滤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尚存在诸多争议。随着2017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又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浏览器过滤视频广告的行为是否属于新法第十二条中互联网条款规制的范围?浏览器过滤视频广告是有利于消费者的大义之举,还是不当攫取他人利益以求谋取竞争优势的食人而肥之行?浏览器过滤视频广告行为
期刊
“赠品促销”可以提升商品的附加值。但是,当赠品上印有品牌时,商标侵权问题就不容忽视,有七个建议值得考虑。  时尚杂志界大约是最喜欢送赠品的行业,从化妆品、太阳眼镜到皮夹、旅行包等,各式各样。赠品可以是赠送自己促销的产品本身,也可以是购进的其他厂商的小额商品。不过,很多品牌厂商喜欢根据促销商品的特点或属性,定制类似优盘、开瓶器、名片夹、手环等赠品,因为定制赠品可以印上自己的品牌(或LOGO)或者广告
期刊
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一篇,该系列文章旨在帮助中国从业者对欧洲知识产权(IPR)体系(特别是商标和外观设计方面)的运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文将以概述形式介绍IT工具和应用程序,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给世界各地的用户的,以期提升他们的日常实践,从而更好地实施其IP战略。  企业通过多种知识产权,从不同角度和广度的保护范围来保护其无形资产。有时,寻找对外观设计的保护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保护很快就能得到授权,但相
期刊
北京松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当下中国电视剧水平,那么笔者会选择“良莠不齐”这个成语。在每年海量出品的国产电视剧中,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比比皆是,无论在演员实力、剧情设计和制作水平上,都能看出制片方的良苦用心;同样,在利益驱使下,一些模仿抄袭的跟风剧和迎合恶俗趣味的“雷剧”也充斥着荧屏,让人错愕不已。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存在就像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深深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向
期刊
未注册商标的维权路径有两种:其一是主张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其二是主张未注册驰名商标,寻求《商标法》保护。两种路径各有优势也各有弊端,如何选择合理的维权路径,是未注册商标持有人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另外,法院是否可以参照《商标法》第三十条“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条款、第十三条“驰名商标”条款之间的“转换适用”思路,在民事案件中不支持当事人主张的未注册驰名条款,转而主动适用知
期刊
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除回应知识产权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之外,最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知识产权审判的权威性、重塑公民对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的信心。  一、为什么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各界提出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一是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多。二是知识产权审判标准不统一。三是知识产权授权确权案件解决机制没有效率。四是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已成国际趋势。笔者认为,这四个理由都较为牵强。  近年来,知识产权
期刊
今夏,由欧洲专利局(EPO)、日本专利局(JPO)、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和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组成的“五局”齐聚韩国釜山,共同探讨提高专利申请审查效率和质量、加快落实五局间工作共享计划等问题。  “五局”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局是世界上最大的五个知识产权局。建立该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全球专利审查的效率。据官方数据,“五局”共处理了世界上约80%的专利申请,并
期刊
6月20日至22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应邀率团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拜会了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并与副总干事王彬颖、约翰·桑德奇,助理总干事高木善幸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举行了会谈。在与WIPO方面举行的工作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共同推进亚太地区知识产权合作,确定了在华建设WIPO技术创新支持中心(TISC)項目的工作安排,就人力资源合作特别是初级专业官员(JPO)项目
期刊
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用霍菲尔德理论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加以分析,用一种新的视角解释和阐述知识产权。  霍菲尔德基础法律概念理论概述  霍菲尔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一共发表了八篇文章,其论著一以贯之,是法律思想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霍菲尔德是分析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代表作《在司法推理中应用的基本法律概念》一文中,阐述了法律关系中的“最小公分母(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期刊
从技术贡献的视角来看,只有非显而易见的技术方案才可能有技术贡献,显而易见的技术方案不能认为有技术贡献;发明人的技术贡献或发明点可能体现在技术问题、技术手段或者技术效果任何一个方面。  在专利授权确权审判实践中,是否具备创造性无疑是争议焦点。关于专利创造性判断,绝对可以说“一言难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专利创造性判断有不同的“相貌”。从某个角度来看,专利创造性的本质就是技术贡献,因此,有必要从技术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