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催开语文教学之花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xust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似乎怨声载道,老师们老是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苯;为了孩子的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的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机为目的。我认为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激励性语言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它以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为优势,对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激励性语言的功能,将有利于进一步用好语言这一工具,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机
   1.目标激励法。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作出不懈的努力。
   2.榜样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
   3.竞争激励法。我在语文课上我常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用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4.尝试激励法。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5.成功激励法。成功的体验是促进学生激情迸发,培养良好情操的动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义地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安排活动内容,并尽可能让学生的活动目标达成,感受心灵的愉悦,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呀!”
   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可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因此,通过运用激励性策略,对学生参与行为充满期望,多肯定,多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产生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
   三、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能够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是这样一幅情景:教师有绝对权威,教师意志决定一切,教学中存在强制、训斥、威胁和鄙视的现象,师生关系疏远、紧张,缺乏心灵的沟通,本来应该充满愉快和成功体验的教学活动却是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甚至会厌倦的。
   在一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我要求学生找最好的方式劝说同学,许多学生都不愿开口,于是,我告诉他们,“把我当成你们的好朋友,你们一起来劝说我,好吗?”“你们会帮助我的,对吗?”“我相信你们的能力。”这下,孩子们兴趣来了,争先恐后来说,那时侯,我根本就不是老师了,而是他们的个同学,于是课堂变得极为活跃,收效很大,事后一反思,才知道,吸引他们的是我的角色的变化,让他们产生信心的是我鼓励的话语,因为这种朋友式的合作学习让他们感到非常有情趣,激发了学习的动机,促进了学习,同时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所以,我认为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采用激励性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不良师生关系的一次积极和彻底的纠正。
   四、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营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创设出充满情感、激励气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激励,进行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比单纯的语言效果更佳。俗话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给学生创设发挥“为师”潜能的环境,使他们由一贯当学生的角色转化为教师的角色,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创设出“人人为生,个个为师”的氛围。如“谁来帮帮他?”“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都来学习”。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积极地思考,激活了他们创造性的思维,也激活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其他文献
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所以教师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的重点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除了做好日常的工作外,要发挥的更大的作用,就是协调好各科教师一起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包括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它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独立
期刊
语言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课堂环境,这三个环境之间的关系可用同心圆来表示,其中处在中心的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是课堂环境,因此课堂环境的建设对于语言教学举足轻重。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努力,改善课堂环境,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课堂环境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人际环境、情感环境和物质环境。下面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说说如何建设有益的课堂环境。   一、物质环境  
期刊
文学鉴赏作为阅读过程的高级阶段,在教学中有其特殊的任务。新课标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往往摆脱不了对教参的依赖,不注意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对
期刊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说过: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英国作家培根也曾说过:读书使人明智。确实,书读得多了,读得久了,人就会在文字的浸润中得到熏陶,思想境界会得到升华,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分析问题的层次也会更清晰。阅读,可以品读人生百态,悟出生活的真谛,不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涵养了心灵
期刊
一、情景教学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塑造意境   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悦耳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充满意境的学习气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为动画、音乐使学生荡起思维的火花,拨动心弦,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些文章,只从字面理解会很抽象,比如描述一
期刊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无论是平时的测试卷还是小考、中考,阅读题是必不可少的题型,而且是最令学生头痛,最易失分的题。然而在考试中阅读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总成绩,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必须把好阅读题这一关。我认为做好阅读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读的训练,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通过读理解词语,通过读把握人物心理及情感,通过读学习
期刊
语文教育是一门爱的教育,带着博爱的心去教每一堂课,效果大有不同。也许刚踏上工作岗位,各方面经验不足,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前进,那么,不妨先从教书匠做起。先做一个合格的教书匠,再做一个伟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任何事物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理论,做任何事情归根结底都是运用思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人的天性,因此,如果想让课堂气氛活跃,需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运用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
期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尤其在唐代,诗歌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艺术手法也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据反馈信息看,学生对诗歌理解的能力欠缺,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1)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对内容把握不准;(2)思路不清晰,表达能力欠缺;(3)综合分析能力不够,不能紧紧抓住诗
期刊
要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不仅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方面着眼,更需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作文兴趣,使之在作文教学中起推动、促进智力因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下面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激发情感,诱起表达欲望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因素,表现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动情、动容,来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人,讨论自己最关心的事。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诱发了心理需求
期刊
对于教师职业的伟大写照,莫过于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德育工作,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班主任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指导者、全面有效地履行其指导职能呢?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下面就谈一些自己班级管理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