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版新香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移的大陆》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彼此相连,构成一个统一的超级大陆。当时大西洋尚未出世,北美东岸的纽约、华盛顿这些地方就紧挨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西缘,至于我国西藏的南缘,却是一片汪洋大海,印度次大陆远在相距万里的大洋彼岸,它与南极洲紧紧相连。
  不久,这块超级大陆四分五裂了。美洲相对于欧洲、非洲越漂越远,其间新生的大西洋随之慢慢张开。印度次大陆离开南极洲,历经万里航程,冒冒失失地拦腰撞在东漂的亚洲身上,形成巍峨的喜马拉雅山。
  大陆漂移至今还未停止。
  作者金性春教授是我国讲科学故事的高手。他将把我们带到世界各地,带到地球深处,带到地球遥远的过去和未来,娓娓讲述大陆漂移以及探索大地构造奥秘人们的动人故事。
  一本20年前的科普书至今仍畅销,足见其魅力。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
  
  (华东师大出版社)
  这是由享誉世界的著名古建筑及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1918~2000)主编的一部填补空白的大型辞典。
  本辞典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名园鉴赏”约占总篇幅的4/5,重点介绍国内现存园林及园内主要景点。从艺术性及鉴赏性考虑,上篇条目依“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及“名胜园林”顺序排列,主要由各地的园林工作者提供稿件。
  下篇“品园杂识”主要介绍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品园的相关知识。较详细介绍我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沿革、各时期各朝代园林的不同特点,重点介绍历代造园名家名著以及园林艺术文萃。为了提高读者对园林具体景致的品评能力,还请专家学者简要介绍造园理论,园林构成要素,各种景物诸如假山石峰、溪流池塘、林木花草、亭台楼阁直至风花雪月等虚景的艺术特征和鉴赏方法,以及与园林艺术密切相关的诗文、绘画、音乐、戏曲、茶文化、酒文化的关系。条目行文尽量做到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整部辞典条目较全,信息量较大,充分体现出当前国内园林审美研究的水准,一出版即受到专家和读者的瞩目。
  
  《怅望千秋——唐诗之旅》
  
  (东方出版中心)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坠时。
  白荷洁身自好而独立不群,所以才遭别的艳花的欺侮,守身如玉而不随俗浮沉,因而只宜居住在超尘绝俗的仙境,尤其是在月晓风清的曙光中,更是素巾缟袂,一派清远的标格与风神。白莲本来就象征高洁,写花兼以喻己,诗人的磊落胸襟与高远情趣,和白莲已经融为一体。”“他(白居易)在《采莲曲》中写道:‘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同时代的诗人皇甫嵩,其《采莲子》和白居易之作异曲同工:‘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碧玉簪沉落水中,是拾不起来的了,但不知那位少年接住那个隔水抛来的信号没有,至今仍令人悬想。”
  “唐代,莲花在江南北国盛开,咏莲荷的诗,也从初唐一直盛开到晚唐。”
  老诗人李元洛以他那诗家的激情和眼光,散文家的神思和文笔,开始了别开生面的唐诗之旅。诗人自云:“与那些出色的唐诗与唐诗人相对,炎炎酷夏,手捧的是一握使人心肺如洗尘俗顿消的清凉;凛凛寒冬,身拥的是一团即之也温生机不息的炉火。个人遭逢到不快与不平,可以邀李白和你一起来痛饮高歌;假若你还有弄月吟风的逸致闲情,有远遁尘嚣的雅怀高兴,唐诗中有的是嘉山胜水,有的是名花好月,有的是佛理禅境,让你千年后作一番美的神游与卧游。”
  一册在手,聆听诗人说唐诗,岂不快哉。
  
  “中国人的姓,吾祖吾宗”丛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
  谁不想多知道些自己姓的历史以及相关的情况?
  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的这套丛书,正满足了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
  专家学者们以准确的史料,简炼的文字,生动有趣地讲述着每个姓的溯源,它的历史沿革、郡望撷珍、该姓中英杰胜迹。书末还附有“历代该姓楹联掇英”、“该姓历代名人一览表”。
  书中多幅珍贵的名人肖像、雕像、书法、绘画、建筑、文物、地图形象地展示出每姓的光辉历程,成为中华大家族中摸得着看得见的鲜活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使一姓一族备感亲切,亦足以引起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列祖列宗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珍爱中华民族共同的根,使这棵参天大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根深叶茂,永葆青春。
  现已出版“张”、“赵”、“刘”等几种,其他姓将陆续推出。精美的装帧设计更使人爱不释手。
  
