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义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历史演进;时代意义
  摘要: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理论成果。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可以分为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四个时期。列宁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典范;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指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中图分类号:A82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5-0102-07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eninism and Its Meaning of the Times
  —Commemorat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RAO Xupeng, PEI Wen
  (Academy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China)
  Key words: Leninism;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the meaning of the times
  Abstract: Leninism is a form of Marxism in the age of imperialism and proletarian revolution, and is the theoretical outcome of Russianized Marxis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Leninis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budding, forming, maturing and developing. As Leninism is the Russianization of Marxism, it has set an example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nd just as it guided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it also pointed the clear path for Chinas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just as it guided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Russia, it has provided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列寧主义作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理论。将列宁主义放在俄国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即可发现其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也可发现列宁主义的科学性所在。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俄国国情,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时隔百年,列宁主义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什么是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一词最早被马尔托夫、普列汉诺夫、托洛茨基等人当作贬义词用来批判列宁,加米涅夫曾将“列宁主义”作为褒义词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过。列宁经常使用“布尔什维主义”来表达布尔什维克派的观点,“列宁主义”被定义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帝国主义时代以及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由1924年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这本书中首次系统阐述的。当然,不可否认,关于列宁主义这一概念的定义,许多学者是有分歧的。有学者认为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定义中只突出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革命,忽视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列宁所提出的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
  在传统认识中,经常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是一致的,可以称为“马列主义”。但是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是基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地点所产生的两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理论发展阶段,二者一脉相承、具有内在一致性。列宁主义是“俄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列宁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巧妙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相似点,即二者都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认为要想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二者在社会发展目标上完全相同。但是,在关于共产主义由谁先来实现的问题上,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创新。19世纪中下叶,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应该是由像英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来带头实现;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削弱,俄国成为帝国主义时期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借此机会俄国获得了可以突破的可能。因此,列宁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实现路径的观点,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能够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俄国就具备这样的条件。正是为了解决俄国革命所面对的困境,列宁主义才得以诞生。
  列宁之所以可以改变20世纪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局势,首先是由于他领导俄国革命者在落后的俄国发起社会主义革命,同孟什维克派以及部分机会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让整个世界为之轰动;其次,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对于如何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等进行了艰苦探索和大胆尝试,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最后,列宁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不仅改变了苏联,更重要的是为后来中国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提供借鉴,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浪潮。   二、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工业生产不断扩大,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垄断组织逐渐增多,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革命时期,列宁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不断地被检验,并日趋成熟完善,最终指导俄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一)19世纪末至1905年:萌芽时期
  俄国在1861年完成农奴制改革后,在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会”,1900年,在德国创办“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份机关报《火星报》。列宁清楚地意识到俄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具有明显的落后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存在着半农奴制度的残余,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在这一时期俄国民粹派错误地认为农民村社是和农民分化、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立的,列宁在同民粹派的论战中,批判了这一错误思想,并且创新性的论述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及其发展。列宁引用《资本论》中“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2〕来说明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建立的关键,进而批判了民粹派的谬论,即认为俄国不需要经历资本主义阶段,就可直接由“农村公社”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列宁同时也意识到了俄国政治的落后性,“正像农奴制度下农民没有公民自由一样,俄国人民直到现在还没有政治自由”〔3〕。从1899年到1905年,列宁先后发表了《从何着手?》《怎么办?》《进一步,退两步》等著作,阐述了俄国革命运动的迫切性,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进一步阐明了新型政党的性质和组织原则等问题。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即落后的群体应该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为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和核心、有严密组织纪律的组织,特别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提到农民分化的问题,“这种分化现在已是既成事实,农民完全分裂成了对立的两类”〔4〕,资本主义的发展会加速农民的分化,同时,农民分化又会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资本主义已经在俄国村社农民中发展起来了,且资本主义农业制度具有明显优势。但事实上,直到十月革命时期,俄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还十分缓慢,仍然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很显然,列宁之前过高地估计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1905年第一次民主革命爆发,列宁根据农民在革命中的表现意识到之前对俄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估的错误。列宁在《党的土地纲领及其在第一次革命中所受到的检验》中明确的指出了1903年土地纲领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即缺乏大规模农民运动的经验以及缺乏对有关农民运动深度、规模及性质等的检验,导致了党对于农民的分化程度和农民进行革命的能力方面的认识产生偏差。1906年列宁对1903年土地纲领做出了修改和完善,并提出了新的“土地国有化”纲领,直到1907年《1905年度俄国地产统计》正式出版之后,列宁据此又重新考察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对1906年提出的土地纲领进行了完善和发展。
  (二)190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时期
