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zuo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应注重从教材中挖掘探究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再创造,对文本产生富有“个性化”文本意义的理解。
  一、拓展外延,激发探究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适时地拓宽语文外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学习了《宇宙里有些什么》等课文后,就可结合课文知识,有计划地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睁开眼睛、打开耳朵、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从新颖的知识中乐学上进,中学语文教材中值得挖掘的探究资源是很多的,如鲁迅《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反映的是物理学中的物体相对运动的原理等等。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课标语),并以此拟定选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知其所以然,就能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时,在搜集、整理、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仅课文知识的内涵得到挖掘,语文的外延得到拓展,而且也使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盘活了已有的知识,爆发了潜在的创造才能。
  二、授之以渔,教以探究方法
  阅读,要悟出新意,赏得妙处,有创造性地发现,固然需要下一番探寻追究的工夫,还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学生的探究意识焕发了,学生就会有探究的欲望,怎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就需要教授方法。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探究字句的内容和为什么这样遣词造句。比如阅读了《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就可设问:“曲径通幽处”一句中的“曲”字,有的版本写作“竹”字,你认为哪个好?为什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经过一番探究让学生明白用“曲”的好处。
  2.注意探究文章的深刻立意,切实把握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等。比如阅读《故乡》一文,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开篇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更要启发学生透过“老爷”的称呼、篇末的议论语句,去体会作者期望变革黑暗现实的强烈愿望。
  3.注意探究作品表现形式的特点。如阅读《变色龙》一文,就应在对比方法的运用上引导学生探究——不是两件事的对比,而是对同一件事的前后态度的对比;不是机械呆板的对比,而是流动变化的对比。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领会主人公的奴性,对小说的艺术手法的赏析也才算是到位了。
  4.联系写作背景探究。如阅读《“友邦惊诧”论》一文,如不结合时代背景知识,学生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5.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探究。如《成功》一文作者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无能为力。”对此,可启发学生: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的?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做点探究,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利于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有的放矢,创设探究契机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确定探究目标是关键。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选择读物的随意性较大,教师在教授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方法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说明文章体裁不同,探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契机。说明文与诗歌的侧重点不同,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描写荆门外的景物,视野开阔,逼真如画。杜甫出蜀途中所作《旅夜抒怀》诗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也是历来为人称道的佳句。教学中就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探究它们的异同:都写了大江和原野,境界阔大,气象雄伟;但李白的诗爽快明朗,杜甫的诗精严凝练,风格有区别。
  四、相机诱导,张扬探究精神
  创新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教学过程中,尽量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张扬其探究精神,有利于引发其思维的碰撞,思考的深入,使学习过程转化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的相似之处。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如能相机诱导,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展开探究,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俭以养德》一文时,可将严监生、葛朗台的濒死表现进行比较,展开探究。还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做有创意的探究阅读,让学生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启发学生从发现的问题中选取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多方探究材料。如古代诗词中吟咏“月亮”“月光”的句子很多,就可以此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探究:“月亮”“月光”在古代诗词中通常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比较探究,学生的阅读热情怎能不高涨呢!
  日常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拓展教材、整合教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一定能引导学生欣赏到语文旅途上的人文景观,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連云港市海宁中学
其他文献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阶段。在新形势下,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肩负着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总裁是怎样产生的总裁的产生,不妨归乎为三种方式:首先是美国方式,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工作的国家,具有完备而发达的经理人市场.在美国,企业通常根据自身利益和市场原则选
许多战事,在第一枪打响之前胜负就已见分晓了,战场上的厮杀只是帷幄之中运筹的推演。作文也一样,动笔之前通盘周密的谋划是取胜的关键。一些大问题是不能边走边想的,比如立意的确
林分系统的演变,必定是通过净生长量和死亡量的涨落,改变旧的(株数-蓄积量)结构,形成新的转化功能,再发生新的涨落,策动着将来的(株数-蓄积量)演变,这种生长运动导致林分的进化、发展,维持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指出,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永远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为培养
笔者利用外敷照射按摩治疗褥疮8例,共12处,均在短期内痊愈.现介绍如下.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f试行)》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其中“学会求知”即学会学习。英语学科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英语上,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拟就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学习 习惯培养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