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教育技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long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课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营造师生间和谐、宽松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術 创设情境情感氛围教育模式诱导情知交融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6-189-01
  0
  美国教育学家加涅指出:“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致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熟悉课程标准,设立科学、简洁的三维目标,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
  认真分析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要转变教学观念,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教材。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意识地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也曾指出,“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首先用这样一段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大家都了解诺贝尔奖吧,那有没有数学诺贝尔奖呢?数学的最高奖项就是菲尔兹奖,这个奖项每四年在国际数学大会上颁发一次,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它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数学界的“奥运会”。这次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这个图案就是本届大会的会标。这就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用教师的信任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来自惊奇”。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思维活动。其次,要用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开放、合作、和谐的课堂教育模式
  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首先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好感,在心理上认同老师。要想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另外教师要转变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教师要自觉改变教学方式,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
  这样,师生在教与学中共同感悟,形成一个师生互动、互教互学的学习场面,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在学习“二元一一次方程组”时,用中国古代数学问题“鸡免同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种有趣的问题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还能增长知识,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发展。
  总之,作为一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主动进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尝试,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创造通过合作、探究式的教与学,学们既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会了怎样学数学,也体验到了主动学习后成功的喜悦,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
  [2]《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岐主编.
  [3]《数学学习》.
  [4]《教学创新》.
  [5]包南麟主编.
  [6]新原主编.
其他文献
【摘要】 作為一名数学教师,想要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就必须要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使得学生的主体性被开发,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教学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
【摘要】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得到利用,从而产生触类旁通,就是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应用“学习迁移”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摘要】 教材的写话内容单一、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大。一线教师对于低段写话教学颇感无奈,时常困惑于该如何教才好?近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图文并茂的绘本,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吸引力。若紧扣一年级教材中仅有的四次写话内容,分别从遵循课标、关注心理、聚焦思维、活学标点四方面着手,适时引入图文并茂的相关绘本进行教学,既能丰富学生写话的素材,为学生顺利搭建写话扶梯,同时可大大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亲情关系的和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一直我们重视的话题,亲子关系的和谐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父母相撞,是闪了一下腰,还是碰出了火花。陪伴孩子,放下父母所谓的架子,和孩子共同成长。   【关键词】 陪伴孩子 放下情绪 和谐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文章主要从利用信息技术规范体育动作、提升学生兴趣、为学生分解动作、培养学生模仿能力等入手,探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中体育 信息技术 融合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1
【摘要】 作为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尤其是6-7岁低年级学生的自理能力。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澡,穿衣服,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洗手,如厕等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子,洗衣服,洗碗,煮饭等。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洗手、
【摘要】 高考内容的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也要进行全面地变革,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高考改革的理念和具体内容,更好地转换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深入学习新课标考纲的相关内容,主要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研究典型例题、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型等,更好地适应高考内容改革,帮助学生解决数学
民国时期的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城”,大学和研究机构林立,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学生。相比较其他的阶层而言,作为知识传播者和精英阶层的大学教授、作家的收入远高于普通的人群。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各大学的经费相对充裕,再加上首都南迁后北京的很多功能丧失,大量人员迁走,北京变成了一座休闲城市,物价总体而言不高。当然更重要的是此时学术相对自由、人文气息浓郁。因此无论从物质生活
【摘要】 一年级是小朋友养成正确价值准则观的初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因此,老师在教育一年级的小朋友时应该把小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贯穿起来,将该其加入一年级教育,从而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准则。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希冀促进小学阶段价值观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付诸于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路
东北高干会议已离开了  周恩来的初衷  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后,遵照中央书记处部署,东北局召开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揭发批判高岗、饶漱石反党问题。  从北京回来后,东北局常委组成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领导小组。他们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做开会准备和准备个人的检讨。罗瑞卿作为中央书记处观察员来沈阳,参加了会议全过程。  1954年3月25日,周恩来来到沈阳,随他一起来的还有马洪、安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