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教学之我感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如此看来,文言文教学要有“文”有“言”。没有“言”,哪来的“文”?没有“言”的积累,弄不通文意,何来对“文”的理解与鉴赏?反之,没有对“文”的赏鉴,言也只不过是“故纸”一堆。文言文教学有“文”有“言”,方能过得应试关口,上得素质台阶。
   那么,该如何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呢?应该把握好哪些环节呢?
   课程改革后,语文每周只有五节课,那么长的文言文该如何处理?应该先以“预习学案”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教师精心准备“预习学案”,要求学生充分诵读文章,疏通文意,同时给出重点文言知识点,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如有疑问,可圈画留存,课堂上的环节之一就是交流疑难问题,学生教师共同解决。对文本的赏读也应该有引路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思考。在有些教学视频中,回答问题的学生拿着统一的纸张回答,就有专家质疑学生是提前备答,其实,若是教师提前布置下去的学案,学生提前自主作答,有何不可?
   “言”的教学,因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师只需检查补充,巩固提高,这样就节约了时间,有利于鉴赏环节的展开。对于“文”的教学,课堂上最忌面面俱到。像课本上所选的《史记》篇目,篇篇经典,人物刻画、细节描写、精到的语言、多彩的手法等,如果一一讲来,几时能尽? 方智范先生认为,备课要有取舍,这是极好的意见。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从教学实践来看,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把握,无需多讲,而文章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倒是此一阶段学生应该开始探究的。
   文言文教学还要关注古文今读,这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写作积淀都是极有好处的。赵志伟先生点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课堂教学时谈到:“我觉得要联系现实,弱国无外交,与其讲“和”,不如讲要发展,国家要强大。”思维引深至此,才是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其他文献
一、情景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塑造意境   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悦耳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充满意境的学习气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为动画、音乐使学生荡起思维的火花,拨动心弦,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些文章,只从字面理解会很抽象,比如描述一
期刊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无论是平时的测试卷还是小考、中考,阅读题是必不可少的题型,而且是最令学生头痛,最易失分的题。然而在考试中阅读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把好阅读题这一关。我认为做好阅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读的训练,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通过读理解词语,通过读把握人物心理及情感,通过读学习
期刊
语文教育是一门爱的教育,带着博爱的心去教每一堂课,效果大有不同。也许刚踏上工作岗位,各方面经验不足,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前进,那么,不妨先从教书匠做起。先做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再做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理论,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是运用思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人的天性,因此,如果想让课堂气氛活跃,需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运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据反馈信息看,学生对诗歌理解的能力欠缺,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1)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对内容把握不准;(2)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欠缺;(3)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不能紧紧抓住诗
期刊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方面着眼,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兴趣,使之在作文教学中起推动、促进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情感,诱起表达欲望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因素,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动情、动容,来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讨论自己最关心的事。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诱发了心理需求
期刊
对于教师职业的伟大写照,莫过于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导职能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下面就谈一些自己班级管理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期刊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似乎怨声载道,老师们老是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苯;为了孩子的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的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机为目的。我认为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激励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出题,讲解指导,学生写作,课堂完稿。由于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了作文;或者草草了事应付一篇作文,觉得写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有的作文题目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由于缺乏真正的生活体验及感悟,只好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就逐渐降低,作文课成了学生最讨厌的课程,作文也变成纯粹应付老师应付考试的“作业”,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期刊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尔指出:“我们应该给学生活动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他们合作学习,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合作交流,来代替教师讲、学生听,杜绝把学生当知识容器的做法。”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交流。要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乃至高效,贵在受教育主体实实在在地参与整个教学全过程。因此,讨论法就是一种适应这种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所谓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
期刊
教育家曾这样说“语文成绩的好差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阅读的结果”。学生素养的提升源于语文,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源于阅读。   一、通过阅读教学,深化语文素养   首先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