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磷酸铁、碳酸锂、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得到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碳量等条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合成LiFePO4/C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磷酸铁、碳酸锂、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得到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通过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掺碳量等条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合成LiFePO4/C的在0.2C时最佳工艺条件:烧结温度700℃,烧结时间12h,含碳量n(FePO4)∶n(Li2CO3)∶n(C)=2∶1∶1.5。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样品在0.2C时的放电比容量可达151.2mAh/g。随着PVA掺入量的增加,材料的放电容量先增大后减小,当掺入量为1.5时材料表现出最优的电化学性能。经实验测得,振实密度为1.24g/cm3,电导率可达6.91×10-2 S/cm。
其他文献
对25℃不同总铁浓度时Fe-H2O体系可能存在的组分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各溶解组分的浓度,运用浓度比较法为判据,确定液相和液相、液相和固相以及各固相之间的分界线,绘制了
以磷酸、七水硫酸亚铁和一水氢氧化锂为原料,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采用简便的水热-煅烧法制备了橄榄形多孔LiFePO4,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
磷酸铁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大量应用在各种电子器件以及电动汽车上。作为一种电极材料,磷酸铁锂具有原料来源丰富,热稳定性好,以及理论容量高等特点。但是
运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81储层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的识别与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邻近常规水层,低阻油层电阻增大率小于3,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路线制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系统考察了气流粉碎分级过程对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级前磷酸铁锂颗粒粒度
以磷铁废渣(Fe1.5P)和温室效应气体CO2为原料,以磷酸为补充磷源合成磷酸铁锂(LiFePO4)的前驱体Fe2P2O7,并研究了其合成过程对LiFePO4正极材料储能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了LiFeP
通过对中国不同油区原油进行组分组成分析,选取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烃组分,分别与CO2组成二元体系进行PVT实验。所选取的原油烃组分碳原子数为C6—C16,分子结构为直链烷烃、单
采用喷雾干燥法在合适的浓度下合成了多孔球形的LiFePO4/C颗粒,并着重对多孔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恒电流充放
LiFePO4具有原料丰富、热稳定性好、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优良,以及较高的比容量、稳定的工作电压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材料。但LiFePO4较低的电子
作为“上海文创50条”系列的终篇,本次报道聚焦“文化+金融”的跨界合作。$$截至2017年,市区两级文创资金累计投入约27亿元,扶持了近1500个文创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80亿元。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