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的问题很多,要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灵活使用职高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数学大纲,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加强课外辅导,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关键词 职业高中数学 衔接 教材 层次化 课外辅导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几年来数学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
  一、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的漏缺,都会给后继课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顺利进入职高数学园地。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二、灵活使用职高教学教材,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数学大纲
  随着职教的发展,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采用新体系,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中等专业门类的多样化,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1)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2)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职高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针对这些特点,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制定了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整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模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等到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注意教学中的层次化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学基础差异也较大,若在教学中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就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教学,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
  (一)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功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了备课时不同目标的设置,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材施教。
  (二)在授课过程中高有“难、中、易”层次的问题,提问时,基础题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作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已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
  (三)在布置作业时,设计分层次的题目。对于全班布置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又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选做题。中下层学生会做课本例题和练习上的基本类型的题目,优等生除做课本题目外,还可以加做练习册和老师特编的思考题。也可以就一个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
  在教学中实施层次化教学,能够使好学生“吃得饱”、中等学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四、加强课外辅导,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如对差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一般不予直接讲解,而是多进行启发,做到点到为止,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因此,在课外辅导时,要多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历来是令语文老师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没东西可写,害怕写作文,往往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真理”,依样画葫芦,草草应付了事。作文,成了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我对我们学校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经常为没事可做而苦恼的学生,高一62%、高二46%、高三51%,男生尤为严重。他们每天生活在“生活”当中,然而却对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期刊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大量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是急剧增加,并且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给城市污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文中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研科技”)是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整体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建研科技设立之初,带着建研院结构所五十年辉煌成就巨大光环的
摘 要 中学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这四个方面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  关键词 历史学科能力 阅读理解 整理归纳 教学活动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 的能力等一般
目的 评价滨州市肺结核病人网络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提高病人转诊、追踪及发现工作质量.方法 对滨州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在课程目标第四学段阅读部分还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基于这两点,目前,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几乎到了“淡出”的地步,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更多的是赏析文章主旨和品味文章语言,几乎所有
目的 分析梅州市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ELISA检测方法对梅州市2003~2011年乙脑病例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3~20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