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自由行”穿越长三角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假期有不少人“乘坐高铁+自由行”,在长三角穿梭,打卡不同景点,这正是长三角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7月初,女儿初三中考才结束,家住南京鼓楼区的朱女士便开始实施她早就安排好的暑假出游计划。朱女士和她先生的家乡都在盐城,双方父母均年迈,孩子也有几个月没见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于是,朱女士买了C3189列车票:“这个时间刚刚好,早上9:41出发,中午12:37到盐城,早上孩子能睡个小懒觉,回家也赶得上吃中饭。”复兴号班次在这一天从南京开往盐城的共有7趟,最早的一班是早晨7:34发车,最晚的是20:19发车。
  “以前我们回盐城大多选择自己开车,因为列车班次选择余地小,时间上不好控制。T字头的绿皮火车,乘坐体验不如高铁舒适。现在南京到盐城通了高铁,真是太便捷了,人也轻松。”
  回家乡看望老人是朱女士暑假出游计划中的一项。她还和几位“妈妈团”成员早早在联联周边游小程序上团购了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门票。“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影响我们出游,远的地方跑不了,长三角区域内有不少适合大人和小孩游玩的景点,再加上团购票很划算,就多玩几次吧。”
  抱有朱女士这种想法的人在这个假期有不少,带上一家人,“乘坐高铁+自由行”,在长三角穿梭,打卡不同景点,这正是长三角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朝发夕至”融入日常
  黄帆(化名)是一位资深动漫玩家。早在两三个月前,她就关注了7月15日至1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她在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大学好友小欣和她一样,也是动漫爱好者。好友家住安徽合肥,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两人早早就约好,7月16日这天一大早,各自从家里出发,在漫展所在地上海世博展览馆门口集合,再一起去看展。她们还打算,如果时间来得及,就去旁边的中华艺术宫再转转。
  对黄帆和小欣而言,即便家不住在上海,但是去上海看漫展也是一种普通的休闲方式。两人自参加工作5年多来,在合肥—南京—上海之间,因为游玩或是体验文化盛宴,跑了多少趟已经数不清。和她们一样,融入“双城”甚至“多城”生活,是长三角许多人的日常,这便是“同城效应”带来的影响,一出世界顶级音乐剧的演出、一场环球嘉年华的游乐,一次动漫展,都会吸引大批上海周边城市的爱好者早出晚归,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乘坐高铁往来,就像邻里之间互相“串门”一样方便。
  人们“朝发夕至”的生活状态得益于长三角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迄今为止,长三角三省一市所有省辖市均开通了动车,由20多个城市“抱团”组成的世界级城市群已经融入了“半小时至3小时都市圈”。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12846公里,其中高铁里程6008公里,这意味着坐高铁游长三角是人们出游的新选择。
  去年,连镇高铁、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盐通高铁、合安高铁、徐连高铁、衢宁铁路相继开通运营,苏北扬州、盐城、徐州、连云港等,浙西南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多地区正在成为新的暑期游打卡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长三角铁路迎来新一轮加快建设的重要机遇。预计“十四五”期间,其境内有22条高铁、6条普速铁路、7个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总里程达7300公里以上,运力进一步扩充。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
  长三角铁路纵横交错,高铁成网,动车飞驰,把“一日看尽江南景”变成现实。
  “自由行”路线丰富多彩
  在六悦博物馆,领略中国民间艺术的无尽魅力;在柳亚子纪念馆,感受爱国诗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在太湖雪蚕桑文化园,穿行于稻米香径,欣赏震泽特色田园乡村的自然美景……今年春天,家住上海闵行区的王先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摄影界友人一起到了江苏吴江走街串巷,他们走走停停、吃吃逛逛,深度体验吴江独具江南韵味的“诗和远方”。
  吴江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苏州主城区,距上海97公里。古镇、江村、太湖美食、特色田园、鱼米之乡等独特的风物景观令王先生和他的朋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一直以来,上海和苏州地相连、人相亲,吴江算得上是上海市民的“后花园”,随着两地交通往来愈发便利,“两城变‘同城’,往来如‘串门’”的目标正在变为可能。
