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知与偏执挑战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年~1944年)一生中出版了30余种书籍,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如此浩大的工程由他一个人来完成,真令人钦佩他以有涯之生向无涯之知挑战的勇气。
  房龙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与思想。他的著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同样也是力量。当千百万民众被无知与偏执驱使时,他们干的蠢事还少吗?虽然人类的经验与思索已经记录在案,本可引以为戒,但历史却仍然不断地在重复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呢?在诸多原因中,知识的不够普及至少也是一种,有多少人能天天坐在图书馆中去研读人类的文字积累呢?理论玄妙得高不可攀,历史悠久得令人生畏,知识浩瀚得一望无边,理论注定是极少数人的专利。
  但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少数人掌握的知识若不能为大众所分享,就不会有人民的觉醒和人类的进步。鲁迅笔下,作为精英的夏瑜所能奉献给华老栓之辈的,只是他被砍头时流下的鲜血。一个民族要孕育少数精英容易,要提高整体素质却很难。普及工作是艰巨而伟大的,是一项民族和人类赖以发展的事业。房龙着眼于此,一生致力于此。他以生动简洁的语言,自配插图,将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应具备的科学人文知识复述得精彩扼要,其中还不时闪烁着他的真知灼见。在普及现代知识的同时,他也普及了现代意识。
  人们往往一辈子钻在本行的微观世界里,忽略和疏离了宏观世界,因而失去对世界和自己的平衡感觉,甚至陷入极端。阅读房龙的著作,听听他从“我碰巧属于哺乳动物种族”的角度来叙述的宇宙、人类的故事,也许可以重新摆正各种事物在心目中的合适位置,保持自己与世界的正常联系。
  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虽然作为一个过了二十岁才移居美国的荷兰人,他不可避免地更多写到他熟悉的西方,也更钟情于他的故园,但他决不是西方中心论者。他一直在努力从人类的眼光来观察和叙述,超越地区的、宗教的、党派的和种族的偏见。他反对任何形式的狭隘,包括那种为了给本民族增光而歪曲事实的超爱国主义。房龙的这种观点发展到最成熟的形式就是他的《宽容》一书——宽容,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这本书另一个版本的名字叫《人的解放》。
  房龙注意到,为宽容的斗争直到个性发现以后才开始。一个国家的宽容程度与大多数居民的个性自由与独立思考程度成正比。在历史上,贸易所带来的平等和交流往往使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人民最容易接受宽容的道理。宽容作为一个政治词汇,当然首先是指官方的宽容。但是,公众和个人的宽容是官方宽容的社会基础,很难想象由宽容的个人所组成的宽容的大众会产生或容忍一个不宽容的官方。说到底,提高国民素质是建立一个宽容社会的根本。
  房龙的著作在出版当时,便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各种文字,产生了相当影响。久违了近半个世纪,房龙的著作又被国人重新发现,陆续出版,社会反响热烈。当然,书中某些见解囿于时代局限而留下的偏颇,今天的读者自会辨识。北京出版社有感于房龙的文化意义,为便利读者,将他的主要作品汇编成集,特邀有翻译经验的高校教师认真翻译。编译者态度严谨,力求译文质高味浓。我相信,他们的努力将不负读者厚望。
  本文摘自作者为“房龙文集”写的《致读者》,作者1946年生于上海,199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房龙文集”(第二批) 北京出版社 2001.1
  《荷兰共和国的衰亡》 朱子仪译 定价:18.00元
  《致天堂守门人》 朱子仪译 定价:15.00元
  《艺术》 赵茜,赵栩译 定价:39.00元
  《美洲精神》 张文,徐明宇,陈岚兰译 定价:15.00元
  《发现太平洋》 沉晖译 定价:17.00元
  《美国史事》 姜鸿舒,鉴传今,张海平译 定价:26.00元
  《西方美术简史/欧洲印刷史话》 李丽,李丽娜译 定价:13.00元
其他文献
《改革学论要》  祝福恩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改革是一场革命,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索,有许多实践经验需要总结。祝福恩教授的《改革学论要》就是这样一部探索改革理论、总结改革实践经验的力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烈的现实性、理论的创新性、体系的完整性和学术的指导性。  (张慧彬文,2001.1期《学习与探索》)    《张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个中国人无不以此为自豪。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然而,要记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要了解数千年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过程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京大学高明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最近终于完成了由四字一句、共百句组成的《中华历史四字歌》,近日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华历史四字歌》全篇共四百字,从
