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基金的下折之殇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所不了解的下折
  上周(7月6日~7月10日),分级基金迎来了发展史上最惨烈的一周:10只分级触发下折!在此前一周,银华转债B和鹏华高铁B率先触发下折。从暴涨到暴跌,从频繁上折到频繁下折,速度转换之快、幅度之大,用“百年一遇”来描述并不为过。
  一般来说,上折是牛市的标志,而下折只在熊市才有。上折之后往往连续涨停,而下折对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想玩分级基金尤其是B,你就不能不懂下折,正如做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不能不懂强行平仓一样。
  为什么要进行下折
  设置下折条款的主要目的:一是,对A份额提供收益保证,避免出现违约;二是,在极端杠杆的情况下,避免B份额投资者血本无归。
  在标的指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B份额由于杠杆效应,会对标的指数或母基金的跌幅成倍数放大,要承担整个基金的亏损。可以想象,如果任由B净值下跌而不进行干预,B净值早晚要跌到0或者接近为0。这样,不但B份额投资者会血本无归,对A的约定收益也无从谈起,A会成为一只违约的债券。
  下折条款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设置的。它规定了当B端净值跌至一个数额时(如0.25元),把B端净值调整为1,然后份额缩减。这样减小B端的杠杆水平,也使得B能够继续为A提取约定收益,使得A不会出现违约。因为按照基金合同的规定,A、B保持固定的比例,A也要按照同样比例进行份额缩减,但缩减方式当然不是凭空消失或“没收”,而是将多出来的份额折算成母基金份额。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向下不定期折算,简称下折,也称低折。
  上述那个导致B下折的净值数额称为“下折阈值”。假如下折阈值是0.25元,当某个交易日收盘B份额净值跌至或跌破0.25元,则正式进入下折程序。B份额的净值调整为1,其份额缩减3/4,由4份缩成1份;相应的,A份额也只保留1份,多出来的3份折算成母基金。一般的下折方式是将三类份额全部调整为1,不过也有其他折算方式,但本质并无不同。
  下折条款有两个关键要素:下折阈值、折算方式。目前,绝大部分股票型分级基金的下折阈值是0.25元,只有少数个别基金的下折阈值比较特殊(附表)。
  详细剖析下折原理
  近期,众多分级基金触发下折,但B仍有很高的溢价率,有的甚至高达100%左右。假设当时B的交易价格为0.5元,其净值为0.25元,则溢价率为100%。当我告诉你下折完成后,人为地将交易价格降为0.25元,你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巨亏,因为溢价消失了。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B份额都有合理的溢价吗?交易所规定以净值交易,市场不会进行修正吗?是的,市场确实在修正,这时折算跟不折算的区别就有了。假定每1份的价格被人为调整到0.25元,开盘后,A会继续传递0.25元的溢价,B会连续涨停,直至价格重新回到0.5元。但是折算后就不同了,由于份额缩减为原来的1/4(实际会更少),A传递过来的溢价只有1/4,也就是说3/4的溢价已经永远消失了。
  投资者或许有个疑惑,在一个充分有效的市场里,临近下折时溢价应趋于消失才对。为何那么多下折的基金,在下折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还有如此高的溢价呢?
