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友谊、共促发展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应新西兰执政党国家党、萨摩亚执政党人权保护党和斐济政府外交部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刘结一率领中共友好代表团一行五人,告别北京的春寒料峭,带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浓浓情意,踏上了南太平洋温暖的土地。
  此行是中国共产党同新西兰、萨摩亚、斐济三国开展党际友好交往的一次重要实践。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亚太地区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等背景下,政党之间深化交流、密切往来,共同就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各自国家治理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战略性思考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共产党同新西兰、萨摩亚朝野主要政党和斐济政府均建立了友好关系。这次访问我们带着深化友谊、凝聚共识、共同发展的美好期待,先后同三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深入交流,刘结一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战略研究中心就中国未来发展蓝图、中新关系等发表演讲,参观了中萨农业合作示范农场、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等。访问增进了中国同往访国的政治互信,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和相关国家政党政要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了中国人民和往访国人民的友谊。
  中国发展带来机遇
  当今国际格局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当属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叹为观止的同时尤为关注中国未来发展走向。面对中共十八大为中国未来勾画出的发展蓝图,中国的发展能给世界带来多大机遇成为各国热议的焦点。新西兰对此格外关注。
  作为一个农牧业为主的中等发达国家,新西兰近年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中国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特别是2008年10月中新自贸协定实施以后,新西兰对华出口成倍增长,据新方统计迄今已增长3倍。2012年中新双边贸易额达115亿新元(约96.7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新西兰第二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新关系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同地区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典型例子。
  为进一步加强对华交往,深化中新关系,新西兰政府于2012年2月发布了《2011—2015年中国战略报告》,提出发展对华关系五大目标,包括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00亿新元(约160亿美元),成立由各界领袖组成的新中关系促进委员会等。可以看出,发展对华合作已成为新西兰各界共识。而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还将给新西兰带来怎样的机遇则是新西兰各界目前最为关心的话题。
  针对新方的兴趣和关注点,刘结一在会谈和演讲中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目标,介绍“两个百年”、“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等重要内容,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十八大确定的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将极大促进中国人民福祉,也将为中国同新西兰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提供广阔市场,带来巨大机遇,希望中新携手,实现共同发展。
  刘结一的介绍在新西兰各界引起共鸣。新西兰外交贸易部负责常务工作的最高文官——秘书长艾伦表示,新西兰从中国的发展中看到的是机遇,是合作的前景。新总理约翰·基将率大型代表团访华,推动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新西兰国家党主席、著名商界领袖古德费洛说,新方赞赏中方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扩大进口、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理念,新西兰近年来的发展充分说明中国的发展给地区国家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挑战。他说,由于历史原因,新西兰长期依赖英国市场,曾经错失亚洲发展机遇。今天,面对亚洲尤其中国的崛起,新西兰不会再错失良机。新中关系促进委员会组织多位商界领袖与代表团座谈,其首席执行官英派特说,新西兰商界已看到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从对华合作中获得了自身发展,新西兰商界将坚定支持政府发展对华关系的举措。出席座谈会的商界人士建议新中双方不仅要扩大贸易,还要深化相互投资,从彼此发展中受益。新商界坚定欢迎中国扩大对新投资,包括对新农地的投资。新西兰工党领袖希勒说,虽然我从未去过中国,但我内心对中国有着由衷的好感,我所在的选区有很多华人,我常常参加华人举办的活动,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作为反对党,工党在发展对华关系上目标同执政党是完全一致的。希望两国扩大人文交流,新方希望中方派遣更多汉语教师、志愿者来新,不断满足新各界学习汉语的需求。刘结一在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战略研究中心的演讲更是引起了国际问题学者、学生、政府官员、外国驻新使节等各界人士的浓厚兴趣和热烈反响。
  由于行程较紧,代表团在奥克兰停留期间正好是周末,新西兰几大政党领导人均破例在周末接待代表团。毛利党领袖沙普尔斯还偕夫人为代表团举行晚宴,能歌善舞的毛利朋友用欢歌笑语表达着对中国老朋友的欢迎和对中新友谊的祝福。沙普尔斯表示,毛利民族钦佩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希望两个民族、新中两国扩大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美丽岛国渴望发展
  萨摩亚是一个只有18万人口、2900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岛国。这里气候宜人、风光优美、民风淳朴。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