  “失落的文明”丛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3日,一项举世瞩目的考古大发掘在开罗西南的吉萨高地拉开序幕。所发掘的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孟考拉(约公元前2533~2505在位)之妹,亦是其妻的卡蒙若内比悌二世的金字塔,以及附近一座无名氏的古墓。全球至少有6亿观众在电视上收看了卫星直播。一段时间里,埃及古文明成了热门话题。3个月之后,大英博物馆从其馆藏的7万多件古埃及历史文物中,精选出100件,包括距今5000多年前用黄金和宝石制成的王冠,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半身石雕像,一具距今3000多年的女性人体木乃伊和一具猫木乃伊等珍品,用专机运抵上海,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每天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面对7000年前丰富绚烂的古埃及文明,人们不禁产生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巨大的金字塔在当时条件下是怎么造出来的?木乃伊在高温潮湿的尼罗河畔为什么能保存几千年?由此又引伸出其他形形色色的问题:埃及古建筑中的巨石是如何开采,又是如何搬运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还是埃及人智慧的庙宇?狮身人面像为什么没有鼻子,留下的却是一个难看的大疤痕?“金字塔”能真的存在吗?……
  为了满足读者更多地了解古埃及文明的期待心理需求,华东师大出版社约请专家撰写了《埃及》一书,初版即获“上海书城”非文学类销售排行榜第一名,全国畅销书非文学类排行榜第二名。今年2月第6次印刷。
  该社看准图书市场行情,继《埃及》后又推出《古希腊》、《古罗马》、《巴比伦》、《犹太王国》4种“失落的文明”系列,亦颇受欢迎。
  
  《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建筑学家抱怨:“当前既缺乏能宣传报导优秀建筑的适当办法,也缺乏能制止修建可厌建筑的有效措施。对电影和书籍都有一种审查制度,却没有一种制度能够制止建筑和城市建设的疯狂发展。这必将酿成比出版一部黄色小说要严重得多和长远得多的不良后果。”“任何人都可随意关掉收音机,离开音乐会,不上影剧院,不读某一本书,但是,没有人能够闭上眼睛而摆脱那形成城市环境和在乡野留下人类活动痕迹的建筑物”(转引自布鲁诺·赛维著《建筑空间论》)。
  笔者刚刚参观完大名鼎鼎的昆明世博园,容我实话实说,除了“竹园”以及中国园中的“东吴小筑”、“安徽园”等几处外,余皆实在不敢恭维。远不如云南民族村的傣家寨、佤寨、壮族村等设计得特色鲜明,耐人寻味。
  所以,我特别呼吁多出一些优秀的建筑设计、建筑欣赏类图书,(如香港李允铄先生的《华夏意匠》等)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国民的建筑文化素质。真正抵制陈志华教授点出的“长官意志”和“老板意志”,多出现一些现代化的建筑精品。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王振复教授的此著,是值得称赞的。
  王教授业余深研中国古建筑文化达20年之久,他选择易文化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探讨,很新颖独特。有些独到的理解确能令读者大开眼界。
  
