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本”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随手拈来一篇文章就可以看通它的重难点,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但有时却因太熟悉而缺少对课文的细细研读。“熟悉”反而会妨碍你发现和感知课文内容;面对新教材,必定竭尽所能搜集优秀教案,寻找一个设计上的亮点,增加眼球,有时,就因这份急躁而缺少对课文的细致品读。文本,对于老师而言,是最原始,但又最宝贵的教学资料。因此,不可忘“本”。
  关键词:文本;背景;作者;重点
  教学的过程绝对不能忽视文本的地位与作用。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文本,研读课文。
  一、走进背景,偷“情”
  学生的领悟往往需要借助相应的课堂氛围与背景的了解,那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情感基调,就成了对文章感悟的基础。对文章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更快地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如:《穷人》一文,老师在教学时,没有交代清楚教学背景。一学生提出抚养孩子完全可以交给社会机构(孤儿院)。老师也许觉得这学生的发言天马行空,不切合文本,当时的社会根本缺乏这种机构。但因为老师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走进这篇文章,了解时代背景,这个学生才会用现在的环境背景带入课文,才会出现这种不切合文本的回答。如果学生了解了“穷”的原因和背景,就很容易理解到一个这样的穷人家庭里多收养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才能体会到桑娜不假思索抱回小孩却又害怕丈夫责骂的那种“矛盾”心理。
  二、钻进文本,偷“灵感”
  单单的字与字的对话似乎显得有点冰冷。美句好段的文本,让老师犯了难,教学的内容难以割舍,该如何抓紧文本而又不缺失文本的精华呢?这就需要教师钻进文本,寻求与文章共情的灵感。
  1.寻线索。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是寻找线索的关键。而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借助课外教参的同时,调动相关知识积累,使作者的情感及文章的思路仿佛一部电影播放在眼前。就像葡萄,抓住它的蒂,便能抓住整串葡萄。
  例如:《学会看病》一文中,课文的思路是通过母亲的心理变化“做决定——犹豫——后悔——谴责——安心”那么教师抓住文章的脉络,抓住这心情变化的重点句子引导,让学生依据线索,产生自己的见解,了解课文的内容。
  2.抓重点。梳理出文章的脉络线索,用什么把这条葡萄梗抓起来呢?那就需要抓住文章的重点。这个重点便是全文的主旨。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中,老师提出问题: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显然,同学们都能答出第二次是重点。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只要解决了这个问题,整篇文章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突显壮士的“壮举”。
  抓重点还体现在抓住文章的重点句,重点词进行品读,体会,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的基调。同样,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子,老师抓住重点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师:马宝玉是班长,他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沉着的班长。指挥战斗非常冷静。
  (教师抓住“沉着”指导朗读,体会班长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
  师:他还是一个怎样的班长?
  生:机智的,善于指挥的班长。
  师:从哪里看出?
  生:等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打!
  (指导朗读时,发现学生把“狠狠地打”读得咬牙切齿,老师趁机抓住这个重点词进行解读指导。)
  师:狠狠地,你读出了什么?
  生:对敌人的恨,对敌人的愤怒。
  正因为这种恨与怒,才有后面的壮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有助学生对文章的梳理,有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助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3.显亮点。一篇课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课文,很多老师都觉得很难突破。为了让一节课有亮点,老师们有着各种尝试,尝试在教学环节中脱颖而出,尝试在教学顺序上做一个调整,尝试教学设计上与众不同。但我认为,多读文,深入文本,发现新的问题,也是一个亮点!如:在《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一位学生发现了这位母亲的口罩是褐色的。老师追问,褐色的口罩有什么特别呢?学生表示,这是因为母亲工作的地方环境非常恶劣,缝制衣服的工厂灰尘很大,所以口罩都变成了褐色的了。母亲工作辛苦万分却还给钱“我”买闲书,多伟大的母爱啊!大家忽视的一个地方却深藏着母爱。难道这个发现不算是一个“亮点”吗?
  四、尊重学生的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要留给学生与文本足够多的时间“相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如:《一个这样的老师》,重点体会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但是,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历并不一样。自然,通过学习后,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形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认为,那是特别的老师;有的则认为是聪慧的老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文本的阅读价值,增强背景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舍,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文本的真实体现,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参考文献:
  [1]深化文本解读,重视基础教育[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7)
  [2]从关注文本内容到重视文本表达[N].中国教师报,2008,9.17
  [3]胡勇.深入文本的閱读[J].人教网,2008
  [4]韦黎莉.亲近文本,深入文本[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5]张必春,徐传华.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9(11)
  [6]郭惠敏.探索文本解读提高课堂实效[J].黑河教育,2010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及新时代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专职教师担任班主任协同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成为必然选择.该文结合
摘 要: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而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能力有限的问题,因此应当重视阅读材料在小学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优秀的阅读材料能够在提升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语言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升其语言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阅读对于小学语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进而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目的是提升小学语言教学
近年来,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巨头推动下,人工智能进入新的发展高潮,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将人工智能推向新的高度.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本文针对Alpha Go深
本文通过引入企业管理中的“8S”管理理念,针对目前实训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8S”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细节,对“8S”理念在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优化资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课的能力,做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广大教
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以上海、深圳、香港、釜山等城市为标杆,逐步推进,强化与国际化城市的密切合作,引进国际化创新型高端人才.而香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际
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到来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我国对于体育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因其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
基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并对现存问题展开反思。旨在为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有效的对策。 Based on the current s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和新课改的引导下,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所以,对小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显得尤为必须,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教学为中心探讨了一些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外实践;途径  1以演讲的方式讲课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十分重视。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现状以及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参与度;策略探讨  初中体育教学的宗旨是要让学生通过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这就必须要让学生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