  虽然远隔重洋,但中萨人民心灵相通,中萨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中国人漂洋过海来到萨摩亚,开辟了中萨友好的先河。自那以后,华人同萨摩亚人民和睦相处,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1975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在经贸、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萨摩亚政府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两次为中国灾区慷慨解囊。萨摩亚人民也不会忘记,在萨面临地震海啸袭击时,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向萨摩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真心实意帮助萨摩亚发展经济。事实证明,建立在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基础上的中萨关系符合历史潮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萨友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已成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典范。正如刘结一所言,中萨两国和两国人民已成为彼此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萨摩亚议长拉乌利称赞中萨两国是朋友加兄弟,一家亲。   在萨摩亚短短两天时间里,我们不仅充分感受到萨摩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也深切感受到作为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萨摩亚十分渴望继续得到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援助,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各项挑战,希望中国和国际社会帮助太平洋岛国实现联合自强,跟随时代潮流,共同发展。曾应中联部邀请访华的萨摩亚政治家们对中国有着真诚质朴的情感,他们表示访华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萨摩亚希望进一步学习中国的经验,实现自身发展。反对党服务萨摩亚党对政府施政时有批评,但在深化对华合作上与政府并无二致。
  中萨农业合作示范农场是位于萨摩亚首都阿皮亚的一个中国援萨项目。农场于2010年6月建成启用,经过中萨人民两年多的经营,特别是经过中国农业专家组的艰苦努力,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农田,不仅有蔬菜种植,还有家畜饲养和沼气利用,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品种丰富、焕然一新的特色农场,在长期缺少绿色蔬菜的萨摩亚引起了强烈轰动,成为中萨友好的象征。萨总理及多位部长前往参观,电视台多次进行报道,迄今已有上万人参观。一些政要提出希望中方帮助萨在各地建设小型现代试验农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萨摩亚人民渴望告别没有蔬菜的日子、学习农业技术、发展新型生态农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过上美好生活的良好期待,更看到了中方专家为帮助萨摩亚人民而作出的无悔付出,看到了中国人民对萨摩亚人民的美好情谊,看到了中国无私帮助落后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正如刘结一所说,太平洋岛国是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地区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岛国的发展就没有亚太地区的发展繁荣,也谈不上发展中国家和亚洲国家群体性崛起。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亚太地区发展前景良好,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太平洋岛国不该被遗忘,国际社会有责任帮助岛国实现共同发展。岛国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亚太地区各国利益。中方愿同萨摩亚等岛国携手合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发展繁荣,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正所谓“万里为邻同发展,友谊之花更娇艳”。
  政党交往活力无限
  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托政党交往平台,进一步开辟了同无政党国家的交往。斐济由于其特殊的国情,近年来经历了实行政党政治——停止政党活动——恢复政党活动的复杂过程。而得益于政党交往的灵活性,不论斐济国内政局如何变换,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斐方的交往,通过政党交往平台为双边关系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
  斐济独立于1970年,分别代表斐族和印族的团结的斐济党和斐济工党都曾是斐济重要的政治力量,曾经轮流执政。2006年12月5日,军队司令姆拜尼马拉马宣布接管国家行政权力,并解散政府和议会,随后宣布于2014年9月实施大选。
  中国共产党同团结的斐济党和斐济工党都曾保持友好交往。2006年政变后,斐济政党停止活动。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发展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之一,我们尊重斐济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通过邀请斐济政府高级官员访华等渠道继续搭建中斐友好交往的平台。2011年和2012年,斐济政府分别派高级官员参加太平洋岛国政治家联合考察团访华。围绕“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主题,来自斐济的代表随团访问了北京、厦门、银川等地,既考察了发达沿海地区,感受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又考察了欠发达的内陆地区,认识到中国当前和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从扶贫开发等项目实践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双方就各自国情、发展经验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交流,为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互学互鉴、推动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参加考察团访华使考察团成员建立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我们在斐济同曾经应邀访华的斐济代表座谈交流,重叙友情。再度谈起访华感受,他们记忆犹新,情真意切。曾任斐济公共服务委员会副常务秘书长、现任南太平洋大学太平洋岛国公共管理中心主任的伊娃·塔瓦因告诉我们,她回国后一直在向斐济和其他岛国人民介绍访华经历,以及从中了解到的中国发展经验,希望岛国都能学习到中国的经验,早日实现联合自强和共同发展。斐济公共服务委员会常务秘书长钱德感谢中方邀请斐济政府高级官员访华,希望中方继续举办类似考察团,为更多斐济高级公务员提供到中国学习的机会。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培训合作是中斐合作亮点之一,我们将继续本着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精神,通过党际渠道拓展中斐培训合作,为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政党外交搭平台,友好交往植民间。对三国的访问虽然只有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却结下了丰硕的果实。离开最后一站太平洋明珠斐济之时,我们再次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次传递友谊、相互学习、促进合作之旅,感到在南太平洋温暖海风的吹拂下,中太传统友谊将历久弥新,中太合作之路将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七局)
