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卷选考现代文阅读中情思信息的研究与对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度刘郎今又来
  根据2015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2016年全国统一命题又重新走上了各地高考舞台,因此认真了解和对比现有的全国课标卷以及全国大纲卷是十分必要的。
  试看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中一题:《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奥地利]斯·茨威格,第34题: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2分)其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文章最后的注释:“[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就会发现这个“特殊的日子”其实是列夫托尔斯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由此可见,关注现代文阅读的情思信息对于我们2016年的高考备考十分重要。
  于无声处听惊雷
  在近年的全国高考卷中,现代文阅读比较常见的情思信息是作者生平、后记以及注释,其中这些情思信息又分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一、关注现代文阅读情思信息中的显性信息
  所谓显性信息就是明确表达的信息。全国高考卷现代文的主人公虽然都是业界翘楚,可是对于普通高考考生难免生疏,作者生平以及注释的出现能很快消除这种阅读隔阂感。例如:2013年(全国课标Ⅱ)《一个不能忘记的人》,主人公是著名的愛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编者就特意加上了相关链接,这让考生能更加了解卢作孚先生,拉近了和传主的距离,也减小了阅读解题的难度。
  二、关注现代文阅读情思信息中的隐性信息
  所谓隐性信息意指虽然没有明确表达,但对文章的主旨与答题有关键性作用的信息。
  (一)关注熟悉的作家的概况
  时代在变迁,思想却在传承,大凡杰出的诗人,其内心多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因而要读懂文章,需要勾勒出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命轨迹及思想搏动,才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家在作品中表现的中心思想。
  (二)关注文中突然出现的后记
  文中的补充信息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试看2014年(全国大纲卷)《听雨》,文章后半段出现了几个括号就别有一番风味。
  ……(第五段)(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显然文章中出现的补充信息绝不可能是画蛇添足,第15题:15.(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2) 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答案:(1)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2)由于个人和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试想如果没有括号中补充信息,考生又怎能联系时代背景,准确答题呢?
  (三)关注文章结尾处的注释
  纵览近年来的全国高考卷,文章后面常常会出现大量的注释,而只有掌握好这些情思信息,才能在现代文阅读中获得高分。
  试看2014年(全国课标Ⅱ)的《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中答案和注释的关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看:“12.(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相关链接: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答案中其思想基础是从小受到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身(两点三分),以上答案全部来自于注释2。
  神光截取蓝田玉
  通过近几年来的全国卷选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一定要重视其中的情思信息。我认为我们在未来的备考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
  一、整体阅读意识
  在2016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选考阅读中,我们应该提醒考生关注文章中的所有情思信息,不能放过任何一点的线索,不要以为注释、题目、后记、作者生平不重要,就匆匆放过,要让高三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即高考题中所有的信息都有它的用处,现代文选考中的情思信息常常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
  二、诗歌鉴赏技巧
  高考备考时间紧压力大,最忌另起炉灶,所以我认为最好从诗歌鉴赏阅读这个备考项目中进行延伸。诗歌鉴赏虽然篇幅短小,却充分展示了情思信息对于诗歌主旨的重要作用。我想通过诗歌鉴赏的技巧来引导学生关注现代文选考的情思信息是会十分有效的。
  三、压缩
  选考中的情思信息,特别是较长的注释,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压缩的方法,提炼它的内核,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答题。
  四、高一高二课堂应强化情思信息的介绍
  在课堂上,老师应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关注情思信息,可采用课前学生的合作预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简要延伸,来达到让学生多方面阅读文章,理解文意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
初中语文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甚广,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其中写作为语文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在中考分数中占据着很大份额,故而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语文写作非常看重。但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由于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与阅读量,同时没有养成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与阅读经验积累的习惯,因而写作基础不扎实、写作素材不生动,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空洞贫乏。因此,提高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成了教师的重
随着我国入世已变为现实,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不可避免地把每个企业推向全球竞争的浪潮中,洋河酒厂也不例外,为迎接入世挑战,洋河酒厂未雨绸缪,不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力度,重视
想象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想象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想象是写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如《荷塘月色》当中的一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
电解铝厂基本均利用铝母线输送电流或者低电压直流电,因此铝母线的加工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乎电解铝厂的正常运作。本文偏重研讨电解铝厂铝母线加工工艺,保证了铝母线在加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说明,情感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观赏者与创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算真正读懂一篇文章。  据此,本人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达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EMBU)对82 例抑郁障碍患者和82例正常人进行测试.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父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足、文学底蕴薄弱,教学难度较大。针对这样的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大胆改革,重抓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空间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作文教学工作开展。  一、凸显读写活动促进功能,有力夯实学生文学基础  导致初中生作文写作难的一大重要制约因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文学底蕴,胸中无词汇,下笔更苦涩。这一现象与多年来的应试教学模式有关,教师要针对这一方面的薄弱环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