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推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贵州经济稳健前行转型加快持续向好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musi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贵州省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强力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筹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区联动”发展,坚持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省经济稳健前行、持续向好,近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经济增速连续5年保持全国前两位。在去年顺利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实现“开门红”,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2%,连续25个季度居全國前三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一、供给侧改革有序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按照中央要求,贵州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聚焦聚力9大任务、132项重点工作,制定了降低用电成本、物流成本、融资成本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得到较好落实。


  打好政策“组合拳”降成本,政策红利加快释放。贵州把降成本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把降电价作为“牛鼻子”,有序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成立全国首家股份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去年输配电价总水平下降1.66分/千瓦时,大工业用电价格平均下降0.12元/千瓦时,全省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到17%,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到6.76%,通过降低用电、物流、税费、融资、制度性交易“五大成本”去年共为企业减负700多亿元,今年一季度累计为企业减负102.8亿元,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今年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4%,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增长34.3%,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最快增长水平。
  精准施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传统产业焕发市场生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贵州去年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粗钢去产能220万吨任务,超额完成煤炭去产能任务,关闭煤矿121处、化解过剩产能2107万吨,商品房待售面积较上年末减少854万平方米,房地产去库存化周期缩短到14.7个月,企业信贷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今年一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0.8%,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8.6%,提高11.3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增长13.3%、同比提高13.7个百分点,铁路货物周转量增速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1.8%转为增长12.8%,房地产投资增速由上年同期的负7.6%转为正增长14.6%。全省工业品市场活力增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9.4%,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价格上涨50.2%,产销率达到96%。
  全力以赴补齐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教育卫生三块短板。以大扶贫战略行动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推进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生态扶贫、教育卫生扶贫和社会兜底扶贫,持续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水、小康讯、小康房、小康寨六项行动,全面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经验,春节后迅速发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成立了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蔬菜保险四个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设扶贫专项助学金、免书费和住宿费,网络扶贫试点省建设有序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一季度,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投入48.76亿元、建成搬迁房0.66万套,66个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3.6%,高于同期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5%,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教育、医疗卫生投资分别增长33.2%和98.6%,大幅高于同期全省投资增速。
  二、有效需求持续扩大,投资消费协同发力
  有效投资快速增长。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设立省级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池”,今年谋划推进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2620个、年度总投资8504亿元,精心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和主题鲜明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观摩活动,实施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三级两长”旬调度制度,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一季度,全省新开工项目4619个,同比增长29%,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9%,与大旅游相关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业投资分别增长35.5%和27.5%,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26.7%,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定在70%左右。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深入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和新业态,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占消费总量60%左右的汽车和石油及其制品分别增长8.9%和19.2%,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5.3个百分点;烟酒类销售额增长27.6%,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家具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0.9%、19.2%和24.4%。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143.8%,移動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增长157%。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0%。
  三、转型发展步伐加快,产业协同拉动效应明显
  狠抓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健康等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落实,发布实施数字经济、旅游经济、绿色经济、县域经济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1”重大工程包项目1195个、总投资1.22万亿元,组织实施了“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双培育”等重大工程,制定实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动能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发展迅猛,旅游业持续“井喷”、带动效应加速显现,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態势向好,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旅游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35.4%和38.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3.1%,电信业务总量增长71.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3.4%,云上贵州APP上线运行,贵州通APP、在线医疗、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服务加快涌現,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6%,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
  工业在加快转型中实现提速增长。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助推传统产业稳定增长,全省电力、白酒、烟草行业分别增长11.4%、12.8%和7.5%,同比提高6.5、1.5和15.2个百分点,三个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36.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6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50.5%、24%和14.5%,累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15.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平板电脑分别增长151.3%和85.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
  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贵州省大力推动农业调结构、上规模、创品牌,组织实施“贵州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试点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在去年新增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56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0个的基础上,今年蔬菜、水果、马铃薯、茶叶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产量稳定增长,畜牧业生产稳定,一季度,全省蔬菜、茶叶产量分别增长7.5%和19.4%,畜牧业增加值增长4.2%、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园区实现产值增长10.3%,农业增加值增长6.1%、居全国第1位。
  四、开放创新协同并进,发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开放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以国家大数据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开放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大力推动“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5个100”工程建设,制定大数据产业目录指引和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目录,连续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周等重大开放活动,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建成,美国高通、富士康等一批国内外优强企业先后落户贵州,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力度成效明显。去年,全省新引进500强企业23家,引进省外到位资金达到80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6.4%。今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68.6%和67.7 %。
  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制定促进民间投资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发展的意见、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改革举措,完善了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了重大工程项目目标任务“双挂钩”考核办法,极大地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12.2%,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放管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18个部门、40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纳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贵州成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我国实行新贷款模式的首个试点省份。出台了推进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了贵州省政府定价听证目录和定价成本目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全面推进,“双随机”监管平台建成。与此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试点示范扎实有序推进,为推动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目前全省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2%,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26.5万户,今年日均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000家。
  当前,贵州正处于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关键阶段,面临既要“赶”又要“转”双重压力、双重历史任务。刚刚召开的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贵州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全省上下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同步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者系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
其他文献
高职学校开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使用能力,新世纪环境下,英语的使用程度不断提升,人们在工作和日常中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也不断增加,导致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基于此,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文分析研究了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存在
讲解员是一个展馆知识和语言及高度艺术的综合体现,是整个展馆的一个重要关键岗位.作为展馆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者,讲解员还要有效地组织引导参观,协调处理团队,提高研究
编者按:2016年,亚洲地区经济总体呈现温和复苏。虽继续受到外需疲弱、流动性趋紧、地缘环境动荡等不利因素掣肘,但主要国家内需持续加强,经济动能有所巩固。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助我国与域内国家贸易实现止跌复苏、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也将继续加速。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持续上升,我国应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及双、多边一体化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地区事物协调,适度发挥大国责任,维护地区经济、政治稳定向好格局
期刊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孕育和催生了森工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全面停伐政策倒逼森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新举措,森工企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正确认识和创新发展对
摘要: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但同时企业也存在内部交易成本,导致其增加的原因是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信息传导机制、文化机制不适应企业发展所造成的。本文从这些角度,浅谈明晰国有企业内部权责,优化内部机制,有助于降低内部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关键词:企业内部成本;国企管理机制;交易成本;科斯定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
农业机械化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括农业和机械化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期刊
“养儿防老”是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伦理传统,家庭养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几乎是农村老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强和生育观念的转变,
摘要:施耐德电气为客户提供了Quantum双机热备系统以满足客户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要求,并开创性地推出了结合工业以太网的X80系列远程IO系统,在合理地降低工程造价及后期维护费用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一个稳定、冗余、开放、高速的PLC控制系统。  关键词:火力发电;辅机控制系统;工业以太网;Quantum;X80  中图分类号:TM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