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性分析:统计教学的核心——以“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为例

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kai_zhangz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数据时代,统计的计算已经不存在问题,统计内容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算,即对统计的思想方法、参数模型进行合理性分析,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尤其是“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这部分内容,不仅学生缺少学习经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而且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合理性”方面的解释也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将合理性分析作为统计内容教学的核心.
其他文献
2022年对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数参》)而言,意义非凡.走过了50年的葱茏岁月,即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rn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让我们用历史的坐标重新量度这不凡的过往.rn历史不会忘记这些重要的节点:1972年创刊,当年出版3期,1973年出版5期,1980年正式明确双月刊,1989年改为月刊,2009年变更为旬刊.从最初的小16开、页码不确定、没有定价、免费赠送到定价0.21元,再到目前的国际开本16开、80页、旬刊、定价15元,中间经历了数十次变革调整.编辑部1980年正式有了两位专职编
期刊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大难点.让初学者适应由“数”到“形”、由简单的形象思维到较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转变,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好入门关,从五个方面加强引导和培养:引导学生养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认知体验;引导学生突破几何概念关,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引导学生突破几何语言关,强化演绎推理和书写规范;引导学生突破图形关,提高画图技巧、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表达能力,养成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表明了中国数学教育进入了素养立意时代.由于教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核心素养落地、开花、结果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综观当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意识不强,许多教学仍然是知识立意、技能立意,学科核心素养成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副产品”;二是定位不妥,许多教师对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教学仍停留在方法与技能的层面,没有上升到素养层面;三是方法不当,没有基于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孕育过程与形
期刊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理综物理试题第24题是高考评价体系下的综合应用题之一.然而,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困难重重,特别是模型建构能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如何通过试题分析促进高考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无疑又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其命题意图的基础上,结合解析和学生典型错误及成因,对该试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新环境下的物理习题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理综物理试题具有明显运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进行评析,分析解题方法,总结数学方法应用的特点,同时对2022年高考复习备考做出展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磁感应强度”教学中,存在一些方法失当问题,包括方法的片面疏漏和错误套用等,导致知识生成缺乏说服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设想,可使知识生成更符合逻辑,更有说服力,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有助于提升物理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用整合思想去解决一类问题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任务驱动,开展预测、计算等探究活动,得到新的数学模型,扩大应用范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从而完成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
问题1 评价数学语言理解与学生数学学习关系的方法有哪些?rn答: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厘清数学语言理解与学生数学学习的关系.数学语言理解只是数学学习的部分内容,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数学语言理解是理解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使理解数学语言也不一定能理解数学知识.因此,研究数学语言理解与学生数学学习关系的评价没有太大意义.
期刊
为从教材内容演变中把握教材内容,本文回顾与分析了七套人教版教材中的椭圆与方程内容,展示了各套教材中椭圆概念的形成、椭圆方程的建立、椭圆性质的讨论、椭圆方程的应用的内容,加深了对椭圆与方程内容的理解.
三角恒等变换运算是高中数学各个模块中运算类型较丰富、层次较全面的数学运算,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章节谈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开展相关教学.