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图腾对文学作品的影响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_yue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NJSY16287。
  摘 要:在我国北方神话故事里动物的图腾形象十分的突出,其中因地域环境与社会因素导致各民族的动物图腾具有多元化的性质,并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神力主题。而各民族因神话因素领导了动物图腾的发展演化,其中也对我国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少数民族;神话动物图腾;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0.12-),女,汉族,内蒙古通辽人,大学本科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前言:
  神话故事作为人类文化早期的成果,是具有地域性和多元化性的。我国大多的神话研究表明,现存在的民间文学基本以汉族神话为主,因此导致对少数民族神话资料的有所忽视或欠缺。本文主要选北方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动物图腾文化内容进行分析,而且对文学作品的一些影响研究。
  1、动物图腾一体多元化特征
  对于图腾的内容及文化,学术界里虽然众说纷纭,却又是达成了共同的意见。一就是图腾素材是神话最开始涉猎到的内容。二就是图腾与民族或者部落在历史文化中往往有着某种亲缘关系。从现有的北方少数民族神话的历史故事中得知,各民族在日常生化中又形成了拥有北方民族文化的众多共同点,特别是相邻的两个部落或者区域共性更加相似。比如西北地区的民族大多都以狼、鹰作为图腾,而东北地区是以熊、虎、鹿为主。同时多个民族的故事里的动物图腾元素都是多元化的,比如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等他们可以作为图腾的动物都多达十几个,而不同语种的民族在动物图腾方面有着较大差异[1]。
  地域环境与社会生活因素形成的条件也对动物图腾的形象有直接的影响。动物图腾的形成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由特殊到普通的逐步认识过程,动物图腾在神话中的出现就代表着人类认识动物的过程,已经到达了一个相對程度的一种状态。原始社会时代,人类对世界的了解十分有限,社会生产力越是低下,对世界的依赖性就越强。因为他们不能把自身和自然本身非常清楚的分化开来,所以他们都有用比喻的方式将自身与动物相结合,尤其是当看到有些动物某些特长的时候,就会特别向往,很自然的想象出彼此之间的共同性。人类在选择动物图腾的过程中,除了按照客观规律的原则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形;一就是带有偶然相遇的动物。二就是自己生活所依赖着的动物。三就是自己很熟的,视同亲缘的动物。因此,动物图腾具有多元化的性质是不可避免的。
  动物图腾形象的多元一体化又是人类在那个历史的真实写照,在那个神话故事大量产出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有大小不一的差别,人的一切都取之自然,用之自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规律的变化息息相关。因为在大自然中却充满了偶合和机遇,在树上会有成熟的果子,也有生性凶猛的野兽。那些时代能活着就是头等大事,在这种艰苦的日子里生活,人类就没有闲情逸致的去出创作神话故事,而是以一种非常现实的态度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由于当时的人口流动性太大、人类的迁徙极度的频繁,各种民族与部落之间常常人口混杂,难以分辨,后来发明的办法就是参考不同的动物图腾形象来分辨不同的民族或部落。这样,多个种族和部落就形成了多元化的动物图腾[2]。
  2、神话图腾的发展与演化
  历史上的神话动物图腾的变化并非是静止的,很多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因为社会动荡都会引起民族或者部落改变自己的动物图腾。没有哪一个民族 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图腾,也没有一个民族的动物图腾的内容一直保持一成不变。动物图腾形象的起源是来自各民族,部落关系的变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极强的融合性。例如在历史长河里,辽西一带的居民往中原地区内迁,其中原一带就会受到辽西居民的文化影响,中原一带地区就会参杂着 有辽西一带居民的文化特征。从地域迁移过程中,虽然表面上只是种族迁移或者部落迁移,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辽西一带的居民文化会受中原一带的文化影响,从日后的文化图腾形象里就能发现他们两者之间的共同性。
  3、少数民族动物图腾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从神话故事中动物图腾的多元化,可以看出受地域文化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将有一些共同性,链接性。因受其动物图腾不同所完成的文学作品将会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及作风。比如以鹰为图腾代表的文学作品,其作品内容代表风格就以顽强拼搏,锲而不舍的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劲为主,以狼为图腾代表的文学就有着永不屈服,无畏困难,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的拼搏精神为主。但是因为地域和文化本质上有着统一的发展变化,所以在文学作品方向上也是在慢慢的 演化。
  结束语:
  动物图腾文化经历时间历史的逐步发展与演变,使得很多动物图腾代表的意义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也正是如此,保证了我们文学作品的多元化。由此可知,我们在发扬少数民族的图形文化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对我们当前的生活也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力。时代虽然在不断的变化 ,但是文化的潮流是轮回的,在不断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就会因此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对于整个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发展来说,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陈佳冀. 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1):108-116.
  [2]朱玲. 图腾、神话主角与原型置换--“鹰/蛇”文化符号的人类学阐释[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3):90-95.
其他文献
摘 要: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孔子和孟子所提倡儒家思想都是在鼓励文人“刚毅进取”;道家思想让我们即使处于逆境也能拥有一颗通透、明达的心来看待世界。儒家和道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虽然看似相互矛盾,但是却在矛盾中激发灵感,使得儒家和道家相互补足,利用这种儒道互补的思想,影响了一类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骚客都有受到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道家;人生观  作者简介:林秋颖(1995-)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赋与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之间的沿革深切地反映出南北方地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本文从汉赋源头讲起,进一步比较汉赋与楚文化形成的地理区位,再讨论二者内容形式方面的联系。  关键词:汉赋;楚辞;屈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汉代,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与南方源远流
摘 要:《汉志》诗赋略中赋的分类标准问题一直未有定论,这主要是因为诗赋略后未附小序,没有实证就难免令人生疑,通过分析更认同诗赋略本身就无小序,品级论的解释更为合理。近年来也出土了一些有关诗赋略的简帛文献,有必要对其中较为重要的进行梳理和探究。  关键词:诗赋略;分类标准;出土情况  作者简介:宋琪(1995-),女,汉族,黑龙江绥化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过去几十年,在国际工业复合的作用下,国际资本运动规模越来越大。直接外国投资是以跨国公司分公司形式投向资源或消费者。而跨国公司总是选择具有高潜在市场规模和高投资资本盈
摘 要:谢桃坊先生的《国学论集》主要讲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烦琐高深学术的考证,它是独立纯粹的学术。其为学术史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有助于促进我国各科学术发展。国学研究的水平体现了先生学术的高度境界,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先生独特现代的思想价值,对后学者具有启发引导作用。  关键词:国学起源;特点;治学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
摘 要:《诗经》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它是我国古典文學的源头。通过《孔子诗论》和《论语》的解读能更清楚的了解其中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键词:《孔子诗论》;《论语》;礼教思想  作者简介:刘岩(1994.10-),汉,女,黑龙江省绥化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