  (责任编辑:徐海娜)
其他文献
父亲有过猎人生涯。    记忆中的冬日,父亲背着猎枪追赶一头猎物。雪后的日子,太阳朗照着。人是向往光明的,其他动物也是向往光明的,太阳朗照下,父亲循着猎物的蹄脚前行。他和它一前一后,目的明确,共同的沉默支配着彼此,无法言说的感觉。太阳很脆弱,甚至经不住一点声音的打搅,沉浸在始终无力抵达的彼此中间,结局并没有想象的那样满意。  我记得有一年冬天父亲抱回来三只小狼崽,第一次遭遇那样的目光,没有敌意只有
【摘 要】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亲历亲为获得有价值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可从“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注重教学方法,打开学生自主探究的思路;重视拓展与延伸,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深度”这三个方面来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 自主探究 引导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
2019年的夏天,我用日语写过一则短篇,《雪消失的梦》。那是《梦城》的前身。换一种语言写作,既有久违的初学者的快乐,也有词句追不上想法的笨拙。我以为,如果要向已故的武田泰淳、武田百合子这对作家夫妻致敬,和他们用同样的语言,是最好的方法。时隔一年,重新开启空白的文档,这一次,是用中文。面向没读过泰淳的小说以及百合子的隨笔的中文读者,该如何讲述有他们的影响——即便是非直接的影响——存在的未来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政策层面的高校建设发展模式遵循着两条路径:一是高校重点建设模式,如1954年~1981年确立及恢复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10多所高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八五”期间提出的“211工程”建设项目,以及1998年后开始的“985工程”建设项目。直接促成了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中心,由内到外依次环绕着“985工程”建设大学、
人生感悟:  放下架子,提升境界,方能解小豆之谜;腾飞理想,静思章法,才可驾科海方舟。    金文林,男,中共党员,教授。1956年8月出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2003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京郊农村经济发展十佳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等荣誉称号。他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坚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西方世界观察中国的心态也是千变万化,时下“威胁论”、“机遇论”、“责任论”并存。    异样的新说 一样的心态    2005年9月21日,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上发表《中国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演说,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中国
一、印巴总理谋共识,望共管克什米尔  10月29日,印度总理辛格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会晤,这是谢里夫2013年6月再次就任巴基斯坦总理后,印巴两国总理的首次会晤。双方在会上同意共同管控克什米尔地区,表示希望改善两国关系。此次对话得到了巴基斯坦舆论的支持,巴基斯坦渴望和平,渴望与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邻国保持友好关系。而印度领导人面临着包括贫穷、失业在内的诸多挑战。与周边国家加
王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考入北京化工学院工业分析专业,先后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北京化工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2002年12月任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王芳教授长期从事工业分析、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她先后主讲了4
瞿振元,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启东人。1964年9月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习,1970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2月至1980年4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先后被评聘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研究员。1984年起在清华大学校机关工作,历任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部长,研究生处副处长、院长助理,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95年调入教育部工作,历任
杜长胜 1952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198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员。197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文化部艺术局、办公厅、教育司任办事员、党办副主任、秘书室主任、副司长。1996年8月至2006年3月任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书记(1998年2月)。2001年8月至今任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出版有《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纲》、《文化事业改革与发展论集》等专著,发表有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