  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沙皇俄国在战争中的惨败将腐朽的专制制度在俄国人民面前暴露无疑,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进而促进了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1905年1月9日,工人群众向冬宫呈递了请愿书,该请愿书中包含了党的纲领中的若干政治、经济要求,但事后,许多工人被打伤,工人阶级遭受了血的教训,列宁清楚地意识到了“直接武装起义”的时机到来了。早在《怎么办?》一书中列宁就提出了要准备人民武装起义,1905年在经历了第一次民主革命之后,列宁指出现在不能仅限于宣传武装起义,而更应该组织武装起义,并看到了农民及工人强烈的革命性,主张应该在俄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证革命彻底胜利的口号就只能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民主专政”〔5〕。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思想,提出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因为“无产阶级,就其本身的地位而言,是最先进和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因而担负着在俄国一般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中起领袖和领导者作用的使命”〔6〕。1905年3月,面对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列宁在《前进报》第11号发表了《无产阶级和农民》,该文明确指出必须无条件地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并且要“把农村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像组织城市无产阶级一样,并把它同后者一起组织成为独立的阶级政党”〔7〕,通过向农民阶级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性,激发其摆脱压迫和贫穷的斗志,将广大贫民发展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使之成为一支拥有强大力量的革命队伍。列宁将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将“农村的社会民主革命同城市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结合起来”〔8〕,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了农民问题。
  1905年第一次民主革命后,针对如何解决俄国土地问题,俄国民粹派提出了“普遍平均使用土地法案”,希望借此来达到消灭贫富差距的目的。但列宁对此予以回应,认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9〕。1905年3月,列宁在《关于我们的土地纲领》中对土地国有化问题做了具体阐述,“最主要的土地改革措施——土地国有化,在一个警察国家中必然会被歪曲并且会被用来模糊运动的阶级性质……目前,社会民主党人正在反对国有化,甚至社会革命党人受了我们的批判的影响,也开始更谨慎得多地对待这种国有化了”〔7〕。1906年,列宁通过分析资产阶级国家消灭农奴制的两条不同道路,即美国式的革命道路和普鲁士的改良道路,论证了在俄国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由于俄国的土地占有制仍然具有剥削性和农奴制的影子,仍然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农民备受压迫和剥削,同时在工业中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同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些都为土地国有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905年的革命让主张推翻沙皇帝国统治的社会主义人士发现了工人革命的可能性,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向,创立了苏维埃组织,培养了许多革命家,1905年的革命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书中对一些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力地回击了“马赫主义”和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且明确指出当时自然科学取得的最新成就及革命所獲得的宝贵经验,成为当时无产阶级革命锐利的思想武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至十月革命:成熟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矛盾日益加深,为了谋求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斗、互相削弱,帝国主义世界战线在个别的国家被突破就成为可能。因此,列宁提出了“一国胜利论”,该理论为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础,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俄国革命进入第二阶段,列宁将“工农民主专政”的俄国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这也就意味着政权转移到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贫苦农民阶层的手中,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俄国革命必须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其口号的目的是为了让布尔什维克党引导工人和农民摆脱孟什维克的影响,使布尔什维克获得更多支持,将孟什维克从苏维埃中排除出去,进而改革苏维埃的路线和政策。七月事变后,俄国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又根据新形势暂时收回了这一口号,全力进行武装夺取政权的任务,直到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中已经占多数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又重新提出了这一口号,而这次提出的目的是“通过武装起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形式”〔10〕。
  1916年春,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批判考茨基的同时,总结了《资本论》出版后资本主义在半个世纪发展中的新问题,对帝国主义的产生、实质、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全面分析,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在这里,列宁揭示了现代文明的必然走向,即帝国主义自身所具有的无法解决的矛盾必然会导致其走向灭亡,并逐步由帝国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但同时,列宁明确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就是指帝国主义自身具有的矛盾导致的腐朽)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11〕,并没有片面的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否定,他非常重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及其路径问题,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方面都给出相应对策。毫无疑问,列宁的这些思想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规律,并且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动力。另外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写的《国家与革命》中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取得政权后,不应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和俄国革命的经验相结合,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反动国家观进行批判,有助于指导无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
  (四)十月革命至1923年:发展时期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而非偶然,有很多因素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由它所造成的国际国内形势,加速了俄国革命条件的成熟”〔10〕。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力量被相互削弱,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等发展极不平衡,人民备受战争的折磨,渴望获得解放和自由,这些条件都为俄国革命取得胜利提供了可能。二月革命结束之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七月事变中,资本主义临时政府调动军队镇压了在彼得格勒示威的工人,列宁根据俄国的新形势,提出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任务。8月,在粉碎了反动军官科尔尼洛夫将军恢复帝制的反革命叛乱后,广大群众进一步觉醒,之后通过选举,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很多支持,因此武装起义的条件成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准确把握时机。10月份,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格勒苏维埃推翻了资本主义临时政府,10月25日,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标志着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革命之火迅速蔓延到了整个俄国,1918年2月,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由此诞生了。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上,1918年列宁通过《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提出了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的规划,在这里说“直接过渡”是因为这一规划将发展工业同发展小农经济对立起来,并不适应俄国经济基础。但是,列宁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一中介环节逐步改造旧经济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比较谨慎的措施”〔10〕,这是根据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成分多的现实状况,预测到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的基础之上所提出的。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的“直接过渡”思想,影响了其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到1921年,俄国内战期间,战时共产主义采用强制征收农民除了维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国有化所有大中型企业、国家垄断所有外贸活动、对罢工者实行枪决等措施来向社会主义过渡,虽然战时共产主义对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列宁及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主观上的“直接过渡”思想,造成战时共产主义与俄国实际脱节。我们必须注意到,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是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基础上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而列宁的过人之处就是他可以不断根据实践来及时调整政策,于是在经济危机之后,列宁果断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政治上,列宁在俄国内战之后提出以“工人民主制”和“选举制”代替“极端集中制”和“委任制”,指出党政不分的弊病,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措施。