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内江市2015-2018年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的构成及分布特征,为内江市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统计2015-2018年新报告现住址为内江市、传播途径为异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下简称HIV/AIDS),采用SPSS 23.0软件对病人人口学特征和感染途径进行χ2检验.结果 调查异性传播病例4717例,异性传播病例中通过非婚商业性行为传播的占60.87%(2867/4717),通过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的占27.62%(1303/4717),通过配偶阳性传播的占9.71%(458/4717),非婚未分类占1.89%(89/4717).不同县(市、区)异性传播均以非婚商业性传播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艾滋病异性传播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2018年内江市艾滋病异性传播构成方式因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和文化程度而不同,5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未婚和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因非婚商业感染风险更大,但经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传播及配偶阳性传播艾滋病同样不容忽视,应针对不同的感染方式和不同的人群,制定有针对性宣传干预策略,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