期刊
1991年苏联的解体,是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同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他从1985年至1991年在苏联执政时推行的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戈尔巴乔夫其人和他的改革,不论在俄罗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成了大家研究苏联这段历史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近日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一书的作者是戈尔巴乔夫在这六年中的亲密助理,他根据
期刊
中国蟋蟀文化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冬季鸣虫更是中国蟋蟀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斗蟋(蛐蛐)、油葫芦、蝈蝈是中国的三大鸣虫,自古以来就深受大家的喜爱。中国历史上有促织经、蛐蛐谱,但至今国内外皆无蝈蝈方面的专著。有鉴于此,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推出了吴继传先生的心力之作《中国蝈蝈谱》。  吴继传先生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享誉中外的昆虫学专家,在蟋蟀研究方面颇具权威。他既有扎实的昆虫学理论
期刊
《洋话连篇宝典》是继北京电视台电视节目《洋话连篇》之后推出的力作。北京电视台的《洋话连篇》节目创造了意想不到的收视率,广大观众反响强烈。2001年该节目将在全国60家电视台播出。  为此,由北京电视台组织美国、加拿大的语言专家NormRoy、AnthonyLopez和Wilianm·H·Freize等人以及我国资深教师编著了这套大型配套书籍——《洋话连篇宝典》。  对于学习过英语的人们,更好地和准
期刊
公元535和公元536年,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一次神秘灾难。这次大灾难很可能是一次大型火山爆发,甚至有可能是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这次大灾难才是我们这个现代世界的真正开端。  这次灾难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掩去了太阳的大部分光与热,并最终直接或间接地在每一块大陆上都造成了气候混乱、饥荒、迁徙、战争以及政治方面的剧变。  最近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大灾难》中文版一书,以详尽的资料,描述了发生
期刊
我爱赏玩山水名胜,常还乘兴写些旅行杂识、游览诗文。小辈投我所好,送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刚刚出版的《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说是新世纪的礼物。这可真让我兴奋不已,一连数日手不释卷。  旅游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实践,也是促使人生臻于完美的一种文化活动。“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爱我应如是”。人们以领略自然情韵,鉴取文化精髓,丰富精神世界为旅游的重要目的,并贯穿于旅游过程;而这种实践活动,无疑又在给旅游对象源源
期刊
真相:毛泽东史实80问  同一般的领袖题材作品不同,作者没有追求宏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以及细微的人物内心活动,而是从小处着眼,力图廓清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一些史实细节问题,比如“毛泽东与江青是何时第一次见面”,“1955年《人民日报》上批判胡风的文章大部分是毛泽东的手笔吗”等。虽然都是细节问题,却对人们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田树德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定价:18.00元   
期刊
所谓“赔偿性经援”    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一个认罪的榜样,但日本却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而对亚洲各国民间要求赔偿的呼声,日本的态度是死不认账。这也难怪,日本连侵略罪行都不承认,怎么能指望他们老老实实掏钱赔偿呢?  美苏冷战开始后,美国为了将日本变为“共产主义的防波堤”和“反共的前进基地”,开始从经济上扶植日本,有意减少了日本应当承担的战争赔偿义务。1951年9月8日,美国率领英、法等48个国家同日本
期刊
在马里期间,为工作方便,我们从国营的巴马科汽车租赁公司包租了一辆法国标致牌汽车,凯塔就是我们的司机。  按照我们和汽车租赁公司的合同,凯塔每天为我们服务6个小时,超出的时间算加班,并且要征求司机本人的意见。签订合同时,对这一条款没有特别在意,但是在后来的工作中,这个条款可把我们害惨了。  凯塔看起来是一个挺敦厚的人,言语不多。可是他的车有如下几个特点:空调是坏的、油表是坏的、水温表是坏的,惟一运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