文化上,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进行文化革命的任务。至此,列宁主义得到新的发展。   三、列宁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启示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指导俄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这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作用,至今还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是十月革命胜利最直接的意义。苏联在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苏联的强大激励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增加了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信心,提供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宝贵经验;打破了資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欧洲及亚洲一些国家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爆发了很多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许多国家借鉴革命胜利的经验来实现自己国家的解放,通过这些革命,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二战后摧毁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放了亿万劳苦大众;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由理想变为现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就中国革命而言,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中国国内各大报纸积极跟踪报导,虽然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及布尔什维克的了解有限,导致对十月革命的认识产生偏差,但是伴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及十月革命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在中国大力宣扬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更是在1920年同李达等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迈出了向社会主义前进的一步。“十月革命滥觞于苏共,作用于中共。十月革命的胜利,得益于‘全世界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则离不开十月革命的推动”〔12〕。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典范。列宁早在1910年12月发表的《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中强调:“恩格斯在谈到他本人和他那位著名的朋友时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11〕。在这里,列宁主要强调和突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一套现成的解决方案,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是一套活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效力,同时,随着不同时代的任务要求而不断发生变化,并且随着实践而不断丰富。反之,势必会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给消散,破坏马克思主义同实践的联系,失去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变为一种僵死的、片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列宁将俄国的具体实践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形成了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应该以列宁主义这个成功的事例为典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并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史上,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没有共产国际干预下独立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方面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论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充分借鉴了列宁主义的思想精华。我们可以坦然地说,中国革命和建设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必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第二,指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计,共产主义会首先在英国等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实现,而且是多个国家一起实现,其实现方式是暴力革命。但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实际,提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薄弱环节俄国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的可能性,并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为经济文化落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指明了民族解放道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接受了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和平过渡论进行了反思,积极投身实践探索,指出中国革命自身的特点,即中国远比俄国还要落后、复杂,因此中国拥有更强大的反动力量,阶级斗争和武装斗争就成为改造中国和世界的必然之路〔13〕。根据列宁所提倡的支持农民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结盟但不融合,使之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质,正确处理民主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等思想,1941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中国革命对于列宁“四月提纲”以及一系列思想的积极回应。毛泽东将中国的革命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就是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则是社会主义革命。正是因为有了列宁领导的苏联的存在,才有了毛泽东反复强调的新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如果没有这个大的世界革命背景,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8〕。农民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处于很重要的位置,这既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和坚持的,更是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前提。
  第三,指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借鉴。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俄国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新经济政策,以此来指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上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用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原有单一的公有制,允许自由贸易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缓解了个体经营者的反抗情绪,用商业将工业同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思想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东方社会学说,并对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14〕,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顺利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顺利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并且,在“新经济政策”中明确回答了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主张通过政治改革、文化改革以及经济改革来发展社会主义,其中的精髓就是立足于俄国具体实践来寻求正确的道路,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建设社会主义。其次,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再次,必须重视发展商品经济,改革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思想。最后,坚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政治制度,不断根据实际发展状况作出相应的转变,以满足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同列宁主义相结合,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百年”的目标不断前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是列宁主义始终贯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列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11〕,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列宁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又不受马克思主义现成理论的束缚,巧妙地将俄国具体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经过萌芽、形成、成熟到发展四个时期,将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道路,开创了世界革命的新局面。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于列宁主义的评价有分歧,甚至有些学者对列宁主义的时代价值产生怀疑,但是不可否认,列宁主义确实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开创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先河,奠定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提出的理论基础,并且揭示了现代文明的基本走向和实现路径〔15〕。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论出于什么立场、什么动机,我们都不能否认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对列宁主义的继承,也离不开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发展〔16〕。
  参考文献:〔1〕
  高放.重评列宁主义:四个新亮点——《不朽遗产——为列宁主义辩护》序言〔J〕.探索,2015,(3):190-19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18.
