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2对MDS细胞株SKM-1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_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维生素K2(VK2)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株SKM-1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1)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VK2对SKM-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通过Annexin-V/PI标记VK2作用后的SKM-1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凋亡情况;(3)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SKM-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4)应用RT-PCR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分析VK2诱导SKM-1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 (1)5、10、20、40μmol/L VK2分别作用于SKM-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明显(均P<0.05),生长抑制率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5);(2)不同浓度VK2处理后48h,SKM-1细胞发生凋亡(均P<0.01),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P<0.05);(3)不同浓度VK2作用后24 h,SKM-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明显(均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4)不同浓度VK2处理后48 h,SKM-1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随着VK2浓度的增大而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 (1)VK2对SKM-1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VK2可诱导SKM-1细胞早期凋亡,呈剂量依赖性;(3)在此凋亡过程中,SKM-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下调;(4)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VK2诱导SKM-1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运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81储层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的识别与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邻近常规水层,低阻油层电阻增大率小于3,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路线制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系统考察了气流粉碎分级过程对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级前磷酸铁锂颗粒粒度
以磷铁废渣(Fe1.5P)和温室效应气体CO2为原料,以磷酸为补充磷源合成磷酸铁锂(LiFePO4)的前驱体Fe2P2O7,并研究了其合成过程对LiFePO4正极材料储能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LiFeP
通过对中国不同油区原油进行组分组成分析,选取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组分,分别与CO2组成二元体系进行PVT实验。所选取的原油烃组分碳原子数为C6—C16,分子结构为直链烷烃、单
采用喷雾干燥法在合适的浓度下合成了多孔球形的LiFePO4/C颗粒,并着重对多孔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恒电流充放
LiFePO4具有原料丰富、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以及较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工作电压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材料。但LiFePO4较低的电子
作为“上海文创50条”系列的终篇,本次报道聚焦“文化+金融”的跨界合作。$$截至2017年,市区两级文创资金累计投入约27亿元,扶持了近1500个文创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80亿元。按
会议
以磷酸铁、碳酸锂、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得到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碳量等条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合成LiFePO4/C
LiFePO4以其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无毒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包覆改性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正极材料LiFePO4碳包覆合成方法和碳源的种类对其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通过采用一次颗粒表面碳包覆、一次颗粒内部金属离子掺杂、一次颗粒纳米化以及二次颗粒多孔球形化的设计,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市场上主流的草酸亚铁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