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技术和并发症

来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ls,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25%;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VSD中大部分出生后不能自行闭合而需要进行临床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器材和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介入封堵VSD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e venticular septal defect,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6例PMVSD患者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术中经左
利用权系数方法,给出了带参数的涉及多个函数的Hardy—Hilbert积分不等式和级数不等式,并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其常数因子是最佳的,从一个新的角度推广了Hardy-Hilbert不等式.
借助于优超理论,在适当的假设下建立了如下的Jensen-Pecaric-Svrtan型不等式,f(A(x))/f(A(φx))=fn,n(x)/fn(φx)≤(≥)…≤(≥),fk+1,n(x))/fk+1,n(φx)≤(≥)…≤(≥)f1,n(x)/f1,n(φx)=A(f(x))/a(fφx))这里,A(.)表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于1988年10月至2003年12月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
目的 评价经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与结果 入选10例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
<正>进入21世纪,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驱动着全球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升级,也催生出了大量新媒体。狭义上的新媒体是指由新技术催生出的新型媒体形式,而广义上的新媒体不仅包括
实验上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获得以及分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成功观测,都是在外势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探讨外势作用下费米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将有助于认识费米体系的简并特
目的分析过去5年期间常规开展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999年3月至2004年2月5年期
<正>本文报告312例尸体眼结膜瘀血斑(点),目的是探索尸体眼结膜瘀血斑(点)出现的规律、特点及其意义。结果表明:眼结膜瘀血斑(点)的出现与机械性窒息的关系密切,主要是上呼吸
会议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素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的健康素养量表对268名2型糖尿病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