  事实上,为了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进沪苏同城进程,2021年,吴江区文体旅局倾力打造“阿拉游吴江”品牌,推出四季旅游亮点、旅游产品以及一系列针对上海市民的优质优惠活动,在推介吴江全域旅游资源的同时,从人文空间上进一步拉近沪苏两地的距离。
  这项产品的推出,不仅为上海市民提供了新的旅游线路,也为推动吴江地区旅游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像这样依据不同地方特色,打造丰富多样的“自由行”线路供游客体验,已成为长三角不少城市的新名片。
  杭黄高铁东起浙江省杭州市,西至安徽省黄山市,途经杭州东站、桐庐站、歙县北站、黄山北站等九个车站,形成一条黄金旅游走廊。这一路游览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的杭州西湖風景名胜区、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沉睡在水墨长卷的歙县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还有徐霞客曾两次游览并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的黄山风景区,游客们走了这趟“穿山越水之旅”,便能在畅游饱览秀美山水的同时,品尝江南文化大餐。
  “康养”是我们对健康生活的一种态度,从南京到杭州有一条“文化康养之旅”路线。徜徉在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探寻金陵韵事,阅读诗意人生。走在溧阳南山竹海,享受可饮可浴的御水温泉、焕发身心活力。继续前行,在宜兴陶祖圣境品味人文底蕴。来到浙江,长兴太湖龙之梦乐园可观戏可度假,南浔古镇观赏中西建筑,德清莫干山感受“洋家乐”民宿,在杭州“西溪湿地·洪园”与自然亲密接触,呼吸着鲜氧,尽情汲取“天然氧吧”的精华,将“养身”与“养心”融为一体。
  ……
  “不忘初心之旅”“穿山越水之旅”“绿色生态之旅”“江海小城之旅”“文化康养之旅”“扬子江名城之旅”,这6条长三角高铁跨省主题旅游产品线路,就涵盖了一市三省50余个设区市(区),包含了95个热门文化旅游景点和119家酒店及精品民宿。
  “周边游”潜力无限
  2020年元旦过后没多久,宣军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安徽黄山,投身旅游行业。宣军的家乡在安徽六安,大学毕业之后,他到上海工作了6年,认识了一些同样热爱旅游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年,他发现,长三角不少人喜欢周边游。“高铁现在非常发达,激发了人们在家门口旅游的热情,尤其是去黄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宣军和他的小伙伴开始依据游客需求,定制个性化旅游线路,先在朋友圈熟人之间发布,慢慢赢得了一些口碑,逐渐积累起了客户。这些游客多是年轻人,他们在游玩的同时,也会经常问问宣军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去给同事分享,于是,宣军又顺带着销售茶叶、纪念品等一些旅游特产。“因为是长三角周边游,不少游客不止一次来黄山,纯粹让他们‘到此一游’的体验可能并不完全满足游客需求。所以,我会在观光之外,还相应地提升客人们的消费体验。”
  像宣军这样把长三角“周边游”项目做得更深、更从容,不仅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能挖掘更多的商机。这样的商机蕴含在游客的吃、住、行等方方面面。
  在江苏无锡拈花湾,不起眼的苔藓、土墙、竹篱笆、茅草屋顶,总能让到访游客乐意拍照并分享到朋友圈。究其原因,拈花湾答好了挖掘文化资源这道题,在旅游中为游客提供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高铁+自由行”成为长三角居民旅游的新模式,依托这一新模式,相关产业也会跟着风生水起。
其他文献
AI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尝试愈发丰富,医学影像、辅助诊疗、健康管理、数字医疗服务等场景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正不断涌现。  如果说“AI(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应该不会有人质疑,但若细问“AI最好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觉得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场景,毫无疑问是医疗的场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表示,他在中国第五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年度峰会的演讲进一步
期刊
