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系列德育活动的主体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性活动平台,让学生直观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近年来,东城区教委坚持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创建职业体验营和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平台,引导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2014年3月,区教委联合法制晚报、吴裕泰、张一元、奇虎360、可口可乐等100多家单位,通过东城数字德育网推出职业体验营活动,让学生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深入企业单位内部,在蒙牛乳业体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瑞星公司学习互联网安全知识,在首都机场航空安保公司感悟“尽职尽责”的爱岗精神……目前,已有7所学校的2000名中小学生走出校门,体验了编辑、网络工程师、服务员等自己感兴趣的“职场人生”。体验活动让学生对规则意识、有效管理的必要性、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鲜明的团队与集体文化有了直观的感受,对“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东城区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届,从最初的两个分会场、七所学校组队报名、五十余名学生参与,逐渐发展到三个中文和一个英文四个会场同时开会、全区95%的普通中学报名参与、每届活动的学生代表达到了280人的规模。在“模联”活动中,学生需模拟各国外交官和联合国相关理事会、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围绕特定议题,以国家代表身份进行演讲、辩论和游说,这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了解时政、关注新闻的热情。东城区第四届“模联”活动开始增设的“地球村”环节,更使得活动成为了一个融“参与、扮演、互动、展示”为一体的全新的时政教育平台,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感受国家实力支撑对于国际社会话语权的决定力量,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2012年,模拟联合国活动被东城区文明办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成果案例。
  多样化活动手段,让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浸润无处不在
  东城区教委坚持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开通并随时更新东城区数字德育网,通过热点新闻、法制教育新闻、民族教育和传统节假日等栏目,在学生群体中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师生爱国精神;通过好书推荐、身边道德榜样评选等众多板块,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浸润无处不在。
  数字德育网开设了德育干部博客,让德育干部轻松分享工作体会、交流工作心得;网络平台支持召开网络班会和家长会,有效密切家校联系,使得家长对于教委和学校推进教育公平工作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建网十年来,数字德育从对传统德育的补充逐渐变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谐友善的交流姿态,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常态化活动机制,引导学生在践行中传播核心价值观
  从2007年开始,东城区教委利用区内文物古迹资源,先后和钟鼓楼、孔庙-国子监、天坛公园签署协议,为中学生开辟双语导游活动基地。
  为促进校际均衡发展,给普通学校创造更多的机会,区教委选取了北京一中、国子监中学和114中学三所普通中学作为三个景点的联系负责校,三所学校师生凭借自己的热情与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付出,获得了景区、游客和兄弟校诸方一致好评。
  8年来,有7000余名师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东城区的名胜古迹当中,在付出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在学生群体中有效地宣扬着志愿服务精神,让东城学子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在小学阶段,教委坚持引导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如“学校笔会”“志愿服务小组”“公益天使社区行”“微善使者结对子”等。“学雷锋红领巾义务打气队”21年如一日,“阳光公益社”“微善行动社”等学生社团实践志愿服务新模式也相继出现,学生们在公益活动中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感恩,也体验到人间真情与和谐社会的关爱。
  每年东城区的中小学生活跃在校园、社区和各种场所,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学生的友善获得了社会高度认可,感染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一同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东城学子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向社会传递着自己的爱心,向社会播撒着核心价值观的火种。
  激励性榜样引领,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持久践行
  区教委每年组织区级的“五四”表彰和“六一”表彰活动,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获得荣誉,同时将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向周边辐射,带领同伴共同进步。
  每年的“五四”和“六一”表彰主题各有侧重。其中,中学的表彰活动以主题表彰会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每年交替进行,全区中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近年来表彰的主题围绕“北京精神”“中国梦”“核心价值观”展开,唱出了时代强音,发挥了引领学生发展方向的作用。
  同时,区教委在数字德育网集中展示“优秀学生”事迹,这些优秀学生来自全区各中小学,展示内容更新频率快、涉及范围广。集中性的网上展示,对学生本人的成长是一种肯定,也进一步激励了广大东城学子。据统计,几年来,获得市区级先进集体的班级和团支部、中队中,有70%以上的学生获得了“东城区优秀学生”和“道德榜样”称号。
其他文献
大脑最基本性质是快速适应周围环境改变的能力,这主要是通过改变各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来实现的.有多种不同机制可以调节突触的强度,包括突触效率的稳态调节、突触增强和减
何为“有效教学管理”?我认为,不是指教师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做就叫有效,而是通过管理教师的思想、行为发生了好的改变,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才叫有效管理教学。那么,怎样的管理才能有效呢?  从“头”管起。“头”指头脑或思想,有效的教学管理首先就是思想的管理。思想不仅要统一,还要积极向上。统一思想需有共同愿景。把学校建成“书声朗朗、歌声朗朗、笑声朗朗的文化校园,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首都郊区优质校
编者按 近年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北京市有关部门和高校纷纷采取各种创新举措,从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等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途径。本刊特约请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不同层次的北京高校,从不同角度撰写了一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章,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一、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们召开了一次教学研讨会,我是整个研讨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以前,开教学研讨会都是找一些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介绍经验,台上教师讲,下面听没听、听的效果如何、能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主持人无从知晓,针对这种现状,我对教学研讨会进行了一些改革。  首先是改变研讨会的方式。我校在“UDS项目”专家的指导下,已经进行了一学期的全员参与式校本培训,我们的教师已习惯提问、质疑、讨论的研讨方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做好今年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关系到每所高校的办学前景。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正确认识形势,勇敢迎接挑战,用好过去
期刊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去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毕业生就业工作越来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去年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大学生座谈时强调“政府必须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首位”。今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大学生就业工作,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再次强调“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必须把
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很严峻,而去年以来日益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环节。北京化工大学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坚持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构建基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连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岗位需求减少。面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2009年,北京物资学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就业工作“起点前移,终点无限”,搭建“课堂 基地 活动 网络”的就业指导平台,启动学生“德育·素质档案”,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和科技投入的增大,国际科技合作在我国的开展也日益深入。高校,作为中外科技合作活动最活跃的场所之一,与外方的科技合作已经从以单个国际项目为主,转变为以建立科技联合研发机构为主。这种转变标志着我国在科技合作上的巨大进步,表明在中外科技合作过程中,我国高校已经逐渐拥有了主动权和话语权。然而相对而言,联合研发机构在我国还是新事物,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拟对国际科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