  《明清民歌时调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窃以为,明清民歌情真意切直从心头淌出,足以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请读:
  月儿高,望不见我的乖亲到。
  猛望见窗儿外,花枝影乱摇。低声似指我名儿叫。双手推窗看,原来是狂风摆花梢。喜变做羞来也,羞也变做恼。[冯梦龙点评:末二句描神。](《错认》)
  俏冤家,你怎么去了一晌,不由人心儿里想得慌。你倒把砂糖儿抹在人鼻尖上。舔又舔不着,闻着扑鼻香。你倒丢下些甜头也,教人慢慢的想。[冯梦龙点评:舔着时,一丢砂糖,有何好处。慢慢的想,却是受用无穷。](《痴想》)
  集中尤以《挂枝儿》、《山歌》最为沁人心脾。
  题图 选自马元浩摄影《百莲图》(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他文献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同一般的领袖题材作品不同,作者没有追求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以及细微的人物内心活动,而是从小处着眼,力图廓清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一些史实细节问题,比如“毛泽东与江青是何时第一次见面”,“1955年《人民日报》上批判胡风的文章大部分是毛泽东的手笔吗”等。虽然都是细节问题,却对人们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田树德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定价:18.00元   
期刊
所谓“赔偿性经援”    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一个认罪的榜样,但日本却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而对亚洲各国民间要求赔偿的呼声,日本的态度是死不认账。这也难怪,日本连侵略罪行都不承认,怎么能指望他们老老实实掏钱赔偿呢?  美苏冷战开始后,美国为了将日本变为“共产主义的防波堤”和“反共的前进基地”,开始从经济上扶植日本,有意减少了日本应当承担的战争赔偿义务。1951年9月8日,美国率领英、法等48个国家同日本
期刊
在马里期间,为工作方便,我们从国营的巴马科汽车租赁公司包租了一辆法国标致牌汽车,凯塔就是我们的司机。  按照我们和汽车租赁公司的合同,凯塔每天为我们服务6个小时,超出的时间算加班,并且要征求司机本人的意见。签订合同时,对这一条款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在后来的工作中,这个条款可把我们害惨了。  凯塔看起来是一个挺敦厚的人,言语不多。可是他的车有如下几个特点:空调是坏的、油表是坏的、水温表是坏的,惟一运转
期刊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年~1944年)一生中出版了30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如此浩大的工程由他一个人来完成,真令人钦佩他以有涯之生向无涯之知挑战的勇气。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选择的
期刊
一部200多万字的地方文化史——《安徽文化史》问世了。  这部文化史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包括学术、宗教、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史学、地方志、新闻出版、建筑园林、名城名胜、方言、民俗等诸多内容,大体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清后期、民国等8个时期进行论述。  从这部文化史可以看出,安徽地区自古以来,文化精英是相当多的,文化成熟是相当大的,而且颇具个性色彩
期刊
国家安全,历来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话题。  亚洲金融风暴和科索沃战争爆发后,关于什么是符合时代特点的安全观问题引起了国际关系理论界和各国政治家的广泛关注,西方一些国际问题学者率先提出了扩展和重新界定安全概念的必要性。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比较滞后,仅有鲜见的极少量研究成果往往侧重于纯国际政治理论阐释,联系中国实际的系统性成果很少。  最近笔者读到了我国青年学者金鑫所撰著的《中国问题报告—
期刊
1999年,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崛起,一股“大学生创业”热潮也平地而起,成为媒体追踪的焦点。这些无钱、无权、无势的典型“三无”者,凭着知识和激情,纷纷汇入创业大潮,成为中国社会的全新景观。   不幸的是,这一切热闹持续得实在短暂。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波动,资本市场的乐观精神转化为全面的悲观情绪。刚刚涌起的资源纷纷退潮,本已脆弱的学生创业自然不能幸免于难,首当其冲遭遇了资源枯竭的危险。一则则创业失败的
期刊
说《水下机器人》一书是一部开创先河的科学著述并不过分。尽管机器人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不算陌生,但系统介绍机器人的著述却不多见,而洋洋数十万言系统论述水下机器人的著述更可谓绝无仅有。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有许多可望而难及的地方。从浩瀚的宇宙,到幽深的海底,甚至包括人体的某些器官,人类都需要借助某种器具,才能实现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理想的结果。而机器人恰恰是实现这一追求的有效杠杆。正因为如此,人类才殚思竭
期刊
我谨代表本书全体作者向所有阅读这本《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的中国读者致以最亲切的问候。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本书的中文译本和德文版能同时出版,甚至早于英文版。  从这里或许可以体现出我们对广大中国读者的重视。中国是一个处于历史性大发展的国家,其内部蕴藏着无限潜力,随着潜力的日益发挥,中国必将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这位影响已远远超出经济学本身狭窄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期刊
我的童年生活是在乡下度过的。乡下有各种各样的筐:担筐、背筐、车筐、针线筐等等。编成上述筐子需要一种原料,那就是芨芨草。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狭而长,花淡而白。生长在碱性土壤的坡地上、石滩上、田埂上。每到秋天,父辈们在田里干活的间隙,将芨芨草缠到锨把、鞭杆上,一缕一缕地拔下来,三两天拔上一墩,回家晒到墙根里。少时几月半年,多时一年两年,等到备够编一只筐的材料时,将晒干的芨芨草泡进水里,过几日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