  〔3〕列宁.列宁全集(第7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14.
  〔4〕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9.
  〔5〕列宁.列宁全集(第11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9.
  〔6〕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07.
  〔7〕列宁.列宁全集(第9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25,341.
  〔8〕吕新雨.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视角〔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3):57-65.
  〔9〕列宁.列宁全集(第13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4.
  〔10〕庄福玲.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45,247,251.
  〔11〕列寧.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0,157,137.
  〔12〕许冲.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建构〔J〕.科学社会主义,2016,(3):52-57.
  〔13〕杨晶,陶富源.论毛泽东思想中的列宁主义因素〔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
  〔14〕朱聪明,陈凡.列宁新经济政策对马克思东方学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发展〔J〕.理论探讨,2008,(5):49-53.
  〔15〕顾玉兰.科学认识列宁主义及其当代价值——兼析质疑列宁主义当代价值的种种观点〔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6):34-43.
  〔16〕王浩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历史贡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2-115.
  (责任编辑:陈艳艳)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硬实力竞争逐渐向软实力竞争转变,对文化软实力在国家之间竞争中的作用已不可小觑。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与之相对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却较为滞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现实需求。本文在探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基础之上,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软实力;必要性;
期刊
【摘要】:一个区域只有具备人力资源竞争优势,才能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利用情况,明显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因此,在各类经济资源中,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第一性的资源。河南省是人力资源大省,但由于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结构分布不合理等原因,并没有为河南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优势,相反还造成一定的压力。对
期刊
【摘要】:吕剧《回家》是根据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旅台老兵高秉涵的真实经历改编的,他用20多年时间,将100多名国民党老兵的骨灰从台湾送回大陆安葬。该剧用现代戏的方式展现了一部民族血泪史,通过两岸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讲述了深入骨髓的乡愁,塑造了一批经历、性格、命运各不相同的旅台老兵形象。该剧围绕“家园意识、故土情怀”8个字展开,题材新颖,人物鲜明,风格独特,堪称现代戏的典范,2015年1月荣获中国戏
期刊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微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微电影作为人们碎片化生活方式的影像展现,经过商业化的包装与运作,正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有鉴于此,本文对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发展的动因及现状、传播机制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形式短小精炼,方式灵活多样;满足心理诉求,关注情感表达;彰显平民气质,
期刊
关键词:多元;协同;创新创业;产业需求;全程导师制  摘要:分析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可知,存在着教育模式与产业需求吻合度不高、缺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根据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求,制定了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建了彰显学生个性培养、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全程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新模式提高了人
期刊
关键词:绿色发展;发展效率;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绿色经济;经济新常态;经济转型升级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工作最艰巨的任务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而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充分认识和实现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1~2015年我国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进行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没有达到DEA有效状态,37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存
期刊
关键词:大学形象宣传片;形象塑造;影像元素;视觉符号  摘要:通过对C9大学9部形象宣传片的1497个影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学形象宣传片过于注重展示硬件设施、学生风貌及历史文化,而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形象等方面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大学整体形象的塑造。大学之间由于学科类型、地域空间和历史文化存在差异,其形象宣传片的影像构成元素亦有不同。大学形象宣传片还存在表现形式单一、视觉符号雷同化,以及内
期刊
【摘要】:现今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在数字化、互联网、微传播的大背景下,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可谓是大行其道,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创作模式,已成为一种作为品牌推广、旅游营销的新方式并为大众所喜爱,在受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应和反馈。而旅游作为一种第三产业,即“文化产业”的一种,它在与微电影相结合的创新宣传方式上,更好、更有效地提高了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和形象价值,扩大了影响范围,提高了知名度
期刊
关键词: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潜行者》;场面调度;空间叙事  摘要:安德烈·塔尔可夫斯基以其电影独特的“诗性推理”闻名于世,他将苏联时期“诗电影”的艺术性提升至新的高度,尤其体现在电影场面调度的行云流水般的诗性镜语上。在其代表作《潜行者》中,充满诗意且富有个性色彩的场面调度(尤其是空间调度)比比皆是,它们基于导演电影观念,从演员调度、演员与摄影机之间的调度、空间感的营造、空间象征等方面共同彰显了
期刊
关键词:商务英语;国家标准;内容与语言融合;双聚焦;教学模式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国际商务和英语语言交叉融合的复合型特征。基于新国标,以内容为驱动、语言为载体,在商务英语精读课程中构建内容与语言融合的“双聚焦”教学模式,可以凸显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联,有效内化专业知识,提高有学科语境依托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从“学习语言”向“用语言学习”转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