这些年,沉香价格迅速上涨,玩香群体骤增,全国出现了各种沉香协会,沉香以其修身养性的文化特征成为收藏投资的新热点。  香文化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是宋代、明代及清代早期,沉香背后承载着厚重的“香文化”。从宋代开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就被文人称作“生活四艺”,进而演变为古人的生活美学。那时的文人雅士相聚品香读书,一边享受氤氲香气,一边读经谈画论道,甚至感叹“无香何以为聚”。  然而
期刊
一般人描述色彩的词,是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更详细一点无非是大红、湖蓝、嫩黄、草绿等。但是在设计师眼里,颜色不是这么简单,而是有很多层次的,能表达不同的情绪、体现不同的功能。  从科学的角度,至少可以从三个层次去描述颜色:第一个层次是饱和度,鲜艳的颜色和灰灰的颜色,每一种色彩都可以用一个饱和度的指标去描述;第二个维度是明度,亮亮的色彩和很暗的色彩。明度和饱和度不一样,有一些饱和度很高的、很纯的
期刊
文和友是消费升级下的新秀,但这个时代有太多爆红后快速陨落的商业案例。文和友会不会只是风过留痕?一切都需要时间验证。  虽然过了四个多月,但是人们谈起文和友在深圳开业的盛况时,用到了“现象级”这个词。在4月2日当天,深圳文和友开业超4万人拿号的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  线下,排队人群从文和友门口一直延伸到人民桥,并顺着布吉河拐弯而上。对此,深圳交警发出交通堵塞预警。直至下午5时左右,排号量突破5万。 
期刊
回首这十几年,张久成感慨万千,他深深体会到创业路上的艰辛与不易,也曾想过放弃,但他深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一路走来,一路坚守,张久成在行进途中成长,在坚守过程中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走进“淮味千年”的品牌展馆,可以一览微缩的“舌尖上的淮安”。淮安大米、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蒲菜、淮安黑猪、涟水芦笋、淮安茶馓……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  “淮安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淮味千年’的成功,再
期刊
杏花微雨时,傅建国与友人合奏一曲《半山听雨》。钢琴的清透和古琴的悠远,仿佛在书写着他们这大半生的故事。  古琴之美,犹如《诗经》,简单而意蕴深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把古琴,如圣山之泉般铮淙泻下,满满的意境,又有着如文学、哲学般的隽永。  一曲《高山流水》传颂古今,世人皆知唯有樵夫钟子期方可领会琴师伯牙的“峨峨兮若泰山”和“
期刊
我们感知的越多,离教科书上的纸片人就越远,向英烈的内心和信仰就走得更近。这或许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成功之处吧。  【剧情简介】:围绕1912年至192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积极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热血历程,热忱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也正是在他的感召之下,毛泽东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
期刊
方液仙公司的产品赶走了日货,成为为数不多的国货战胜日货的案例,因此,他被人称为“国货大王”。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喝完了这杯,请进点小菜,人生能有几回醉,不欢更何待?”  由周璇演唱的这首《何日君再来》风靡中国大半个世纪,但鲜有人知的是,这首被无数人吟唱的情歌,其实最早只是一首广告歌曲,并且跟民国时期为振兴国货舍弃身家性命的“国货大王”方液仙
期刊
从下半年来看,去年经济受到疫情影响,整体趋势是前低后高,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  今年夏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之外,我国多地也进入了汛期洪涝灾害多发期,这对国民经济影响几何?8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7月份,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和国内汛情、疫情影响,国民经济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从累计来看,主要经济指标仍处在合理
期刊
“一秒鉴定万物”的手套  美的推出的概念手套,号称“可一秒鉴定万物的成分”,它的这项技能被称作为“智能超感”。用户戴上手套后,只要摸一下食物,手套就能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对于餐饮业来说,如果拥有了这款手套,那可就省事多了。比如厨师做好一盆椒麻鸡,戴上手套轻轻一碰,立马开始对食物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结论,厨师就能知道这道菜成功与否。它在农业方面也有实际作用,判断果实成熟与否,工作人员只需要用手套进行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