  归纳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百年难遇的股灾造成了这次悲剧。由于B连续跌停,使其跌幅远小于理论跌幅,溢价难免;二是,去年底以来,分级基金飞速发展,吸引了不少全新的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对分级基金缺乏了解,不懂得下折的凶险,甚至在下折基准日还飞蛾扑火式地买入,所以这个市场并不是充分有效的;三是,由于限制股指期货做空,专业机构无法对冲,没有动力套利,因而没有套利的力量消灭溢价。从以上三点来看,股灾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他文献
中报披露季,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快报、正式中报轮番在A股市场“登台开演”。尽管经历了千点暴跌后的A股走势仍“阴晴不定”,但不少业绩靓丽的个股在动荡市中也有所表现。  正式中报披露喜忧参半  随着2015年“中报第一股”沃华医药的亮相,截至7月15日,正式公布2015年中报业绩的公司已有7家。与此前我们从中报预披露时间表、业绩预告做出的统计吻合,从已披露中报的业绩表现看,今年A股市场的中报披露已不
期刊
6月大盘走势可谓惊心动魄。先是快速上冲突破5000点大关,随即又于6月16日调头狂跌,短短10个交易日中暴跌了21.55%。暴跌中,不仅惜卖者增多,且增持者也不在少数。  暴跌下,市场减持力度萎缩  在本次暴跌前,股指一路狂奔,大涨行情中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们借机发力套现,仅上半年就有126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票市值近5000亿元,相当于2014年全年减持金额2512亿元的2倍。在上一个月,受汇
期刊
自6月12日上证指数创5178高点后,A股市场风格骤转,指数、个股“瀑布”般飞流直下,至7月9日最低下探至3373点,期间指数一度狂泻1805点,市场整体及个股的估值水平明显下调。在政府主动救市和产业资本积极自救下,近几日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整体进入“灾后重建”期。  产业资本再现大规模净增持  在产业资本自救和监管部门的强力干预下,近日A股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净增持现象。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
期刊
编者按:在沪指冲上5000点后,李大霄大声疾呼,让股民远离市场风险。然而,很多和市场一样疯狂的投资者,却向他抛来“板儿砖”。如今市场一片狼藉之后,股民开始反思。90后把李大霄称为“预言帝”,他说只是自己敢讲真话而已。作为《红周刊》的老朋友,在接受采访时,他语重心长地表示,眼下救市要紧,要为国分忧;对于散户来说,反思比赚钱更重要!  本周,政府救市的威力备受考验,周三,千股涨停的局面戛然而止,市场中
期刊
日前,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可交换债成功发行并将上市交易,由于交换债品种极为稀缺,在15天集EB的申购过程中,网下申购金额达到5709.77亿元,申购中签率仅为0.14%,申购倍数达到710多倍。  条款苛刻仍引追捧  通常,可交换债转股条款的设计取决于发行人对公司未来股价的判断和放弃股权的意愿,也就是说,虽然发行了可交换债,但发行人可以通过条款设计促使债券尽快转成股票,也可以通过加入赎回权的
期刊
反弹过后仍有强震  主持人:峰回路转的一周,国家队二次出手,军心暂告稳定,泛舟这周有什么感想?  泛舟:本周市场指数波动幅度不大,但是个股却分化严重,有股价创新低的,有近7个交易日6个涨停的,有此轮反弹行情以来股价涨幅超过100%的,也有基本没弹摇摇欲坠的,什么都有。大伙发现没,越是人脆弱的时候,各种战法准确率越高,因为没人敢上了,都跌怕了,反而此时遍地是宝!  主持人:但我听你说过下周还要震荡啊
期刊
人性!  这一点倒不是什么反思,而是给自己提个醒。江湖险恶,我以往并不喜欢鲁迅说的“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这句话,这次让我牢牢的记住了。朋友们勿慌,并不是我受了什么伤或者受骗,而是亲眼目睹了一幕幕后的感触。  一个微信群,500人,空仓或轻仓的一般都不会在市场如此弱的时候出来再唱空,可想而知,群里的“意见领袖”一定是看多,而且是强烈看多的。这个时候,就像上面说的你能不能有独立思考能力?
期刊
连续跌停、连续涨停的极端行为之后,本周行情逐步回归常规模式,多空双方轮流发力,周初个股分化明显,尤其是权重股方面,指数反弹时下跌打压;指数调整时拼命护盘,再度出现了两桶油冲击涨停而其余个股下跌的情况。转折点是在周三,经过周初横盘后,周三多头倒戈,获利盘与解套盘涌出,空头借机反扑,再度上演了千股跌停的场面;周四市场大幅低开,随后下跌抵抗并翻红,盘中指数再度巨震近10%;周五交割日,在中金所出台多项维
期刊
次新股指数遭大幅回调。从6月12日开始,A股遭遇罕见的“股灾”,次新股指数更是大幅下跌。6月12日至7月8日,申万次新股指数更是从最高点4792.09点一路下跌到2730.07点,累计跌幅43.03%,指数几乎被“腰斩”。超跌过后,7月9日迎来反弹行情,截至7月17日收盘,申万次新股指数反弹20.22%,同期上证综指反弹12.84%,创业板指数反弹17.74%。由此可见,在反弹行情中,次新股反弹弹
期刊
政府救市资金在上周果断出击,初步遏制股市暴跌势头之后,本周再度聚焦IC1507合约和中证500成分股,精准打击,张弛有度,终于取得第一次战役的胜利。  本轮暴跌主要是由融资盘无序溃退导致的多头踩踏引发,政府救市资金的大规模介入,固然可以暂时接住落荒者抛出的筹码,但悉数购买股票并非政府本意,恢复市场功能才是救市的根本目的。市场暴跌之后,如何能在止跌之后迅速恢复人气,解决这个问题是本轮救市成败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